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立案窗口干警的别样人生

法院是维护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部门。在立案窗口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社会经验,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较强的容忍力。

法院的第一道关口

来到梨树区法院,经过安检后,穿过诉讼走廊,便进入了立案大厅。洁净的导诉台前,立案窗口人员坐在导诉台后面,服务着前来办事的群众。因此,立案庭又被称为百姓进入法院的第一道关口。

「司法为民」立案窗口干警的别样人生

通常情况下,有群众来立案大厅咨询诉讼,立案干警首先要了解其情况,有什么样的纠纷,然后再根据其情况进行细致的诉讼引导,在立案大厅这里,只要立案所需材料齐全,立案是很方便的。但是现在也存在着有些群众因为文化水平较低,不知道法院的审理范围有限和地域管辖规定的现象,百姓出了事第一反应就想到来到法院要求主持公道。有一天,一位50多岁的阿姨一走进立案大厅就开始嚎啕大哭,情绪非常激动。面对这种情况,立案干警即刻上前安抚她的情绪并进行询问,原来她的儿子好吃懒做不说,还将家里的钱偷去赌博输个精光,阿姨老公已去世,只有这一个儿子,生活费都没有着落。最近,她连儿子人影也找不到,就想要法院帮助她找儿子,同时想要法院主持公道去问她儿子要生活费。据了解,该人长期居住在鸡冠区,立案窗口干警耐心劝导她去当地居委会反映困难,如果要走诉讼途经的话,按照地域管辖的规定,她应该携带相关材料去鸡冠区法院起诉,阿姨听了立案干警耐心的解答后,点点头表示感谢便起身离开了。

随机应变的本领

「司法为民」立案窗口干警的别样人生

每天来法院办事的人很多,情况特殊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精神受过刺激的,或者无法正常言语沟通的,但是无论有多大的困难,立案窗口人员还是会耐心解答,尽全力的让他们满意而归。一天下午3时许,一名80多岁的崔某来到窗口,一开口就说要告老伴,向他索要名誉损失费1万元并赔礼道歉。法院不马上给解决,就不走了。窗口接待人员看她年岁大,且情绪激动,请崔某坐在休息椅上,并给倒了一杯热水,等她情绪稳定后,问清了情况。原来崔某去年与一名80余岁的李某同居生活期间,李某说崔某偷他钱了,崔某认为李某给其名誉造成损害,找到派出所,经派出所调解,李某承认崔某并未偷他钱。但崔某要求李某赔偿名誉损失费1万元并赔礼道歉,李某不同意。于是崔某来到法院,请求主持公道。立案干警耐心地向她解释了一番,希望她回去好好生活,不要钻牛角尖。并告诉她如果坚持起诉,最好由其成年儿女一同陪她来法院立案,并提交相关材料,否则要承担不利的后果的。崔某听明白后,立案干警安排人将老人家送回去。类似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立案干警们根据不同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一一解决,当事人均满意而归。

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在法院工作,外人看来光鲜亮丽,其实很多当事人会将这里当作发泄情绪的场所。张某在法院离婚时,法院判决男方给付张某房屋折价款。离婚后,张某仍继续与男方同居生活,后不堪男方打骂,才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男方应给付的房屋折价款。但在立案过程中,其将在男方处受的委屈,全部发泄到立案接待人员的身上,材料找不到了,说被立案人员拿走了,并指着立案人员说一些过分的话。立案人员最后在张某的户口本里找到材料后,张某才哑口无言。在立案庭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透过小小的窗口,听着别人的故事,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多了,听多了,一切就都看淡了。毕竟,在这个岗位上,做好服务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司法为民」立案窗口干警的别样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