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马太效应——祝福爱酱,30岁已完成作为运动员的历程

人生的马太效应——祝福爱酱,30岁已完成作为运动员的历程

JapanTableTennisFukuharaChiang


昨天看到爱酱(福原爱)退役的消息,福原爱出生在1988年11月,刚刚满30岁。3岁9个月开始练球,4岁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5岁拿到第一个全国冠军。在第一次比赛的时候,小小的可爱的爱酱被日本富士电视台相中,连续追踪了爱酱从4岁到28岁的人生历程。

当福原爱问到:为什么那个时候注意到我呢?导演回答,这是个好问题。当时只有四岁的福原爱和妈妈在场地练球,很多队员已经走了,空空荡荡的练习室还剩下母女俩在坚持,后来福原爱接不到妈妈的球在地上哭了起来。妈妈说,还练不练,要练就不要哭。小小的福原爱抱着妈妈的腿,一边哭,一边说:“要练!继续练!”导演注意到这对母女的约定,“开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坚持拍摄的初衷就是想看看这对母女的乒乓球之路能走多远。

没想到,福原爱之后一路开挂,10岁宣布成为正式球员,13岁加入日本国家队。在和何智丽对战惨败后,一个人只身来到中国训练,没有了从小一直陪伴的妈妈,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开始新的训练,也要接受残酷的压力考验。

人生的马太效应——祝福爱酱,30岁已完成作为运动员的历程


在日本的教练不仅带她锻炼球技,还带中学生的福原爱去看相扑比赛,增强战斗意志,“在相扑比赛中,不允许有一秒钟的走神,一旦走神,就会被对手打倒。”在中国接受严苛的训练,对打分组,一旦比分下降,立刻被分到次优组训练,这在一路领先的福原爱这里是不可接受的。二十余年的时间,不断接受挑战,训练一天都没有中止。

可能在中国球迷的眼里,福原爱是那个爱哭的,总是被大魔王张怡宁虐的“瓷娃娃”。但是从13岁进入日本国家队开始,她就背负了日本国家对于乒乓球奥运会的期待。在中学时期,她的学校为她办了一场壮行会,鼓励她为日本一亿二千万人的期待而努力,才十几岁的福原爱明显经验不足。第一次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是日本乒乓球史上第一个进入16强的女运动员,但是回到日本,她还是因为没有拿到奖牌而在媒体上道歉。

人生的马太效应——祝福爱酱,30岁已完成作为运动员的历程


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拿到了第四的名次,和奖牌擦肩而过。她为此开始了下一次奥运奖牌的冲击,在中国的沈阳,广州各地集训,决心等到奥运会拿到奖牌再回日本。

12年,23岁的福原爱和日本队终于拿到了日本乒乓球女队历史上的第一枚银牌,2016年她已经成长为队长,在伦敦奥运会率领日本队拿到了一枚团体铜牌。因为福原爱独特的感染力,天真烂漫的笑容,小时候爱哭鬼的形象,天才乒乓少女在日本的报道,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日本乒乓球队,她也开始作为队长的角色照顾新队员。

人生的马太效应——祝福爱酱,30岁已完成作为运动员的历程


福原爱一路走来,自有天资的聪颖和天赋,更重要的是,母亲的陪伴和坚持。刚开始打乒乓球,妈妈并没有什么具体要到达的目标,只是想更多陪伴孩子,而兴致勃勃的每天练球。在她一步步变强大后,鼓励她独自去中国集训,去乒乓球的王国成长。再加上国内社会和教练的期待,她一步步走向最优秀的运动员行列,成为日本乒乓球坛的巅峰人物。

这个爱哭的,可爱的福原爱就在一步步的期待中完成了自己的乒乓球之路,28岁开始结婚生子,如今退役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因为乒乓球而一路结缘,回答了4岁时遇上的那个导演的问题,想看看这对倔强的母女能走多远。

人生的马太效应——祝福爱酱,30岁已完成作为运动员的历程


同样是30岁,爱酱已经完成了作为运动员的前半生。人生就如马太效应,如果出色,得到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多。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而是在一步一步做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找到了最终的目标。

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而是人生里有乒乓球。爱酱如是说,因为练球而牺牲的正常的青少年时光,希望能在之后的生活中弥补回来。而爱酱和乒乓球的缘分,将会伴随一生。

爱酱专注于一件事,把前半生的精彩发挥到了极致。而我们差不多要到30岁,也不一定明白真正想做的事情。找到天生的热情和使命感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希望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内心所爱,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的坚持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