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南京英孚青少儿英语于2002年成立,16年来深耕南京。专注3-18岁孩子英语教育,英语启蒙、英文阅读兴趣、考试学习、出国留学来英孚就够了。我们的运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统一模式。50年专业英语教育经验值得信赖,关注英语,关注孩子。

英语阅读原版路上,“初章”“中高章”是大家特别爱提的两个关键词。从初章到中高章阅读,对孩子来说,代表他们完成了从短文阅读到长篇的过渡,可是上了一个不小的台阶呢!这个难度跨越还是有很多技巧的。

今天分享三个成功“升级”经验,给大家总结出三个关键点。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正文开始之前,先简单介绍下“初章书”和“中高章书”。

初章书,就是 Early Chapter Books,能帮孩子从绘本过渡到纯文字阅读,文字不算多,通俗易懂。

单词量:1000-1500

每页的单词量:不超过50个单词(不超过10行文字)

句子长度:不超过过15个词,句子长度略不同,但普遍较短

词汇:广泛的日常词汇

语法:过去时态叙述,除去被动语态、从句

语言难度(兰斯指数)范围:320L-760L

初章书的鼻祖,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奇树屋》啦。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当孩子完成了短文到长篇的过度,就可以读中高级章节书了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大家常提的就是《哈利波特》。

单词量:2000-2500

每页的单词量:不超过70个单词(不超过15行文字)

句子长度:不超过过20个词,更多长短不同的句子

词汇:加入了专业术语及解释

语法:开始有从句,句式更加复杂

语言难度(兰斯指数)范围:350L-880L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三大关键"...

关键之一:初章到中章的升级是“质变”

主要还是要靠阅读量的积累

@Vivian-an

孩子6岁左右开始阅读中章书

当我们探讨如何从初章过渡的中章的问题时,其实我们探讨的本质问题还是:

读原版的孩子,如何引导,才能让他们的阅读能力一直提升?

我们实践下来,觉得主要还是要靠阅读量方面的持续积累。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我说要强调原版阅读量,一个是因为英语国家在引导孩子阅读能力提升时候本身就比较强调,另一个是因为我们在国内,我们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输入量和母语环境无法相比,而基于保证”输入量“的这种目的,大量的可理解的泛性输入就很重要

对于泛读的能力,我们实践下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读,靠学习靠别的教材什么的用处不大。殊不见我们自己学了那么多年,甚至很多人考过GRE, GMAT,也都不见的能读的下来章节书,不是英语不行,是英语阅读不行,依然需要一定量的阅读来磨合。

泛读什么能让孩子拾级而上呢?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读分级,一种是读系列书。

分级因为其设计的科学性,很自然的能做难度爬升,如果不考虑兴趣,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升方式,而且除了海尼曼牛津树之类的低难度分级,还有RAZ、大猫这种能管到中章的。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泛读系列书,也有好处,对于泛性阅读,需要的能力是,猜测字词句的能力,猜测作者意图的能力,以及阅读速度,读系列书的话,能给孩子的“猜测”带来一些便利,即使第一本理解可能还会有问题,随着套路的重复,就能习惯作者的套路,或者词句的用法,多次重复后,孩子就能掌握了。阅读速度也会因为掌握套路之后,迅速提升,从一开始一词一词读,到几个词为单位,甚至之后以句子或者段落为单位。

孩子在读初章了,读到什么程度,能给孩子提供中章读物呢?

如果本身能力领先,这样的话阅读难度的提升毫无障碍。我们家在没看初章书之前就只看牛津树,看到7,那时候Star测试5.0,然后就换了初章书的代表《神奇树屋》,很自然他自己一本就能读下来。看完前28本树屋,开始看后面的同时,加上了中章书,罗尔德达尔系列,长袜子皮皮等系列,也毫无障碍。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所以要说到初章读到什么程度能看中章,这个还是要看阅读能力如何,如果初章读的磕磕碰碰,读完不理解,等等,那可能需要很久,要阅读很多本才行,所以,简单说,如果初章读的很顺利毫无障碍,那就可以试探一下中章了。

本数根本不重要,根据不同阅读者的能力,到底要在初章呆多久完全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即使在看中章也不是意味着就不看初章了,3年级以前初章都是很适合平时阅读的,但在升级的过程我建议使用ar测试,这是检验泛读是否理解了的最好方式。

