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这么一条支路,紧紧依偎着小巧玲珑、婉约秀丽的小鱼山,像一个女儿,投向母亲的怀抱。这条支路,由高到低,弯弯曲曲,看起来不起眼,若深说起来,这条支路,非常不一般,它可以与一个大事件联系起来。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我曾经三次来到这条支路,都是顺着这条马牙石路面往下走,都拍了照片,从没感觉多么单调,都是韵味十足。这段马牙石路面,见证了一个人的10年,这个人叫康有为。青岛老城区总是这样,说不定哪条路,就会与一段历史、一个名人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1898年是戊戌年,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戊戌变法”,今年是2018年,也是戊戌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两个甲子,就这么过来了,一转眼,沧海桑田,让人不胜唏嘘。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经过了100天的风雨,虽然失败了,但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变革,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最近的碰撞,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一个不掌握军权的皇帝,一个因循守旧的太后,在飘摇残破的王朝末期,均以悲剧而告终。无论慈禧太后多么的强势,在时间面前,她依然是渺小的。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含恨死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第二天下午,74岁的慈禧太后也病逝。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走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最终要寻找一个人生的归处,他被青岛优美的山海风光所深深吸引,高度概括了青岛的特点,那就是“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中国第一”。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我们应该感谢康南海,青岛人对外宣传青岛,总要说这八个字,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已经成为青岛标志性的宣传口号。今天,我们站在青岛小鱼山上,放眼远望,还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康有为故居,位于青岛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对这个居所非常满意,他对别人多次说过,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此屋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并题名“天游园”。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因为这个住房以前住过的人,命运不太好,康有为深谙风水之学,把这个房子内部进行了重新改造。从1917年到1927年,康有为在青岛“天游园”住了10年。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去世,葬在青岛李沧区浮山路街道象耳山,现在已经建成了象耳山公园。因为他早就看好了此地,花了60大洋在此买了一块五亩多的墓地。后来,康有为的墓遭到破坏,又迁到了浮山南麓。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除了学问,康有为的书法大名鼎鼎。康有为尊崇碑体,对临帖学书嗤之以鼻,对青岛平度大泽山的魏碑大加赞扬。他所写的书法,刚劲有力,浑厚雄健,沧桑古朴,拙而不僵,自称一体,时人成为“康体”。我们在天游园里,能够欣赏到多幅康有为的不同时期的书法,带来传统文化的享受。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顺着天游园往下走,福山支路上,还有不少老房子,静静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我喜欢没事的时候,到这些老路走走,看看老房子,我会发现,时光在这一刻凝聚,引人思考,怀古追今…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青岛有条支路,因一个人,与一个大事件相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