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張家口日報》緣遠情篤

張 德

《張家口日報》誕生於烽火硝煙的歲月,綻放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盛世年代,正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徵程,值此紀念創刊70週年之際,作為一位老作者、通訊員,難掩欣喜和激動之情。眼前像過電影似的疊映著一張張既熟悉又親切的老報人的面孔,與他們多年交往的濃濃真摯友情,定格成一幅幅彌足珍貴的圖景……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先後供職於市二輕局和市經委辦公室,由於工作的關係,曾第一時間寫過大量工業經濟方面的新聞和通訊報道,與工業財貿科王景山、霍蘭芝、張建國、張禮吉有過甚密交往。他們愛崗敬業、厚實為人、嚴謹細緻的品格言行,給我以至深的印象。我每到報社送稿,他們都熱情接待親如同事,對待每篇稿件都認真負責地處理,從不草率從事。翻閱當年的剪報集,憶及這樣一個感人細節:一次我寫了篇宣化鑄鍋廠有關產品的稿件,文中提及“桶”子鍋,原文寫的是“筒”字。張建國編輯心細有些質疑,於是電話同我查對。我不敢怠慢,急同廠家聯繫探究,結果落實是“桶”字,也即三桶鍋、四桶鍋之類。我立馬蹬車趕到報社,在已排出的樣報上做了校改。“為求一字安,寧舍幾宵眠”,他們嚴謹的編輯作風,使用我終身受益。我同霍蘭芝多次合作深入企業聯繫採訪,先後編髮了 《二輕工業的春天》、《春風吹又生》、《人間巧藝奪天工》、《紡機歡歌銀練飛》等多篇輕紡工業戰線巡禮通訊,對有關全市工業經濟重要會議和改革方面的新聞,更是編得快,發得快,做到了稿件質量和新聞時效的完美統一。

我從小喜愛文學。《張家口日報》“長城”“大境門”副刊是圓了我文學夢的福水寶地。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撰寫的組詩《在山場上》和小小說《乘風破浪》等就被《張家口日報》刊發,美編李恩雲、李重新還配以精美插圖。我與《張家口日報》結緣可謂是緣遠情長。後寫的為數不多的小小說《絢麗的彩霞》、《滿月和他的師傅》、《考徒記》、《笑容》等,雖都很稚嫩但在陰平和吳德源老師的精心幫助和扶植下,也得以化繭成蝶,得以付之鉛字。更由於此,使我成了市文聯老會員,還被當時文聯老主任範凡親自推薦參加省作協組織的重點作者培訓班。此外,那些年市電影觀眾學研究會在全國首家成立,我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撰寫了數十篇影評、觀感,大多都在“大境門”欄刊發,其間有7篇入選《河北影評選》。

通聯工作對於辦好報不可或缺,《張家口日報通訊》冊子雖小,分量不輕,它無疑是聯結作者與編者的橋樑和紐帶。老報人牟延祥、馬文華無愧為這方園地的辛勤園丁,我與他們常來往,感情甚篤。我應約在他們的指導下,撰寫和發表了《增強黨性,搞好報道》、《學點諺語好》、《怎樣學習寫標題》、《“觀察”瑣議》、《漫話形容詞的運用》、《寫稿二喻》、《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做黨和人民“信得過”的通訊員》等近二十篇文稿均得以見刊。

《張家口日報》歷經的風雨征程和鏗鏘足跡,創建的昨日輝煌,無不凝聚著一代代老報人為之奮鬥拼搏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聰明和睿智,這是時代的光榮和報人的驕傲。作為一名普通的老作者,通訊員,在為《張家口日報》創刊70華誕獻上祝福的同時,也衷心地祈福老報人朋友們健康長壽,安享晚年,萬事順意!

(作者系市發展與改革委退休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