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柴可:创业团队如何在寒冬中进化?(下篇)|舵舟

大姨妈柴可:创业团队如何在寒冬中进化?(下篇)|舵舟

柴 可

身份:大姨妈创始人

出生日期:1986年6月6日

毕业院校: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

出生地:贵州

星座:双子座

导语:

上周,我们发布了舵舟访谈大姨妈柴可的第一篇《大姨妈柴可:如何在寒冬救公司》(上篇)主要讲了,在红利期结束,公司日子难过的情况下,如果通过精细化运营,找到公司的新出路。

当市场在发生变化,首先,承受压力的是公司,然后传递到每一个工作的个人,想要生存下去,公司要变,那么每个人也要主动或被动的去改变。本文通过柴可的视角,来看在大姨妈的变革期间,创业团队的变化,他们是如何跟上了这次变革。

全文:13365字:

1

CEO:从甩手掌柜,

到自己当司机

舵舟接上次的采访,我们主要说了在2016年低谷期之后,您自身发生的改变,今天我们聊,公司在变革,团队如何变化。

柴可: 从2016年开始,我真的是进入到另外一种经营阶段,从疯狂募资和说故事,到变成真的经营者、企业家,去关注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省成本,会抠到每一笔小钱,做任何宣传推广,都要把成本收益报表报上来,把逻辑和执行监督方法扣到每一块钱。没办法,两年前现金流很差,只能这样。

2016年以前,我认为好的CEO,就是找到对的人,把活儿交出去。你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这个人合不合适,这事方向对不对?虽然方向和人都是对的,可人总会犯错,事情也会有波折,但只要人是对的,方向是对,就没错。所以你要放手,给别人成长的空间。

这个观点,我到今天依然认为是对的。但我的表现不一样了,我会跳到执行层,跟着他们一块儿去看、去梳理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因为看方向看人说起来很简单,但做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方向是不是真的这么清晰和明确?创业家就能在脑子里把路径想明白?没有的!

其实创业更像是什么?像是在黑夜,远方有一颗闪烁的星星,我们知道方向在那里,可脚下的只有五米的可视范围。所以你永远都只能看见前方五米和远方的那颗恒星。作为一个早期创业公司的CEO,我认为光看方向和靠一个优秀的团队去摸索是不够的,你自己必须是一个好司机,必须掌舵,每五米你最能看清楚路况,一个五米一个五米的往前走,直到你离目标很近了。除非有一种情况,你找到了一种方法论,你的汽车远光灯能打到更远的地方,让所有团队成员都看清楚路也行。但是事实上很多创新业务企业,创始人作为最老的司机,自己都只能看到三米开外。

举个例子,我们的产品合伙人,他2014年就来了,到现在四年半。今年年初他离职。我们都依依不舍,大姨妈这个产品能够走到今天,和他的功劳分不开,我们也一直认为他是对的。等他走了以后,我再跳进去近距离看产品,看数据,才发现原来他也有短板,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能做对事情也会做错事情。

问题在于他做错的时候,CEO当了甩手掌柜,说没做好没关系,错了我们共担,你慢慢去学习改进,以后做对就好了,长线来看应该这样,抓大放小。但如果犯的这个错是你CEO跳进去之后,可以避免的,那你还让不让他犯这个错?你是让他自己去寻找,去透彻心扉地感受?还是你帮他规避掉这个错误?

从长线培养的角度来说,让他自己去体会肯定最深刻。老板跳进去干涉成本极高,并且可能妨碍他的成长。但创业企业的CEO和成熟公司的不同,你跳出来站在投资人,股东,公司角度,当然希望公司犯的错越少越好,做对的地方越多越多越好。所以如果这个错事你是可以改变规避的,还是得跳进去,把错纠回来,因为你最重要是为公司负责。

放权让团队去跑是对的,但现在我给自己增加一个副司机的角色,前方五米开外,大家都看不清楚,我也就比大家看得更清楚一米。我能在六米之内看清楚,那我就给团队指清楚,这半年怎么做?这一年怎么做?甚至这个月该怎么做。对于我们这种目标恒星的光很亮,但是前方路很黑的创业方向,怎么办?那就只能以周为单位去审视和安排我们的工作。现在我们的中层管理者的周报,都增加了一层汇报逻辑,在他的下周执行计划中,有各类小表单起到预测和预警作用。

比如说,他们的产品转化率很好,但本周流量下来了,所以下周他KPI达标会有问题。那我们就要去看看他的流量入口发生了什么;有一些团队流量不断上升,但转化率不断下降,那我们就要去看看他们的转化出了什么问题。不同的团队,不同的预警系统,以周为单位运行,总结,预测。

