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准高考生三種途徑助力,考生上名校!

導讀 :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都是高校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式,考生可以獲得一定的錄取優惠。那麼,這三種招生方式有什麼區別?分別適合什麼樣的考生?考試、錄取模式是什麼樣的?本文為你全面解讀。

院校名單

自主招生資格院校名單與高校專項計劃院校名單一致,包含95所。但歷年來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東北林業大學五所學校均為開展自主招生。


2019準高考生三種途徑助力,考生上名校!



綜合評價錄取招生,目前僅在浙江、上海、江蘇等部分省份開展,本文僅統計部分重點院校名單,供參考。

2019準高考生三種途徑助力,考生上名校!

招生對象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側重選拔學科特長突出、具備創新潛質的優秀人才。各高校報考條件雖不同,但通常可分為以下四類:

1、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

2、高中階段學業成績居年級前列、品學兼優、綜合素質優秀的的高三畢業生;

3、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並獲得獎勵的考生。

4、以第一作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或專著的考生。

如果學生成績很難到一本線,也沒有特別的獎項或極為突出的單科成績,那麼希望通過這項考試突出重圍會很困難。

如果學生有很明確的專業意向,按照平常分數考入理想學校有可能衝入,但很難進入理想專業,那麼自主招生就是一條捷徑,幫你進入意向專業。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側重選拔綜合素質全面、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例如,北大“博雅計劃”選拔的硬性指標是基礎學業成績。清華“領軍計劃”的要求也是綜合成績排在年級前列。

綜合評價各高校的報考條件有所不同,根據往年情況來看,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有所要求。這一要求普遍體現於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招生範圍面向本省的高校。

2、對高考成績有所要求。

3、對社會實踐活動或社區服務有所要求,這類高校較少,且大部分屬山東地區。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是部分省份實行的綜合評價模式,每年有新的高校參與這種招生試點。這一評價模式將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高校的自測評估成績、高考成績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最後按照綜合分擇優錄取的方式。

總體而言,綜合評價的招生條件有別於對各種獎項設有嚴格限制的自主招生,側重考生綜合素質。

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即“農村學生單獨招生”,是國家為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讓更多的農村學生上大學而出臺的一項優惠政策,例如,北大“築夢計劃”、清華“自強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根據上述要求確定。招生任務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安排招生計劃不少於有關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

就往年情況來看,參加高校專項計劃需同時具備三項條件:

1、符合統一高考報名條件;

2、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

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以上條件考生必須全部滿足,高校若有其他條件,以最終公佈的簡章為準。農村專項對考生的戶籍有嚴格限制,必須是國家規定的實施區域類的農村籍考生,實施區域由相關省(區、市)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報考流程

自主招生

各高校一般在3月份集中發佈自主招生簡章,明確當年自主招生報名、招生計劃及考試等相關事宜。招生簡章發佈後,考生統一在陽光高考平臺報名。

2019準高考生三種途徑助力,考生上名校!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招生時間流程與自主招生基本一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集中在3月到4月發佈,一般略晚於自主招生。考生在陽光高考平臺或高校官網報名,報名通道打開後,學生可以通過自薦或者向學校申請拿到校薦名額,之後參加高校考試。初審通過後,綜合素質測試時間一般集中在高考後。考生需要參加高校組織的筆試和麵試。有些學校取消了筆試部分,情況待學校而定。

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一般集中在4月份發佈招生簡章,通常晚於自主招生與綜合評價。

2019準高考生三種途徑助力,考生上名校!

考核方式

自主招生

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佈前進行。包括筆試和麵試,筆試考試不得超過兩門,考核過程全程錄像。

綜合評價

與自主招生類似,綜合評價招生通常包括筆試與面試考核。而且部分高校將綜合評價招生與自主招生一起考核,有的高校則單獨考核。

高校專項計劃

據近年情況來看,多數高校對通過農村專項計劃初審的考生都不實施考核,通過初審即給予降分的幾率很大,只有少數高校有筆試或面試的要求,通過初審後即給予錄取。

錄取流程

自主招生

填報志願: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本省(區、市)有關考生單獨填報自主招生志願。

投檔資格: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嚴格審查考生投檔資格

成績要求:入選考生高考成績總分原則上不應低於考生所在省(區、市)有關高校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

破格錄取:對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特別突出的個別優秀學生,經向社會公示後,由試點高校向生源所在省級招生機構提出破格錄取申請,經生源所在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批准後錄取

完成錄取:在本科一批錄取前完成錄取並公示

公示名單:試點高校在本校、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及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上公示錄取考生名單

綜合評價

以省份相關文件與高校招生簡章為準。有關高校的綜合評價錄取辦法,考生可直接向高校招辦諮詢或登錄高校網站查詢。

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農村專項計劃具有四大“單獨”特徵:在高考前單獨報考、由高校單獨審核、高考後單獨填報志願、依考試成績單獨錄取。

農村學生單獨招生優惠錄取分數線一般不低於當地省市一本線,在本科一批開始之前完成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於學校所在批次科類的錄取控制分數線。

溫馨提示

1、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間無院校限報,自主招生院校限報數量僅針對自主招生,不針對綜合評價。大多數高校是可以兼報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的,當然,也存在少部分高校要求不可兼報,具體需參見院校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同樣,對於自主招生與高校專項計劃,如果招生高校沒有限制,且時間不衝突,可以同時參加。

2、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本質差別不大,報名流程、報考時間和考試模式大體相同,最大的區別在於通過自主招生的優秀學生可以享受相應的降分錄取優惠,而參加綜合評價招生,高校會將考生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成績和高校綜合測評成績按照比例進行疊加,得出最後的成績,成績優秀者即可被高校優惠錄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