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受苦」的家人

有朋友說,家裡有一位長輩很苦,其他家人都不太懂得善待他。朋友很困惑,不知如何看待此事。

假如我是這位朋友,首先,我肯定去愛這位長輩。別人不尊重他,我尊重他;別人催促他,我不催促他;別人奇怪他,我不奇怪他;別人害怕他,我不害怕他。我對他給出我的愛和平安。

對於具體的事情,比如別人對於我的態度,這位長輩自己對自己的態度,他自己的一些習慣、信念系統等,這些我就隨緣而行。如果他們想改變,我會根據他們想改變的程度,給予相應程度的介入,提醒也好,支持也好。如果他們沒有意願改變,我就不想改變他們。我不改變他們的同時,我心裡沒有苦、沒有怕,也沒有可憐和心痛。因為我已經懂得一點寬恕了,這個世間所有的苦,無論是什麼形式,自己的身體、家人的狀況、孩子的狀況、自然界的悲劇、武裝衝突等等,都來自於分裂之念罪咎之後的投射。這個種子會產生一系列的信念。

我不把分裂當真,我就不把罪咎當真。比如那位長輩,他因為一點小錯就被領導談話,他自己很害怕。這種事情頻繁出現,本來就是原始罪咎心的體現之一,覺得自己搞砸了,會被懲罰。我們世間害怕懲罰的根源也都在那裡。所以,我不把分裂之念當真,我就不把這個罪咎,以及所有與罪咎之念相關的現象和行為當真。我也不把痛苦當真,因為痛苦是罪咎的結果,沒有罪咎就沒有痛苦。

“無罪無咎的心靈是不可能受苦的”,受苦就是受罪,苦背後都是罪咎,沒有罪咎就沒有苦。

如何面對“受苦”的家人

還有一個眼光,當我看到人間的這些苦的時候,我就是目睹一段劇情而已。在我家裡,也是有悲劇的。我父親的去世跟延誤治療有很大關係,而延誤治療是因為我媽媽,她當時信一個教門“福音”。那個教門的理念是摒棄一切偶像,摒棄一切醫藥。看上去有的還很像奇蹟課程,但是它被誤用了。比如,那個教門講“永恆”,意思是人不會老,身體都不會老。這肯定是缺乏常識的。總之,我媽媽當時信這個教門,就不讓用醫藥。所以,我父親最後不得不進醫院的時候,已經重度昏迷了,6天之後就去世了。這個基本上是延誤治療造成的,本來他的病沒有那麼嚴重。

在這個事情裡面,如果用罪咎,如果用苦,如果不懂得寬恕,那麼看這些就覺得是人生多大的遺憾、多大的糾結啊!但是,我此刻講這些的時候,就沒有這種感覺。我覺得這就是命運劇本的安排。我就讓命運做命運的事情,我只負責愛。我不那麼在乎命運,我也不依靠命運。因為我真正的生命不在世間的命運裡,我是靈性,我不是這具身體、不是這個人生。我的二叔不是、我的長輩不是、我的父親也不是,沒有人是。所以,我除了沒有罪咎以外,對於人生劇情,還是坐而觀之的允許。

有了這個靈性世界觀,你就不會執著於世間任何結果的達成、任何事情的改變。你依然願意全然地去愛,但是你再也沒有強迫性,再也沒有恐懼,因為你知道,世間的一切東西,都影響不到你真實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