最终一个公司能不能达成目标,是通过特别细节的,每个五米的往前走,你都没有翻车才有可能达成,很多公司不是死在了通往恒星目标的大道上,而是在侧面五米的阴沟里翻了船。

我的产品合伙人,他当时就没有特别细致的孕用数据管理好每个一厘米的事儿,他有很好的直觉,对于用户的行为感知力特别好,能够感受到一百米外长什么样,但近五米他很可能阴沟里栽跟头。比如说,某个图标的流量下滑了,什么原因导致的?他可能挖到了80%就认为到底了,而我这样的人是会挖到100%,150%,甚至把其他关联因素也要调进来研究一下,看看其他类似问题,这些是他不足的部分。

我就跳进去和他团队一起做,这些东西不需要CEO天天跳进去,你给他制定好工作规范和数据框架后,大部分时候他有自己的直觉,他也可以运用这种数据管理的小工具,去把每五米走得更好就OK了。所以我认为在早中期的创业公司,CEO还必须得掌舵,每个五米自己必须得知道如何开,当好副驾驶指挥,天天碎碎念,而不能只是单纯的看业务方向看人对不对,这样太粗放了。

舵舟:当初他离开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你过度深入到他的部门?

柴可:不是,他的离开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瓶颈,无法突破,那个时间点我还是非常甩手掌柜的,他认为自己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就选择了出去创业感受一下,但在半年之后,他又回来了。

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你不想让他走,他还想出去感受一下,但你一定要充分跟他沟通,他会带着你沟通的这些东西走。当他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会思考,我的瓶颈,到底是我自己想象的,还是老柴说的那样?最后他觉得都有,甚至我强调的部分——数据化决策,是所有公司经营里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他抱着要把大姨妈的产品和场景运用数据化做得更好的目的,六个月后,做了一套完整的,要把数据化运用到底的方案,又回来了,我发现他更厉害了。

舵舟:他回来多久了?

柴可:刚回来两三周。

舵舟:很多老同事离开以后,再回来的案例,还是容易落到之前的惯性里去,有这种担心吗?

柴可: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有比较有担心的,他走了之后,他的团队直接汇报给我,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小姑娘的能力是挺强的,但数据化分析的能力确实欠妥。这和他的基因有关,他带出来团队和他很像,团队很皮实,直觉很厉害,细节不够强。

所以我会很焦虑,我跟他说好了,这次我会更加严格的对他,从数据,数据表单以及公司专门的数据运营部门都会对他有考核,我们的COO对于数据非常敏感,比我还要敏感,他是能看到200%的人,所以他俩去配合。在用人的过程中,你可能有时候放权放过了,如果你不跳下去,你就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你只能干着急干上火,就导致这个组织架构就很粗糙,汇报关系也很粗糙,不只是人对了就行,因为人都有缺点,一个对的人,也不是什么都对。

比如我们的CTO,绝对是科学家级的人才,浙大高材生,触类旁通,计算机物理电子化学全部都懂。但是你让他涉入管理的时候,就很痛苦。2015,2016年,我们的技术团队的用人成本非常高,因为都是他喜欢的科学家型人才。我们产品的技术实现程度没个版本都是90分以上,从我们CTO的角度来讲,他希望严谨,高质量,但从公司的角度,你所能接受的成本可能是一个月200万,可是现在要花掉400万。问题来了,你真的需要一堆科学家来干一个90分以上的产品?我认为当时我们的工作,并不需要那么多科学家,你用认真努力的程序员也能干好这事儿,也不会闪退,但是成本差距很大。

公司要跑起来需要两条腿,你单腿蹦再厉害,另外的腿跟不上就有问题,所以什么阶段匹配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才最合理。到今天,我们的商业闭环需要更强大的数据标签系统,又需要科学家了,我需要我得CTO把我们的科学家体系培养起来,所以今天又开始逐步有科学家了。只是我们现在反思过去,当时的收入和成本不成比例,对公司的造成负担确实过大。

2

离开的人:桩桩件件

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减员,但让大家有安全感

舵舟:不同特点的CEO吸引不同类型的人,2016年前,您是一个说概念特别好的CEO,现在,你成为了一个经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CEO,这个转变,你的团队能接受吗?

