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不是亡於王安石?

新法開始施行58年後,王安石死後41年,北宋滅亡。

歷代以來,王安石變法在中國傳統的史學評論中是被基本否定的,主要在於其“急政”或“苛政”,引起激烈的“黨爭”,從而導致北宋滅亡,這是王安石背得最大的鍋。

王安石二次罷相、保守黨掌權後,就以修史的方法對改革進行批評。南宋時期,朝廷再次通過修史對改革蓋棺定論,指出王安石變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滅亡,以後歷朝歷代均以此作為依據,對其變法做出這樣的判斷。

那麼,王安石變法到底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北宋究竟亡於誰之手?

北宋,是不是亡於王安石?

本意上,王安石變法是以富國強兵為目的,徹底解決北宋內憂外患,從增加國庫收入到軍隊改革,從人才選拔到精簡吏政,王安石從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變法,試圖把整個天下都煥然一新。

然而,這天下不僅僅是皇帝的天下,沒有大地主大豪閥的支持,趙家也坐不穩皇位。王安石的變法極大地觸犯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強烈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

之後,在反對派的巨大壓力下,王安石稱病在家,繼而請求辭官歸隱,神宗挽留。熙寧七年,朝內外守舊勢力以“天變”為藉口,又一次掀起對變法的圍攻,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發生動搖。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親高太后亦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宋神宗對變法產生懷疑,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務,使變法遭受重挫。熙寧八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已經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宋神宗的動搖,變法很難繼續推行下去。 熙寧九年,王安石辭去宰相,從此隱居江寧,法令亦陸續被廢止。元豐八年,宋神宗去世,高太后垂簾,起用司馬光為宰相,新法幾乎全被廢掉。元祐元年,王安石病逝於鐘山。宋哲宗親政後,重新起用變法派,但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更加激烈,新法已成為各派系傾軋的工具。從此宋朝進入了黨爭的泥沼,不可自拔。

北宋,是不是亡於王安石?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一些措施的超前性與社會現實的落後性差距過大,如青苗法、市易法、均輸法等等,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很難得到很好的實施,二是在於沒有廣發的社會基礎,又動了大地主、大門閥的利益,百姓被裹挾,終造成民怨沸騰;三是用人不當,急功近利,內部分裂,再加上保守派暗中使絆子,導致政策執行不力,甚至直接違背了變法的初衷,自然南轅北轍。

從結果上來看,王安石變法造成了黨爭,國力大量損耗,最終被金國趁虛而入,北宋滅亡。其實不然,王安石為何要變法,就是在於慶曆新政失敗後,大宋王朝雖然表面上一派繁榮,但冗員、冗兵、冗費沒有絲毫改善,積貧積弱日益嚴重,土地大量兼併,財政收入銳減,大批農民喪失土地,成為流民,遼國、西夏的龐大外部壓力,讓整個國家幾乎喘不過氣來,因此才有了變法圖強。

國家虛弱,才有變法,而不是變法導致了國家虛弱,這個邏輯關係要清楚。北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軍隊的腐敗虛弱、國力的空耗、戰略上的一系列失誤和重文抑武,再加上宋徽宗這個人民藝術家心不在焉的治國,寵幸蔡京這等最大的坑,最終葬送了整個國家。至於王安石,只不過是背鍋俠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