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行路在黑夜卻無所畏懼,跋山涉水、衝鋒陷陣,披荊斬棘、勇往無前,他們的步履艱難卻有力,他們的信念遙遠而堅定,他們正氣凜然、視死如歸,用生命譜寫了英雄的讚歌。

“太平本是烈士定,從無烈士享太平”。今天是9月30日,是我國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實施後的第一個烈士紀念日。翻開歷史的畫卷,就喚醒了民族塵封的記憶,革命英雄們堅毅的目光,穿透歷史的長河,如今依舊明亮而熾熱。

今年9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收到了300萬元的鉅額捐助,還有700萬預計明年到賬,這是該縣有史以來接到的最大一筆個人捐助,這些鉅額捐款,來自年逾八旬的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馬旭。


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馬旭出生於黑龍江木蘭縣,是一箇中醫世家,爺爺是清朝的御醫。年過八旬,無子無女,參加過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多次立功受勳。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和戰鬥英雄黃繼光同一個師。

抗美援朝期間,她被授予抗美援朝紀念章、保衛和平紀念章和朝鮮政府三等功勳章,並還結識了她的伴侶。回國後,她被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後分配到原武漢軍區總醫院。

1961年,原本作為軍醫的馬旭,迎來了她的人生轉折。

當年,中央軍委命令,由參加過上甘領戰役、出過黃繼光的英雄部隊某軍為主體,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馬旭作為軍醫擔任跳傘訓練的衛勤保障。

身高只有1米53,體重不到75斤,達不到傘兵標準,師長張治銀沒批准她成為空降兵。她也知道,整個部隊1萬多人,還沒有女兵跳傘的先例。但她並沒有因此氣餒,沒能參加跳傘訓練,就在一旁偷偷學習。晚上等傘兵們訓練完了,就偷偷跑到訓練場,趁著月光練習。


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1962年秋,馬旭第一次正式登機跳傘,此後20多年間,她跳傘140多次,創造了三項中國之最——第一個跳傘女兵、跳傘次數最多女兵、實施空降年齡最大女兵。

1983年開始,馬旭決定將自己多年的醫務工作經驗結合跳傘經驗總結出來,獻給部隊。她與丈夫在軍內外報刊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和體會,並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

同時,馬旭夫婦還研製出“充氣護踝”,讓空降兵著陸就像踩在氣墊上,減少反衝力,減少扭傷情況,並於1989年獲得國家專利。此後,馬旭和丈夫又經過多次高原跳傘訓練和水上跳傘訓練,研製出“單兵高原供氧背心”,並於1996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她的生活堪稱艱苦樸素,馬旭離休後,並沒有“安享晚年”,而是忙著醫學科研。每年都去老年大學讀書,平時也健身,有機會老兩口還跳跳拉丁舞,多數時間還是研究醫學。

老兩口住在武漢黃陂區的一處小平房,家中陳設極為簡陋,家裡有很多書和報紙,沒多少傢俱,睡的床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沙發也是四五十年前的老式沙發,已經露出破麻袋和棉絮了,穿的是部隊發的軍裝,吃的都是簡單飯菜。


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但隨著年紀漸長,無兒無女的馬旭越發思念家鄉。馬旭老人希望把自己的畢生積蓄用於教育、文化等公益事業。教育是她對家鄉希望的寄託,她說,只有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家鄉的發展就會更充滿希望。

2017年9月,黃繼光生前部隊在武漢舉行紀念黃繼光犧牲65週年的活動,馬旭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在這場活動中,馬旭見到了多年不見的部隊教練員金長福,跟他說起想把畢生積蓄1000萬捐獻給家鄉木蘭縣的想法,並委託其幫忙聯繫家鄉的政府。

由於身在武漢,家中父母早已去世,又沒有孩子,沒人幫她做這件事。於是今年5月,木蘭縣教育局第一次跟馬旭通電話,瞭解到老人目前有兩個心願,一是將畢生積蓄1000萬捐給家鄉,二是希望去世後骨灰可以送回家鄉,與父母放在一起。

9月12日,在木蘭縣教育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金長福前往武漢,次日木蘭縣政府接受了馬旭老人的第一筆捐款300萬元。明年3月底,老人還有另一筆500萬元的理財產品到期,預計明年4月捐出,同時,老人在郵政儲蓄銀行還有200萬的活期存款也將捐出。


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對於這筆錢的使用,剛開始想過建學校,但考慮到只能建一棟樓,辦學校不夠。經縣政府辦公室、土地局、財政局、建設局、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門研究決定,將建設一個公共場館,用於開展教育、文化活動。

目前,場館名稱初定為“馬旭文博藝術中心”。下一步,木蘭縣政府將開展選址、設計規劃、評審、招標等工作,這些工作完成後,明年四五月可以開始施工建設,預計明年10月底落成。

對於網友關心的捐款使用監督,縣政府使用這筆款項都將嚴格論證、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按照流程規範公開招標,資金使用方案也會與老人溝通,經老人認可後實施,全程有審計部門跟蹤,也會在政府網站上公開。

馬旭的捐款是木蘭縣目前收到金額最大的個人捐款,老人現在80多歲了,身體不太好,目前沒有回家鄉的打算。她說很願意等“馬旭文博藝術中心”落成後回來看看。

那些離去的和沒有離去的,如今都不曾離去。犧牲的革命烈士曾拋頭顱灑熱血,此刻,是他們不曾到達的天明,讓我們向那些倒在黎明前的烈士致敬。更要向馬旭這樣,帶著使命從艱難中走來,又帶著熱情奉獻畢生的英雄致敬。


致敬英雄 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捐畢生積蓄


主編 | 公孫俊 監製 | 廖諾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