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千畝玉米遇大旱,造價百萬的14口水井成擺設,都沒水!

這段時間,隨著颱風的不斷到來,很多地方都下了不少雨。對農民來說,這些雨可謂是及時雨,正好趕上玉米等秋糧最需要水的時候。一下雨農民就不用灌溉,省錢又省事,農村人都很高興。

農村千畝玉米遇大旱,造價百萬的14口水井成擺設,都沒水!

但在河南禹州馬樓村,村民們可高興不起來。原來,這段時間河南大部分地方也下了雨,甚至禹州其他地方也下了,但偏偏馬樓村一點也沒下雨。有村民說,有一次,離馬樓不遠的村都下了,馬樓村卻沒有,像是雨水特意繞著走的。

河南秋季農村,種的最多的作物就是玉米。馬樓也不例外,村裡種了有上千畝玉米。偏偏在玉米長棒子的時候,長時間不下雨,村民種的玉米,都遭遇了旱情,嚴重的玉米葉子都快乾了。

農村千畝玉米遇大旱,造價百萬的14口水井成擺設,都沒水!

以前農村人種地,靠天吃飯,現在科技發達了,條件好了,天不下雨,那就自己澆水。北方河流少,澆水都是從井裡抽的地下水。可在這節骨眼上,村裡的14口水井,全都沒水可抽,澆不成地了。對此,村民們都很憤怒,沒法澆地,就意味著,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玉米一天天旱死。

要說以前大旱時,井裡水乾了,也算正常。但那時候科技水平低,條件差,打的井淺,遇大旱容易幹。而現在科技發達了,地裡灌溉用的機井,按照國家規定,深度都有要求,輕易不會在旱期不出水。

農村千畝玉米遇大旱,造價百萬的14口水井成擺設,都沒水!

村民們說,村民們的承包地裡,每個村民組2口井,一共打了14口井。這14口井是前幾年鄉里撥錢打的,每口井深八九十米,成本差不多10來萬,一共花了100多萬元。

水井打好之後,馬樓村這幾年一直雨水充足,村民基本沒使用過。但是現在都指望著這14口井來抗旱,結果都沒水。

有村民質疑,為啥當時不打140深的井?打井本就是為了抗旱,現在連井都指望不上了,還怎麼去抗旱呢?

農村千畝玉米遇大旱,造價百萬的14口水井成擺設,都沒水!

村裡幹部說,當時打井時資金困難,只能打八九十米深的。再加上可能勘測時沒選好位置,才會出現現在沒水的情況。

天不下雨,井裡沒水,村裡的農民只能眼睜睜看著地裡的玉米一點點變黃、變幹,最後旱死。希望這裡趕快下雨吧!

農村千畝玉米遇大旱,造價百萬的14口水井成擺設,都沒水!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止河南禹州發生過。在今年7月初,河北行唐縣上方鄉,也有村子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深水井不出水,澆地難。

農村灌溉水井遇到的這些問題,真的是錢不夠的原因嗎?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