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前著名朦胧派诗人杀妻后自缢而亡,回首顾城的爱与死亡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1968年,即12岁时辍学在家养猪,“文革”前,他开始写诗,总是一个人独处,不和别人一起玩耍,而是低头写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且文革的暴行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冲击,使他变得更加敏感,17岁开始文学创作,在多个刊物发表作品,后来成为朦胧诗派的重要诗人,代表作《一代人》。

谢烨,1958年生,北京人。她爱好文学,写散文,也写诗,1986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朦胧诗选》中也收有她的几首诗。

1979年7月,在上海至北京的火车上顾城与谢烨相识,并堕入爱河,开始疯狂的追求谢烨,顾城赶到上海,天天躺在谢烨家门前木箱子里,1983年8月5日在上海与谢烨结婚。“我们是怎么开始谈话的,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话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地像是幻梦的鱼群,鼻线和嘴角都有一种金属的光辉。”选自1979年7月顾城给谢烨写的信。

1988年顾城夫妻前往新西兰激流岛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顾城城不能容忍一个男孩破坏掉他梦想中的“女儿国”,并夺走妻子对他的爱,还嫌弃孩子的哭闹让他无法安心写作,谢烨只好将小孩寄养在朋友家中。

1990年7月李英成为第三者,谢烨竟能容忍三人世界。1993年1月迫于生计问题,顾城在西班牙、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讲学。是年3月李英和外国老头离开激流岛并结婚,这是一场完全为了绿卡的婚姻,顾城为此大受打击,写下遗书,多次自杀未遂,并写下了《英儿》一书。

顾城拥有一个孩童特有的敏感和偏执,内向而脆弱,他因此也被成为“童话诗人”,也正是他这样的性格铸就了最后的悲剧,一个在诗歌世界里的强者却最终只能在生活中一败涂地。

1993年10月8日,顾城于新西兰激流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用斧头砍妻子谢烨,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在崩溃之中仓促留下四封遗书,随即上吊于树上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

顾城留下的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顾城在写给木耳的遗书中写到“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我们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顾城逝世后,儿子木耳由姑姑顾乡抚养,1998年10岁的木耳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爷爷顾工,据了解,鉴于父母的悲剧木耳并没有接触到文学诗歌而是专于理工科,甚至对于汉语也很陌生,但顾工曾对记者表示,木耳终究是会回到中国的,家人会在成熟的条件下,在木耳本人愿意的情况下,安排这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回国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