我曾经也因为环境驱使,引导孩子在学前阶段去读难度更高的书,读厚书(比如《哈利波特》),读AR很高的non-fiction读物(AR超过8的那种)。

可后来我反思觉得,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语言也是,我们并非是让孩子在学前就把英语学完了(事实上也不可能学完)。

孩子能读哈利波特,对他自己来说,和看树屋,他不会觉得有多大区别,都是好看而已,区别只是家长可以嘚瑟。如果能够通过引导,让孩子乐意看难度高的书,当然也好,但如果不愿意,那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书是看不完的,孩子也还小有的是时间,换本书看或者以后再看,一点影响都没有,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兴趣,能尽可能多的提供阅读资源,让小孩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

我觉得对于小学前的阅读,更重要的是这三点:

自主阅读的达成:不需要任何帮助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自发的去寻找书籍来看,愿意通过阅读学习

一定的阅读速度:小学之后时间越来越少,足够的阅读速度才能保证每天依然有阅读量),和愿意在阅读时思考,这是比单纯的能看难度高的书或者比star等级高更重要的。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关键之二:引导升级时做好铺垫

把孩子推上中章阅读的台阶

@Vito妈妈,孩子10岁

今年暑假从初章过渡到中章阅读

今年六月初,睿哥儿进入了原版阅读的迅猛发展期,表现为阅读热情高涨,阅读速度飙升,听读中章书也声称没有难度。我把这些变化归功于前期的积累,隐约觉得睿哥儿触碰到了中章的门槛。

每年的寒暑假都是阅读黄金期,于是我想着争取在假期内把孩子的原版阅读拉上一个台阶——实现从初章到中章的跨越,这个过渡期,我们走下来有两个阶段。

首先,是后初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是克服孩子对中章书的抗拒心理

,初章阅读的特点,书的厚度约在100页左右,字数少于或略多于1w字,中章书的厚度明显增加,字的排版也变密,很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

所以在过渡阶段,特地选择了一些过渡章节书作为铺垫,可以选一些难度和初章接近,但是篇幅更长一些的书。比如:

1. MTH后24本

2. 小屁孩树屋系列

3. I Survived

4. Tom Gates

5. Captain Underpants

6. 罗尔德达尔套装

这类书的内页含有大量的图片,语言难度也不高,阅读起来非常快,能够建立孩子阅读厚的书籍的信心,再转向厚厚的中章书时不会有心理障碍。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第二是提高阅读的速度。

我们把原版阅读定位在一种大量泛读的阅读形式,中章书大多一套书在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如果阅读速度不提高,一套书读个几个月,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面都会受到限制,就达不到泛读的效果了。

睿哥儿的中文快速阅读速度可以达到10w/小时,阅读速度不是问题,只是原版阅读的时间不长,没有形成足够的英文思维。所以后初章阶段就是让孩子练速度,挑孩子喜欢的书,享受阅读,让他的原版阅读向母语阅读靠拢。

睿哥儿后期原版阅读速度可以达到一两万的书半小时,虽然比不上中文的速度,但是也足以让他可以阅读厚一些的书了。

这时候,我觉得可以开始试着读中章了。睿哥儿的第一套中章书,我们选择的是原版阅读的里程碑式书籍——《哈利波特》(下面都简称HP哈)。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为什么选这套书呢?看过小花生分享,HP七本书在难度、篇幅和词汇量上都是逐本递增的。

如果孩子七本书逐本读下来,借助于情节的铺垫和延续,读下来竟然不是问题,这算是间接地拉升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读完HP,孩子说其他中章书读起来都很顺利。

HP的资源也非常丰富,有配套的音频和电影,能够上来就读完HP这样的大部头,我觉得电影功不可没。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到睿哥儿进入到中章大量阅读之后,妈妈的角色也开始转变啦,妈妈要做的就是暗搓搓观察孩子的兴趣,然后选书,默默把书放在睿哥儿经常看到的地方,然后不经意地介绍一下这书的精彩之处。睿哥儿会试读一段,喜欢就整套(本)看完,也有觉得不合他兴趣而放弃的。

睿哥儿的中章阅读就这样顺利上路啦!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关键之三:“人肉”给孩子选书,要激发

兴趣、兴趣、兴趣!

