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地藏菩萨赞

黄帅 - 寒山僧踪



孙 斐


号玉禅斋,上贤居士,1975年生于山东聊城,职业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高级注册教师

·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慈善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聊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2015年在无锡市成立“孙斐当代艺术馆”

·2016[空·无迹]孙斐书法艺术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

自幼得乃翁教诲七岁习书,筑基国学涵养诗文,遍临名迹精研古法,年长后再得张德林(净圆)大师真传,反复搓磨,书艺大进,后自临书谱、悟得书道妙意,其作品集众家所长,吸取二王、黄庭坚、孙过庭之精华,将禅意融入书法,格调高雅儒秀,用笔洒脱自如,传统功力扎实,法不孤起,丈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作品禅意浓厚,在书坛独树一帜。


征 尘 入 禅 道 · 摹 经 渡 众 生

——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

要明白佛经,真不容易;

研习佛教的经典,首先要有生命体验...

——题记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参悟出的一门哲学道理。一般人经常把佛教的神秘化成为一种宗教崇拜。我个人认为这是片面的、偏执的。佛教并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一种文化。它虽然包涵了无量无边的事理,但落实到现实中其实就是做人的准则。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孙斐先生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浙江宁波迎恩禅寺发愿抄写《地藏经》,全卷宽0.35米,长40米,历时半月,于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佛诞日)结束。因与先生颇为熟悉,在他闭关写经前我已悉知这个消息。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亦称“鬼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孙斐先生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选择在大般若金刚道场发愿抄经,而且是《地藏经》,不得不说是很有功德、很有意义的。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抄经”起步于公元三世纪中叶,鼎盛于唐朝,是我国佛教初期阶段进行弘法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在我国尚未出现雕版印刷之前,佛经的传播主要是靠抄写,同时也是禅意书法的主要形式。


孙斐先生熏习佛法多年,平易近人,并且热心于公益事业,始终以佛心接人待事。《坛经》上讲:“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为定。”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受外界的诱惑、不起执着、不起烦恼,这个叫“禅”;心里面时时保持清净、平等、正觉,这个叫“定”。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禅”是大宇宙原本存在的真实,是生命体实现自我认知的唯一途径。古人把在禅的状态下进行的书画创作称为“入画三昧”,这就是书法通禅法的内在道理;禅是书画创作灵感妙境之不二法门,有禅、有意、有法,方为禅意书法。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在漫长的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大体存在着两种自然体系。一种是注重于形式的,即表现的、技法的。一种是注重于内容的,即精神的、思想的。很显然,孙斐先生的“禅意书法”便是从佛法中孕育出来的,我之所以称之为“禅意书法”,是因其书法入出传统,回归天然,笔下蕴涵着深厚的佛禅文化、佛禅思维、佛禅艺术、佛禅美学、佛禅趣味等。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书法能写出精谨的结构和点画并不难,而难就难在精谨之外的逸气。很多人也许经常书写“超以象外”这四个字,但何为“超以象外”、怎样才能达到“超以象外”的境界?这恐怕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并能做得到的。


我们经常说“境由心造”、“象外求旨”,可见艺术境界的一等要务,是修心。艺术家有怎样的心境,有怎样的人格修养,完全都通过笔墨表现出来了。远离功利、心清欲寡者,往往能写出清新而静谧的气息来的;人格俊迈、性僻山林者,就能写出悠远而超逸的境界;学富五车、与道为一者,写出的字必然书卷气浓郁而富有玄赏之境。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看孙斐先生的《地藏经》创作书法,他完全是把心思集中于禅法本身,他关注的是笔墨与禅理的完美结合。所以,从他的《地藏经》长卷作品中,丝毫看不到那种炫目盛装,更没有那种种呼天抢地笔墨张扬;有的是一种可贵的静穆气质,质朴敦厚、收放裕如。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作品局部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作品局部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作品局部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作品局部


以禅入心、以禅入书、以禅入形、以禅入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斐先生的书法自有面貌;他之所以不于外在形式上煞费周章,坚持素面出镜,就是因为他对形式有着冷静的反思以及辩证的理解。他的书法也讲形式,但他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而是因材制宜,巧妙运用“以禅入思、以禅入味”的艺术理念将人生感悟与佛禅思维、书法艺术进行深层融合,始终营造一种“禅思妙悟”的书法氛围;于是乎笔下走出传统、走向自我、走向心性、走向禅境、走向回归、走向天然。


征尘入禅道 摹经渡众生|观孙斐先生发愿抄写《地藏经》小谈


孙斐先生和当代其他的书家一样,他谁也没有超越,他超越的是自己。事实上,不管我们自身写的、画的有多么逼似古人,最终在笔墨里所呈现的终究还是我们自己本身。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岁戊戌南宫吉日

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