柴可:这个过程,就像蛇蜕皮一样,九死一生。我们按员工工号来排的话,2015年到现在这三年里,还在的员工,我觉得有个百分之30多到40就不错了。我们最早创业的那一波,所有人都在,只有一个伙伴因为小孩原因离开了。

首先,我们当时成本结构是不合适的,当时北京276人,现在170人不到,少了100个人,但是收入是当时的几十倍,人少了,效率提升了,2016那一年我们花了8000万的市场费用,买了负的4%的增长,今年我们0推广预算,日活增长38.3%。

蜕皮的过程,其实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比如说本来现金就很紧张,公司需要减员,你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劳务补偿,可你要合法经营,不能留财务瑕疵,不能被仲裁闹事,那你怎么削减你的用人成本?第二,你大量削减用人成本的同时,会导致整个公司动荡,所有人都说公司快不行了;第三,好多人都走了,公司的业务怎么去平稳住?这就叫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们被迫调整,决定把一部分职能调整到贵州、成都,那边的成本低,那么北京这边的就要裁掉,我只能去做这个决策,裁员你就要按正规的法律程序来, 裁员还会有团队信任问题,一切问题你要自己思考。在2016年非常危机的时候,我们采用了什么方式呢?

第一,全部合规,我提前通知你什么时候离职,你是N+1,这些东西全都签死;第二,公司没有钱怎么办?欠着,老板签借条,对于员工来说,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赔到你电脑桌椅都卖光了,就没得赔了,所以不一定能让你放心,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找老板个人来签借条,柴可是无限责任,我后半生都要还你这个钱,让大家有安全感。

公司缩减成本,裁员,真的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派个HR下去咔咔咔就完了。没有这么简单,你公司的经营都出问题了,你哪来钱辞退人,违规辞退人马上就有仲裁,仲裁你还是输,你还得赔更多钱,还引得留下来的员工心寒了,所以你只能好好去处理。每一件事情,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老板敢不敢签无限连带责任?所以,为什么我把自己投资项目回来的款项,都用来增持公司?因为我要兑现承诺,最后还是通过增持把钱给公司,公司把钱还了。

这个蜕皮的过程很痛苦,但大姨妈那个阶段要不要变?一定要变,因为如果都是一群勇往直前的创意家,而缺乏一群商业转化的执行家。这事儿往下走,就很难。

我不得不说以前的营销创意人才非常厉害,比如上《天天向上》,搞各种社会活动,确实很吸流量吸眼球,大姨妈的品牌基石,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创意人才是那个时候的肱骨之臣,开国辟疆土的时候,你就要凶残的人,不然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品牌基石打下了,用户数量海量了,但到了守江山的时候,创意家就不行了,需要一群商业转化的执行家,当然,当执行到了一定阶段,你发现还是需要创意家来维系品牌调性。你不能说之前是错的,你也不能说现在就一定是对的,你也不能说以后就长这样,没有什么是既定的。

但有一条是既定的,就是今天组织结构必须符合今天的状态。今天的市场是什么样的?资本环境不认可亏损企业,只认可盈利企业,资本市场不认可讲概念吹故事的,只认可做实事的,挣钱的,有用户基础的企业。市场在发生变化,你不变吗?

遇到问题,情绪是无用的

舵舟:在变革的过程中,有没有核心人才反抗?

柴可:反抗都是必然有的,内部会有两派声音,一派声音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人太多了,公司剩十个人,那我们就盈利了。那个时候,我们有人甚至投资人就这么思考问题,公司只剩十个人了,能否经营?算了一下,完全不行,那我要多少人,大概能临界到这个边界线?最终,理性一边开源一边节流,同时增加部分收入,这属于执行派。

另一派认为我要继续放大声量,吸引到资本、市场的注意,你其实只要跟他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你看现在巨大的亏损额怎么填补?团队成本这么高怎么办?我们下一步做到这五件事情,用哪些人,是可以实现自救的,来获得他的理解。不得不说,在那个阶段,有很多特别好的人才,我们没能留住。

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设计师,非常有才华,她非常全能,漫画、小动画、工业图都能做,但成本确实比较高。公司在那个阶段,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创意宣传的需求了,他个人的200%的才华,有150%都用不上了,我们只需要她发挥出普通设计师的职能。但我为了一个普通设计职能,付出了几倍的成本。而且,我们判断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去相信吹故事的公司了,而是倾向于把事情做实了,再去说下一个故事的公司。

我们正处在做实事的阶段,你养他还是不养他?工资降低不愿意留,哪怕他是有才华的,也留不下。这个决策是非常痛苦的,你不得不让他流失了,其他人一看,这不是公司肱骨之臣吗?,老柴最喜欢的大将之一,居然她都被裁员了!心寒了,也就会跟着走。

但你不能要求每个员工都能有一个完整的视野,他们考虑的是个人能力,是对的,但是创始人考虑的是生死存亡,所以你只能忍受,然后去解决它,就像《延禧攻略》里面演的,情绪是没有用的,股肱之臣走了,其他几个特别能干的人,也跟着走了,你最应该去做的,是看看现在的这些人能不能用?如何提升?新的人从哪里来?

