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已經背離自己的創黨精神

民进党已经背离自己的创党精神

民進黨在1986年創黨,當時臺灣還是戒嚴時期,我們必須承認當時的創黨黨員充滿理想色彩,他們對自由、民主的渴望是真誠的。

民进党已经背离自己的创党精神

■ 民進黨曾經是重視自由、民主價值,關心人民福祉的政黨,如今只剩不擇手段地搞“臺獨”。

8月23日臺灣南部遭受豪雨侵襲,臺南、高雄、屏東等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縣市嚴重淹水,有些地區的民宅泡在水中多日,民怨沸騰。災難降臨,除了考驗執政者的能力之外,也會讓政治人物現出原形。

賴清德在擔任臺南市長時,曾經公開炫耀自己在臺南的治水成績,他說:“淹水三十年的痛苦,我花三年就解決,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一場水災就戳破他的牛皮,然而他在面對批評時卻說:“24小時累積超過600毫米的雨量,下在臺灣哪一個城市可以不淹水?請批評的人當上帝,選擇讓這樣的雨量下在哪些地方不會淹水。”

這樣的回應,雖然不能說不正確,但是卻凸顯他背後的心態——重視自己的名譽、漠視人民的苦難。當水患所造成的災害還在持續,掌權力者如果真的苦民所苦,應該全心投入救災工作,而不是浪費唇舌和批評者對罵。當然,這種性格也可以解釋為“不服輸”,但是如果這樣,恰恰證明了賴清德把自己的聲譽看得比人民的痛苦還重要,人民利益並不是他的第一順位,這樣的政治人物不叫政客,什麼才叫政客?

這件事情不只凸顯賴清德關心自己的政績甚於關心人民,也展現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的通性:死不認錯。“八二三水災”的瞬間雨量確實太大,的確如賴清德所說“這種雨下在哪裡,哪裡都會淹水”,這也證明人力無法勝天,但問題是,賴清德長期以來都是以“治水成功”當成一項卓越的政績,當他在炫耀自己治水有功時,有沒有加上但書?如果他的說法是:“我治水成功,但是如果瞬時雨量太大,我賴清德就不敢保證不會淹水”,那麼批評他的人似乎比較站不住腳;可是如果治水成功是加上但書,這還叫治水成功嗎?

民进党已经背离自己的创党精神
民进党已经背离自己的创党精神民进党已经背离自己的创党精神

■ 臺灣南部遭受豪雨侵襲。

賴清德在臺南市長任內,民意支持度一直居高不下,難免得意忘形,也許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當他吹噓的治水成績被老天爺打臉時,懂得謙卑的人應該立刻承認自己的錯誤,然而好鬥性格強烈的他,就是死不認錯。

另一個好辯的民進黨員是臺灣的駐日代表謝長廷。9月4日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儼然“與世隔絕”,臺灣有不少旅客受困。有人聯絡駐日辦事處,得到的是消極回應,受困的民眾對外發聲,痛批辦事處不聞不問。謝長廷面對這樣的批評,在媒體前以傲慢的口氣說:“我在東京耶,東京離關西572公里,你們不知道嗎?”

572公里居然可以作為救援“無作為”的一個好理由,實在匪夷所思。更離譜的是,有人發現這位駐日代表在臺灣旅客受困關西機場期間,還在自己的臉書上痛罵在野黨、噴政治口水。謝長廷對這項指控的回答理直氣壯,他說:“我怎麼知道隔天會有地震?”但是北海道的地震是9月6日發生,而燕子颱風登陸日本是9月4日,外界批評的是:他沒有設法幫關西機場的臺胞脫困,他竟把馮京當馬涼,轉移焦點到札幌地震。好辯、死不認錯的性格,和賴清德如出一轍。

