北宋年間的一次科場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舉三級制的定型

科舉制是中國歷史上意義深遠的考試製度,對於促進文化傳承、選拔政府官員、實現階層平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說是不可替代也不為過。

科舉制公認起源於隋朝,成熟於唐宋,明清時期走向巔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科舉制度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唐朝和北宋前期是一年一考,北宋之後改為三年一考。

眾所周知,科舉制最高級別考試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一般認為,殿試起源於唐高宗和武則天,但在唐朝並未形成定製,皇帝只是偶一為之,聊表姿態。

北宋年間的一次科場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舉三級制的定型

宋朝建立後,延續唐朝的制度,也是每年一次。頭年秋地方解試,第二年春京師貢院省試,錄取者一般也就十幾二十人,精英中的精英,真正的鯉魚跳龍門。

公元973年,翰林學士李昉被任命為權知貢舉,也就是主考官,主持當年的省試。按照慣例,被錄取的進士十人、諸科二十八人一同前往講武殿向皇帝謝恩。

趙匡胤興致頗嘉,現場和諸位新科進士來了一次學術研討會。不料,進士武濟川、《三傳》劉睿在回答問題時張口結舌、言不及義,讓趙匡胤很惱火,當場予以黜免。

北宋年間的一次科場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舉三級制的定型

這時,落地進士徐士廉在外面敲起了登聞鼓,舉報李昉夾雜私情、取捨不當,其中一個重要的證據是,武濟川和李昉是老鄉。

趙匡胤以此詢問翰林學士盧多遜,盧多遜道:“臣也聽說了。”趙匡胤大怒,當即召見所有落第的三百六十人,面試後挑選其中的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選的三十六人重新考試。

在趙匡胤的親自監考和閱卷下,重新錄取了進士二十六人(擊登聞鼓的徐士廉位列其中),《五經》四人,《開元禮》七人,《三禮》三十八人,《三傳》二十六人,三史三人,學究十八人,明法五人,而原錄取的三十六人中落榜了十人。

北宋年間的一次科場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舉三級制的定型

揭榜之後,朝野大譁,趙匡胤更是龍顏大怒。李昉身為主考官,沒能公正錄取,被貶為太常少卿,其他考官也予以相應的處罰。(這要是在明清,直接殺頭了。)

為杜絕主考官的徇私舞弊行為,趙匡胤決定將殿試常規化,解試和省試之後必須經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能授予名次,由此確立了科舉的三級制,元、明、清得以沿用。

明清時期,科舉制進一步得到完善,解試改稱鄉試,省試改稱會試。鄉試之前又增加了三級童生試,分別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相當於入學考試,鄉試、會試是結業考,殿試是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