无法跟随往上走的老同事,要区别对待

舵舟: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没有前朝的股肱之臣,他的成本不是特别高,而且他也特愿意改变,但改了三四年以后,还是老样子的情况?

柴可:有这种情况,老板真的是下不去手,他当年立过大功,在那个位置上没犯什么错,可也不会往前走了,用马云的话说,这叫小白兔,他们成本是可控的,但是也偏高。

在公司的经营体系里,这其实是一件微妙的事情,你要让所有的同事都知道,立功是重要的,但立功之后就懈怠了,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第一,如果小白兔不犯错,但是也不努力,就让他去做越来越基础的活,调岗,做你以前能做的活儿,这个是合理的。

在调岗的过程中,你可以去观察这个人,你可以往上调,也可以往下调。往上调,他承受不了,不愿意加班,这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意愿问题。如果是能力问题,你就把他降一档,你发现他活儿干得特别好,毕竟经验在那儿。虽然你的成本是别人的好几倍,但是你干的活儿,确实别人也比不了你,你也有意愿努力干好,但我要求你的量要上去,你能干两个人的活儿,我付你1.5个人的工资,公司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他自己来说,他也希望不断地挑战新困难。

所以要区分是能力问题,还是意愿问题,如果他明明有能力,但是情绪长期有问题,这种万万不能留,留了就变成了毒瘤。其他员工会看到,原来肱骨之臣是可以这样的,新来的员工会心寒。你把他砍掉不会造成团队的负面影响,反而是正面的,连他都敢干太棒了。

而前者,人家勤勤恳恳,就是能力边界上不去的一个老大哥,坐在这儿扎扎实实干了六七年,确实手头活也很好,效率高,大家跟他关系也很好,他也意愿做更多的活,也想挣更多工资,那你就让人家待着,让他去干自己喜欢的活儿,也能算是公司优待老员工。而且他也是个粘稠点,公司的文化所在,他也会跟其他同事传递正能量,说你不要以为我拿这么高工资是容易的,如果你能够像我一样高效,哪怕只是普通岗位,一天做30个H5小活动,你也能拿到高工资。

3

奋斗的人:如何提高效率,

并做好后勤保障?

让优秀的人才,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更多的钱

大姨妈柴可:创业团队如何在寒冬中进化?(下篇)|舵舟

舵舟:你们公司工资是透明的?

柴可:虽然大家说是密薪制,但其实大部分公司都做不到。我们公司的绩效是透明的。就是我不知道你薪水多少,但我知道你今年拿到了18个月,还是20个月的薪水。

我们每季度会评绩效,比如说技术,我们评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叫时间,第二个叫效率,第三个叫质量。你想象一下,他有效率,做出来代码质量很好,但他每天只来两个小时,就能干别人8小时的活儿,那你应该给他发八个小时的工资吗?应该给他发两个小时,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评价体系里,时间是基石维度,效率是基于时间发生的。能者多劳是指我在同样的时间内,我能干更多的活,而不是说干完这个活,我就可以提前下班。

如何分配所得?大部分老板为此很头痛,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第一,我跟员工把这件事情分析得很原始,我们想象现在什么都没了,这世界就是一片荒原,有些果树,有些动物在跑,我们都是原始人。我组织大家,一部分人采果子,一部分人狩猎,一部分人生产,一部分人看娃,这样我们这个小部落就能生存了。如果我们某天晚上一盘点,今天一无无获,果子没有采到,动物也没打回来,部落里也没有余粮了,大家只能饿肚子,不是说没有粮食了,你就跑过去说:首领,发点粮食吧,吃饱了,明天我保证给你打5头牛回来。我也没有啊,我又不是上帝,能给你变出来?

什么叫劳动所得?是先劳动再所得,它不叫“所得劳动”,在今天的公司体系里,大家都忘了这件事了。我效率高,两个小时干完活儿了,剩下六个小时我去玩行不行?不行,你就应该干别人四倍的工作,然后拿更多的钱。而不是先来这里谈判,你先给我更多的钱,我才会把剩下的那个六个小时补足。 所以时间是第一维度。满分是全年996,你可以拿到24个月+的工资。全年996,你的工作时间多出了大概半年多一些,可能6到8个月,但多挣了1年的工资。

在工作时间内,你坐在那里不干活儿,效率低,那也得扣分,或者为了赶效率,不顾质量,也会扣分。什么叫效率?就是我给你布置的任务,由业务部门和CTO共同来评估,我认为这个人的能力边界,这个任务需要10个人天(1个人做10天,或者10个人做1天)来完成,这个评估你认可吗?