@DONG136,孩子10岁

8到10岁,从桥梁书过渡到中章阅读

跟小花生的牛蛙比起来,我家简直是英文启蒙和原版阅读的大龄青年了我们从二年级到四年级,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终于实现了从图文并茂的桥梁书到初章书再跨到以文字为主的中章书,又花了一年多时间从中章到纯文字高章小说,中间无数次反复,个中滋味真是酸爽......

我觉得哈,过渡阶段的英文阅读需要贴合孩子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个性发展和兴趣,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兴趣。

我是实用主义者哈,小孩子从初章到中章,需要克服比较大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个反复中曲折上升的过程,什么流行、口水、什么品味低啊这些槽点,这一阶段对我来说都没激起孩子阅读兴趣重要

个人觉得不见得读满几百本才能到中章,精读+泛读效果更好,可以从泛读书目中挑出孩子感兴趣的,深入阅读并写阅读笔记;读完做题可以加深对情节的理解,提高后续阅读质量;非虚构类题材的精读和练习,可大大促进虚构类书籍的阅读水平。

暂且班门弄斧一下我们这些年读过初章-中章的虚构类读物吧

1、神奇树屋1-8

这套书很经典,前八本是我带着娃一句句读下来的,每天朗读一章,外加讲解,算是初章启蒙吧。

2、Usborne的第四图书馆

图四题材很丰富,有名著缩编、神话、童话和寓言等等,图文并茂,娃也感兴趣了一段时间。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3、Junie B Jones音频及其他女孩系列书籍

我娃发育很慢,三年级还喜欢这种幼稚无比的小书,Junie B Jones听完了全套

孩子有一阵特别喜欢女孩子题材的书,我找了很多,甚至还拉出了长长的书单,让她读到吐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4、My Weird school 2-3本

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很大,我娃对这套书始终没提起兴致来,只读了几本。

三年级下学期我家还停留在Junie 这样的初章书上,老母亲真是焦虑无比啊。碰巧四上买了本《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文书,孩子爱的不行,电影看了十几遍!于是,顺势就把她拐到罗尔德达尔的系列小说了,算是初章到中章的突破吧。

5、罗尔德达尔系列小说

凭借强烈兴趣,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她是一章一章朗读下来的,外加单词句式情节讲解。后来她陆续读了玛蒂尔达和好心眼巨人,但配合AR做题时,正确率不高,我发现孩子并没有读懂。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怎么办?这时候学乐出了几套Branches系列,于是我们又退回去继续初章阅读。

6、Branches大树系列

学乐大树系列,我家桥梁-初章书的最爱,几乎读完了所有系列。Branches设计的比较有心机,开始斗大的字斗大的图,几页一个章节,小孩子特别有成就感;后来的系列则慢慢向初章靠拢,字慢慢多了,难度也悄悄上涨了。

我们从罗尔德的书退回来陆续读了Doom系列、Dragon masters系列和Lotus lane系列。

7、再读罗尔德达尔系列

读完大树系列,超喜欢罗尔德达尔的娃又开始了罗尔德达尔的系列小说难度也是阶梯上涨的,蠢特夫妇、乔治魔法药、飞天巨桃这几本书难度相对低一些,读完后,做题正确率相对高多了。

8、13层树屋系列

四年级上学期寒假我们去香港过年时,无意在书店发现了13层树屋系列。孩子一下子读疯了,第一次看见她起早贪黑的读当时是一口气追完了这套书。

9、David Williams系列小说

孩子即将读光罗尔德达尔的书时,开始多重善感忧心忡忡起来,总是问我有没有类似书籍。恰好在亚马逊找书时,亚马逊根据购买习惯推送了David Williams的Gangsta Granny。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一本,谁知很符合孩子的奇葩搞怪口味。其实我觉得故事本身比不上罗尔德达尔,但孩子觉得聊胜于无!于是,到目前为止,这位作者的书也读了绝大部分了。

10、国际大奖小说

纽伯瑞奖的部分小说,用词较简单,难度不高,故事性强,我们也读了一部分,比如浪漫鼠(The Tale of Despereaux)、雷梦拉(Ramona)、傻狗温迪克(Because of Winn-Dixie)、比利之年(The Year of Billy miller)等。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 / END / ————

原版阅读这三招,让我们从“神奇树屋”一路升级到“哈利波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