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人們執著於「中本聰」真相?

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不顯山露水,卻名揚四海。江湖上關於中本聰的傳說從未消停,每隔一段時間,中本聰的名字就不時出現在大眾視野,關於誰是中本聰,真假中本聰的消息持續霸屏,他的消息總是牽動人心,但每次求證的過程總是出現戲劇性的反轉,最終都只是讓大家希望變失望,而這一切更為中本聰神秘的色彩添加上濃厚的一筆。

為什麼人們執著於“中本聰”真相?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神秘身份

關於中本聰的個人信息少之可憐。目前已知信息是他曾是密碼朋克的成員之一,他擁有驚人的密碼學、計算機、數學與經濟學知識。比特幣中許多曾經被認為是冗餘設計的錯誤,後來被證明都是正確的,比如精心挑選的Koblitz曲線,避開了美國國安局在加密標準中暗藏的後門。比如在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加密的基礎上,再哈希兩次,足以應付量子計算機的威脅。中本聰與任何人交流都使用PGP加密和Tor網絡。他甚至在白皮書和社區發言中,有意的偽造一些身份信息與個性化特徵,誤導一些錯誤的猜測。比如偽裝英式拼讀,格林威治時間的作息規律。其心思縝密程度令人驚歎。當然,以上信息也是真假難辨。

關於中本聰的財富。目前最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比特幣錢包有一百萬個比特幣,以此前比特幣最高價算價值上千億,哪怕在熊市也至少是百億身價,但是這筆鉅額財富卻被發現紋絲未動地躺在錢包裡,有人猜測,是因為中本聰忘記了自己的錢包私鑰,無法動用這筆財富,又有人說,財富對於中本聰根本無足輕重,他熱衷於比特幣的技術,留給了世人一個傑作,自己拂一拂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為什麼人們執著於“中本聰”真相?

中本聰足跡探尋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小組上首次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

2009年1月3號,全球第一個比特幣被挖掘出來,在此後幾年裡,比特幣價格出現成百甚至上千倍的增長,巨大的吸引力令其他投資標的都黯然失色。

2009年初,中本聰發佈了比特幣軟件,並通過電子郵件和這個新興貨幣的用戶們溝通——但他從來沒有打電話和別人交流過,更沒有露過面。

2011年6月,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在秘密會晤谷歌當時的總裁埃裡克施密特時,稱中本聰為密碼嬉皮士之一。

2012年5月,計算機科學家泰德尼爾森在YouTube上曝料化名中本聰是京都大學的數學教授望月新一。

有人猜想"中本聰"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因為語言指紋互相覆蓋,他們或許還能安全地潛伏在暗處,繼續窺視那些追蹤者。但又有人分析,通過他在社交平臺上的留言,如果是一個團隊不同的人利用同一個賬號進行回覆,如何做到風格一致?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更大的可能性是這是同一人所為。這就不禁讓人疑問,在互聯網信息如此公開的情況下,為何無法找到中本聰的任何蛛絲馬跡?

如何在強大的互聯網上隱藏身份?

互聯網如此發達,人們的身份信息總是被洩露,無論是社交賬號還是論壇,大多需要實名認證,想要真正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其實並不難,只要他有網絡記錄。哪怕他在發佈軟件、註冊域名的過程中把自己的 IP 等信息隱藏得很好,不至於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從種種跡象看來,中本聰對密碼、算法、經濟學、社會學有很高的造詣,這位傳奇人物很有意思,明明可以靠才華卻偏偏要靠個性吃飯,發明並開發比特幣,把比特幣的原則詮釋得徹徹底底,最後深藏功與名。

幣圈還需要"中本聰"嗎?

在無數次的尋找中,對於"中本聰"真身的追尋只會引出更多的疑問和不確定。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那時也許答案已不再重要。其實中本聰是誰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他不過是比特幣世界中的一個象徵而已。市場需要一個起源的故事,需要一個開拓者,我們只要知道中本聰帶來了比特幣,它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技術思路,能夠應用在我們的全球社會中。比特幣還是一個大眾都可以使用的"工具",它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與其過度追求"中本聰"個人的追蹤,還不如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技術和其影響。

為什麼人們執著於“中本聰”真相?

中本聰何以頻頻"霸屏"?“禁果效應"!

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和虛幻投影的人物,一個連身份都未被確認的人物卻在幣圈江湖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真是讓人匪夷所思。除了其自身的傳奇色彩外,還有什麼原因讓他的熱度居高不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叫"禁果效應"——越神秘越吸引人。

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別人試圖利用一切渠道來獲取被掩蓋的信息。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即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

"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學依據在於,無法知曉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觸到的事物對人們有更大的誘惑力,也更能促進和強化人們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訴求。我們常說的"吊胃口"、"賣關子",就是因為受傳者對信息的完整傳達有著一種期待心理,一旦關鍵信息在受傳者心裡形成了接受空白,這種空白就會對被遮蔽的信息產生了強烈的召喚。這種"期待-召喚"結構就是"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基礎。特別在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人們恐懼的往往不是確定的事實,而是不確定的、難以知曉的事情,在無法知曉和渴望知曉的搏殺過程中,公眾會因為恐懼心理而像饕餮一樣渴望獲得信息。而"中本聰"事件正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越神秘越期待,形成一種循環,才引發幣友高度關注。

比特幣和區塊鏈越來越火,中本聰卻完全隱身了,既不動用自己擁有的約100萬個比特幣,也不去申請專利,就連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都沒能讓他現身。關於"中本聰"的猜想一直甚囂塵上,留個世界的未解之謎也可能一直延續,但尋找的呼聲已漸漸消逝,想必越來越多人明白未來比特幣的道路需要由每一個比特幣參與者共同決定,這也許也是中本聰離場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