我不认可。我现在手里还有两个收尾的活,还要暂缓3天,然后10人天这个任务依赖于小张的前置任务,小张那个活做不好,我得启动后延,10人天我无法满足,那好小张保障4天内收尾,所以你在4天以后启动,然后10人天行不行?好的,可以。

马力全开10天,14天之后你交付了,你的效率100%,提前2天交付,120%。推迟两天你就80%。这个事情很简单,你认定了,我们把你前面的障碍也解决了,这个叫效率。如果你效率特别快,10人天的活儿,你8人天就干完了,说赶紧给我下个活,那你的效率就是加分项,到绩效评估的时候,你的工作时长和效率都达到了最高标准,那么你这个月的奖金就非常高,我们最疯狂的,一年拿走28个月的工资。

让员工的奋斗之路无后顾之忧

舵舟:28个月,那这个人最后废了吗?

柴可: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员工健康怎么办?首先,我们要符合国家规定,你愿意加班,我也愿意多给你工资,如果你不愿意加班,我们也不会逼迫你加班,你就拿正常工资,你干正常的上班点,任何加班你都不愿意加,过两个月,你也就不用在这呆着,那我们赔偿一点就走了。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希望达成的情况是,找到有动力的年轻人,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把他自己的收入搞上去,团队有种团结积极的氛围。

我们愿意付加班工资,你愿不愿意加班?不愿意,那是意愿问题。你愿意,那么就要考虑生命安全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很重要,首先我们分析,每个岗位不一样,快递小哥最怕的就是磕碰,程序员最怕什么?心脑血管、颈椎类的问题。

第一,最近我们跟水滴正在合作一个相互机制的互助资金池,它是一个大病共商筹款的机制,就我们公司这200人达成共识,保险太贵,那么每人每年出3000块钱,一年就是60万。说实话一个200人的公司,一年发生一两起重大疾病,已经很了不得了,60万够了,大家都受到了保障。如果今年大家都没生病,60万就沉淀到第二年,随着人员的扩大,我们的资金池还会变大。这个资金池只用来干重大健康保障这一件事,就是为大家的健康着想。

第二,在北京,大家都担心空气质量,公司在空气系统上,敢不敢,舍不舍得花成本?我们公司能做到外面是PM2.5数字200,我们只有十几,员工就安心,对于大家的肺、呼吸道非常好。公司在保障上做到位了,员工如果要换工作,会更挑剔,意外的让员工稳定性提升了一点点。

第三,我们给员工办了健身次卡,只要拿着大姨妈的工牌,就可以去健身。

第四,我们每天中午会放眼保健操,每隔几个小时都会有。

一个公司能做的就这些了,就我自己而言,绝对是超996工作的人,我现在的健康状态很好,我靠什么?我靠中午不吃饭,跑去游泳,健身,公司有冰箱,在冰箱里备点香蕉牛奶、运动之前一小时补充一些能量,路程我都算好了,来回一共20分钟,再加上洗澡更衣,再加上游大概90分钟,两点所有人到齐,正式开始工作,时间够了。

然后下午来个午加餐,来点坚果,干果,到晚餐我就可以少吃一些,因此我就瘦了,现在很健康,我的血氧含量指数非常好,睡觉心率达到了运动员的水准41到45,深度睡眠达到50%+,普通人睡七八个小时,深度睡眠不足1个小时,我是怎么做到,第一,运动;第二,躺在床上坚决不看手机,15分钟睡不着了,起床拿起《新华字典》开始看,很快就有睡意了。

我给大家印证在全年996的情况下,还可以比正常人更健康。方法有了,保障机制到位了,但是你非不去做,中午的那两个小时,公司并没要求你工作,健身房次卡公司都办好了,大病保障也有吧,所以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爱惜一点自己。这个要分隔开,到底是公司没有做好后勤保障,还是公司提供了,你不去使用?

我们要去不停地鼓励大家关注自己的健康,能匹配我们运营节奏的,他就能待得很长,很舒服。如果不舒服,机器在旋转中,他就会像离心的螺丝钉一样飞出去了。

4

改革方法论:

从基层到高层应该做什么?