民进党已经背离自己的创党精神

■ 臺灣的駐日代表謝長廷是一個好辯的民進黨員。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天欽,不只十足展現民進黨的好鬥性格,而且等而下之,他把“促轉會”當成“東廠”還沾沾自喜。根據9月12日的媒體報道,張天欽在8月24日下午,跳過主委黃煌雄,在會內召集部屬開會,點名代表國民黨參選新北市長的侯友宜,說他“就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並說“這個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而且在會議中,張天欽得意地稱“促轉會”已從南廠、西廠升格變成東廠,“促轉會”儼然淪為民進黨選戰的打手。

這起事件是因為與會的委員吳佩蓉將會議錄音轉換為文字,提供給媒體而曝光。吳佩蓉在她的臉書表示:“24號當晚,我邊吃晚餐邊聽錄音,重新聽到談話內容,我承認當時氣到發抖。臺灣邁向民主這條路,有那麼多人為此犧牲奉獻,很多人在這幾年努力監督執政者,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而重返執政,如果坐在高位上的人,卻以這種方式去對待政敵,這是我想要的民主嗎?”

吳佩蓉曾經擔任過林佳龍(現任臺中市長)、陳其邁(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及高雄市長參選人)、鄭麗君(現任“文化部長”)“立委”辦公室的助理,所以是民進黨長期堅定的支持者,但是她對於張天欽的作為也看不下去了。她說:“張天欽打算拿侯作為力推除垢法的例證,某種程度是站得住腳。但,掌握行政資源和話語權的高官,意圖操作此議題,以不正義的手段去對付類似侯這樣角色的人,真的是深化鞏固民主的必要方式嗎?”

“東廠事件”暴發之後,輿論譁然,一向態度高傲的賴清德,第一時間就公開向人民道歉。因為張天欽的言論實在令人髮指,完全違反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以目前臺灣人民政治常識,民進黨根本不敢不道歉,為了設立停損點,民進黨政治人物對外的說法,一律把這件事當成“個案”,表示這是張天欽個人的言行不當,彷佛這和民進黨無關。

這是張天欽個人的言行嗎?如果不是內部的委員把訊息提供給媒體,民進黨會承認他們公器私用、把政府機構當成選舉打手嗎?我比較相信:如果吳佩蓉沒有錄音而只是用口頭揭弊,民進黨一定會矢口否認,斥為空穴來風;我比較相信張天欽的行為,就是民進黨內多數人慣有的思維模式:沒有價值、只有輸贏,他們惟一的目標就是贏得選舉勝利,至於民主的價值、人民的利益,根本就不是他們關心的。

民進黨在1986年創黨,當時臺灣還是戒嚴時期,我們必須承認當時的創黨黨員充滿理想色彩,因為在那個國民黨一黨獨大、還不允許組織新政黨的年代,這些人敢於冒坐牢的危險,證明他們對自由、民主的渴望是真誠的。創黨時期的民進黨,目標是要打倒國民黨的一黨專政,迴歸“中華民國憲法”的自由、民主、法治,“臺獨”主張在當時,根本就不是民進黨創黨的核心訴求,因此許多支持統一的人,如費希平、朱高正、林正杰,也是民進黨的創黨黨員,這些人後來紛紛出走,原因就是民進黨已經忘了自由、民主,只剩“臺獨”。

重視自由、民主價值的人,心中最關心的應該是人民的福祉而不是政權,在施政作為上應該把“依法行政”奉為圭臬,而且絕對不應該用仇恨、敵視的態度對待異己。但是民進黨全面執政以後的所作所為,完全證明英國爵士阿克頓所說的:“權力令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腐化。”民進黨在嚐到權力的滋味以後,成立可能違憲機構“不當黨產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從這兩個委員會的運作方式不難發現,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公平、正義,而是為了一個清楚的目標——打垮國民黨,這樣他們就可以永遠執政。

現在的民進黨,為了鞏固政權,違法亂紀、不擇手段,臺灣社會在他們的撕裂族群、仇恨意識的領導下,社會氛圍充斥著對立和敵意,這絕對不是民主進步應有的成果。所以民進黨已經不再是創黨時期的民進黨,現在的民進黨早已背離自己的創黨精神,甚至羞辱自己“民主進步”的黨名,也許現在比較適合他們的黨名應該是——民主退步黨!

(作者系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