舵舟:当你决定改变经营策略的时候,话语体系就变了,有些同事不是不支持,是根本听不懂,觉得老板疯了,甚至会产生抵抗,你当时是应对的?

柴可:我们比较有利的是,公司的业务方向很清晰,是在一条路经里不断去细化,紧接着去传递下去。我们怎么做的呢?首先,开全员大会,不用讲太复杂,就讲目标,咱们的光和恒星在哪儿,然后尽量多的去举案例,比如说新媒体运营那个小组,已经发生17%的PV转化率了,把数据摆出来,好震撼,非常好,一下子给大家信心,恒星非常清晰,旁边已经有人找到路了,所有人都看得很真切。

跟基层一定要讲情怀,大家都要看得懂,最简单粗暴的看到,公司倡导的这种行为标准之下,有的团队已经实现了,现金发下去,能感受到成功的热血和希望,千万别做假,就讲真实的事情。不用去讲太细,让训练好的中高层带着大家去做,当引擎良性运转通透了,你不讲基层也能明白。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那段黑暗是如何度过的,当全员大会统筹完了,鸡血打完了以后,接下来干什么?不用去跟中高层讲光和恒星的事情了,我们来做五米计划,周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半年计划,年度计划,大事、小事梳理清楚。CEO就是司机和副司机,要告诉你的队友,档在什么时候换,油门什么时候踩,刹车啥时候踩,弯道要到了注意转。

当五米计划做完,他们拿着计划往下拆解,具体去操作,中层以下,就要讲用户的每一个需求如何去解决,比如如何让用户喜欢用大姨妈来备孕,如何让用户产生信任感?算法准不准?有没有一些辅医疗器械辅助?没有的话我去哪学习,采购? 如果知道了她的体温排卵了,那她还怀不上,最后发现是卵泡雌激素问题,那你就要给她卵泡雌激素的解决方案,包括一些服用的OTC药品,或者是一些保健品,她怀上就OK了,没怀上进入到下一个医疗服务阶段。

舵舟:不放弃跟基层对话,是CEO的义务,告诉大家公司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光在哪里?当他们的直属领导,没有按照公司的要求去做的时候,他们也会反压力给上级。

柴可:对,比如说有些团队会发生一些骚动,找HR聊想调部门,你就知道可能是中层干部出事了,他无法传递,那你再去看看如何去解决。

5

发展问题:一旦出现发展问题,本质还是老板自己没有想清楚

要讨论,不要辩论

舵舟:您的产品合伙人回归,不擅长的是数据化经营,所以要和数据能力特别强的COO搭档,如何让高级人才协作好,您有什么秘籍么?

柴可:从历史来看,我们在高级人才的合作上出过很多问题,所以到现在有一些总结。比如说销售团队的业绩增长非常快,他们会有我挣钱多,我养着公司的思考和情绪;运营部门发现有些广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和拉低了活跃,他们就会有意见,说我好不容易把流量拉上去,你就给我拉回来。

两个部门负责人都很厉害,他们之间发生矛盾,这个说我养着你,那个说我给的流量,掐起来没完了。所以后来我们定了一个策略,公司所有的会,只允许讨论,不允许辩论。什么叫辩论?辩论叫竭尽全力去说服对方,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去攻击,以达成自己的论点论据,甚至用更多辩论的办法,让对方信服你。但公司不需要除了对你的业绩和公司的发展有帮助之外的任何论据,去说服对方,情绪化的话,一律不要说。

你是负责销售的,他是负责流量的,权责清晰,收入下滑了就是你的责任,流量下滑了是他的责任,不能相互抵赖。你说因为他流量下滑,所以我收入下降,对不起,他流量下滑,你收入还得顶住。你不能说因为他收入上升,所以我流量下滑了,对不起,你流量还得上升。当责权分清楚了,大家就不会去吵。你把大家权责重叠的地方剥离得越小越好,衔接点要非常精确,当衔接点出现问题的时候,讨论就好了。如果你的公司商业闭环是乱的,那各部门冲突的地方就特别大,甚至完全重叠。

比如,大姨妈的广告团队拉个一个女士手表业务,单转化率特别低,也影响流量,因为调性不符合,姨妈就不是卖钟表的地方,这个品牌对钟表消费者没有说服力,最后运营部门和广告部门产生冲突。放钟表广告转化率不好的症结是什么?是这条广告在姨妈投放不精准,责任在谁身上?在于你们为什么不去拓展专业女性健康类投放客户?再往下看,发现这个销售可能他没有拓展专业客户的能力,他是做奢侈品出来的,女表是人家擅长的,他以前在奥美一个人就能做7000万,过去都与我们无关,现在100万的百达菲丽表卖不出去,所以我们要回来讨论,怎么解决问题。你不能够去辩论,比如甩大话,比如:百达菲丽那100万投放你要不要了?这种情绪化的没有解决方案的表达,是毫无价值的。

讨论是什么?第一,好的,承认你擅长的都是手表厂商,请问你现在愿不愿意拓展健康医疗客户?医疗客户有四组,备孕、避孕、妇科等,这都是我们需要的,也是用户愿意买单的,也是转化率高的,有没有你喜欢的?我觉得备孕就还不错,好,给你一个月去签一单。我们也会介绍资源,如果有需要我跟你一块儿见第一个客户。

第二,如果还是希望继续做手表,因为做了十年了,不想放弃这个资源, 那好,你继续做,我也不会开掉你。可能还是会有人会在大姨妈上买手表,只不过非常少,那你针对那群人进行深度学习,你去服务那些人,当你把它学透了,一定会看到瓶颈,那么要么选择换品类,要么离开。当然让你留下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从业绩上来说是更加严格考核的,核心类目女性健康类客户100万是目标,而且在一级页面,而手表广告会放在8级页面,而且要300万的目标,结果没有达到,没有任何理由待下去。这个阶段公司承认需要你会挣钱是第一,但是绝对会分主次。

所以团队老大们之间交流,要找到症结,找到原始问题,原始问题可能就是这哥们以前太能拿钱了,但全是手表的。当你能够跟他们分析的时候,这两个老大是没有矛盾的。之前有矛盾,是他俩不具备思考到这一步的能力或者意愿。

广告销售部的老大找了一个很牛逼的员工,一年能给公司带7000万的收入,代价是和主营方向无关,那么这是谁的问题,这是老大的问题,难道大姨妈永远卖表吗?我们未来核心发展的是什么?中层干部也要透彻理解目标,我们是女性健康的小红书,所有能够解决女性健康的产品,服务都可以关注和拓展。请问手表在这个业务里吗?没有吧,所以老大你是不是订错了方向,你是不是偷懒了?你找了一个容易实现KPI,而没有给你实现OKR的人。

中高层不融合,核心的问题是老板,老板都没想明白,他可能觉得A和B选择都是对的,那就让你们各跑一跑,就会PK抢资源的情况。老板如果想清楚了,就这一条线,光就在那,大家的工作是一个闭环,比如说广告部拿了云南白药的单,推广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在我们这投广告,我们女性用户特别愿意买,卖完之后我们要去服务她,询问她好不好用,好用她要复购。你看我先收了一笔广告费,我又能挣一笔电商销售费用,我还能挣得用户的内分泌问题被解决了所带来的满意度,从运营流量部门,到广告、电商,都是顺的,就不会存在矛盾。而你天天还在纠结是卖手表还是女性健康产品,你当然会打架,因为创始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取舍。

有矛盾是因为业务不闭环,分歧了,你企业做的事情太多了,目标不统一。对于大公司来说,可能要有分散,要有矩阵,但是我相信更大程度上也是配合关系,比如说蚂蚁金服怎么配合电商体系,天猫怎么配合淘宝,直通车是怎么配合流量的转化,投资部门怎么配合,小二怎么配合。

当业务部门发生分歧的时候,老板要扪心自问一下。第一,如果你永远要当法官,而没有一个法律体系的话,你自己就会累死。第二,你的目标肯定不专注,你可能也觉得说,反正那有7000万手表收入,老被那个利益诱惑,你不专注就发生分歧。所以当销售部老大找柴可仲裁一下,要不要这7000万收入的时候,我要证明我的坚定,我告诉他不要,我要7000万的健康类目收入,不要7000万手表收入,你拿不来,你滚蛋。

创业公司不存在民主,暴君制才行

舵舟:很多公司到了三四年,就存在新人难以融入,这也是一个合作问题。

柴可:还是老板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老板不够铁血,老板必须是皇帝,公司不可以民主,民主绝对残废,暴君制才行。比如说,小张,你这块儿做得不好,现在空降了一个人,我要把你一半的职能拨给他,你同意吗?另一半你做得好,你留着,如果你依旧做不好,你滚蛋。对C级别的也是这样说话,你是科学家,但你的技术团队管理得不好,现在要引进一个技术管理的人,来帮你管理团队,你OK吗?

你不用聊虚的,还需要安抚一下情绪?没有的,你情感上接受不了,就不要在我团队里。你是股东,你是创始人,把你没做好的部分拨出来给他做,他做好了,你的收益也增加了。情绪去自己消化,你不是小孩子不是普通员工。

舵舟:很多企业死掉,是因为老板听不到真话,因为他过于强权。我听上去你也很强权。

柴可:确实挺强权的,连我们董事会我也是要绝对主导的。 听真话这件事情不是靠强权与否,这个描述一定是错的。强权听不到真话,大部分公司会发生,是因为我说东你打西,我就干你,我就裁了你,所以大家不敢说真话了,甚至会说一些你愿意听到的假话。但是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也分情况,员工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决策,在他心目中是真话的,但是在创始人角度,可能就是片面的理解,甚至是假话。

还有一种假话,是出在于你没有有效的分解目标如何达成,奖励和惩罚相对你的目标是脱离的,存在太多的模糊空间,没有行为准则,下属要去迎合老板,拍老板马屁,才能够得到奖励,自然听到的假话就会越来越多。

第三种假话是情绪化辩论,为了满足他的论点,而去拼凑论据带来的假话。老板想要听到真话,就要理性拆解目标,把情绪的动荡要发生在制定目标的第一天,在年初季度初目标的制定和打磨阶段,就干掉一波理解了理性目标,但还是心态不齐的人;如果车子都开了,目标不一致,四个轮子往四个方向走,那你的公司不就报废了吗?当四个轮子齐心协力往前滚的过程,过程中如果出现意见不统一的问题,那是方向盘往哪里转的问题,不是四个轮子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再去沟通讨论方向就行。他们已经学会怎么跟我沟通了。首先找我锁定时间,我这里投影设备都很完备,三五分钟就能讲清楚,我有几点要求,第一,不要有情绪化,不要辩论,要讨论,要带着解决方案来,第二,你必须得有真实可查证的数据支撑,第三,向前看,不要往回看,不要讨论问题又翻旧账。所以在业务讨论上,我们团队学会了只用数据做支撑,说实话,说真话。我们用对话机制保障了一点,假话辩论业务在我这里是一戳就穿的,因为假话一定没有数据依托,缺乏逻辑支撑。

6

番外篇:年轻人如何

在创业公司成长?

大姨妈柴可:创业团队如何在寒冬中进化?(下篇)|舵舟

舵舟:你们有这种成长速度特别快的这种。直接跨越基层,一下到高层的这种。

柴可:我助理非常厉害,2013年就来了,到现在都五年半。一开始做前台,很细心,把公司的物件统筹做得很好,比如说发现公司笔丢得太快了,非常浪费,她就定下一个规则,一个人三个月只能领一支笔,你丢光了就没了自己买去;后来发现公司的物品都是一家正规大采购,太贵了,我们不需要这些大品牌的,找点小品牌一样用,旁边有二手市场,批发市场。她会主动去抠成本,然后在工作细节中观察,给自己定一些改进策略。

公司觉得她很有培养价值,就让他负责公司的行政,同时负责公司的客服运营,都管理得很好。因为公司的房租、消防、各种检查都是她负责,我们就说,那你能不能再做一些额外的事情?既然已经跟政府打上交道了,就开始负责政府事务,她也扛下来了,认识了更广泛的领导层,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机会和项目。

在我们跟领导有了深度探讨合作之后,她自己专项负责了一个国家慈善公益项目,当了负责人,带了一个技术设计团队,就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了,在史家胡同小学开的发布会,全国总督学,立法委员,家庭教育会秘书长和妇联书记都来了,就这小姑娘自己办的事。

她能把事情由点做成面,看她最初从行政工作,然后消防,然后到政府,然后国家公益的项目,她现在是我的业务助理,公司现在在往外谈很多大项目,都会一块探讨。

她是董事长的业务助理,但是打杂的事情她就是从最底层,前台一直做到董事长的业务助理,不是秘书,不是什么订个餐什么这种,但她也办,算是万能小选手,就是秘书的活她也干了,她说你没必要再招个秘书。

舵舟:好厉害,那她现在应该也是股东吧?

柴可:也是股东,而且到后面她都自己激情澎湃,在上一轮的时候把自己的积蓄都增持投了公司的股权。

大姨妈柴可:创业团队如何在寒冬中进化?(下篇)|舵舟

注:下周三-舵舟案例预告:我们访谈了搜狐畅游CEO陈德文,他做为创始团队的重要成员,在畅游早期加入,在这13年里,他经历了业务的爆发,上市,团队的多次变革。

他有很多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时空,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