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团队建立信任关系,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如何跟团队建立信任关系,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高千峰

出生地:山东

身份:银河航天合伙人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香港大学

星座:双子座

导语

本文是舵舟2017年访谈前猎豹管理层高千峰先生,他在惠普工作8年,从基层sales到大客户经理,而后到猎豹工作,我们认识的时候,他在猎豹已经工作了三年了,非常好奇,因为我们见多了空降兵死亡的案例,猎豹和惠普,风格反差还是很大的,他是如何活下来的,我们聊了6212个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千峰:我在惠普供职8年多,一直做业务和销售,你所需要惠普的东西,我都会整套去卖,包括软件、硬件、咨询等等,我带的团队最多的时候40个人,一年销售额3个多亿吧,客户对象包括金融、政府等等,后来也感受到行业在收缩,也很想去新锐的互联网公司去学习成长,就到了猎豹,目前已经三年多了。

舵舟:这个太牛了,很多高级人才,空降到一家公司后都夭折了,你的这两家公司的风格差异很大的,可以讲一讲你融入的过程么?

1

心态扭转,保持谦卑

高千峰:确实如此,我身边很多大型公司的人,空降到互联网公司,70%不超过7个月就会阵亡,要想活下来,首先心态的转变是核心。你原来在传统大厂商里,出差住的从来都不会低于五星级酒店,代理商拥护着你,客户也觉得你不错,虽然这些年不如以前了,这种氛围会让你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抱着这种心态空降到一家新公司,就没法做到谦卑,很多的事情你就听不进去,本能的排斥,那自然就会夭折了。

所以于我自己来讲,空降之前我就想得比较清楚,我对自己说,你原来商业能力,经验再强,到了新环境你还是得重做小学生,对于新公司,新行业而言,你是否足够接地气,这个很关键。这一点想清楚之后,很多事情你就可以包容了,面对新事物,先去尝试一下,跑了一遍之后,会发现有些东西还真的不错,那就接纳它。而不是一入场就觉得这个太土了,那个太糟糕了。。。当你的心态很糟糕的情况下,你内心的东西都会表露出来,别人也就不敢亲近你了,核心还是内心的转变。

2

让团队感知你的核心竞争力

先说心态,哪怕你有一个职位,也一定要参与到具体的业务中去,不要先做领导,只有进入业务了,你才能对这个业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有了理解之后,那你就容易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互联网公司,如果你的能力达不到的话,很难去管理一个团队,大家会不服你,这跟外企不一样,外企是靠结构去治理公司的。我原来在外企,空降过很多人,在那个位置上,他就有足够的权力,你不听,我可以用权力来管理你。但在猎豹,在互联网文化里,如果你每天就用你的行政权力去约束别人,而不是能够对整个业务有所驱动,那你的价值在哪?一定是玩不转的。

所以我现在培养团队manager的时候,就会去引导他们,做为一个leader,你对于团队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你自己业务能力不行,你能够帮助大家做提升,或者说你能够帮助他协调资源也是好的,总过有1到2样是你擅长的,才能够在团队里立足。猎豹的这个文化,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很像的,你还是要有两下子,你真的是能够干成几件事情。

另外就是,做leader,有的时候就是要受一些委屈,尤其是团队发展得很快的时候,你千万别成了团队的天花板,一旦你成为了他们的天花板,这段关系也就要完蛋了。所以每天都要进步,你不进步的话,你就不能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要不说团队天花板在leader,公司天花板在创始人和CEO。

3

加强沟通,在一个频道上

如何跟团队建立信任关系,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另外有一点,大家能够在一个频道上沟通,我说的话你能够理解很重要。比如说很多公司,为什么员工到最后感觉不是很好了,因为竞争很激烈,员工跟不上,最后跟公司不在一个频道上了,很多事情你就没法理解,公司说的话,你也听不懂,怎么会好呢?就跟朋友,同学之间是一样的,很多年不见了,大家关注的点也就不一样了,就会有沟通障碍。

沟通,是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其实不光是商业,哪怕做技术,做产品的,也非常需要沟通的能力,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去表达自己,或者是去影响别人。如果你沟通能力很强的话,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多帮助,因为人是一个社会群体,你要做事情,就需要跟人打交道,你要做大事情,你就要靠团队,整合好一个团队,少不了沟通、协调、组织。

为了提高我们团队的沟通能力,我给我们一些年轻同事,推荐一些书籍,比如《优雅的解决》,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商业理论书籍,但是他看了以后,跟我说没有那么深的体会,感觉离自己有一点远,后来我想了想,确实,他们没有经历过汽车行业,软件行业的历练。他生就是生在互联网的时代,他需要新商业时代的训练,才会有感受,所有的东西,别人跟你说的,和你自己经历过是有差异的。

后来,我就想怎么去训练他们呢?我部门有个BD是90后应届生,需要提升商务谈判能力。有一次我们做Team building,他负责订餐,那个场地价格比较高,我们就跟场地谈了价钱,谈完之后对方说不能开发票,团队建设,发票流程还是需要走的,就安排他去谈。谈之前,我们团队一起给他出谋划策,立了一个流程,可以这样谈,也可以那样谈,可以情感打动他,或者是说给他压力,或者说你考虑未来,给他画一个饼啊,未来真的可能长期在他哪儿搞活动。他拿着我们给他的方案,就真的谈下来了,他自己觉得收获也挺大,现在的年轻人面对复杂的商业活动,其实很需要这方面的训练,他有了相关的经历之后,再结合一些商业理论,他就很容易的快速去迭代了。

4

改掉老习惯,优化新习惯

舵舟:入职以后,有没有遇到过具体的困难?

高千峰:举个例子,我前三个月为了改习惯花了不少精力,中间痛苦会有一点,因为人习惯养成之后,改掉会有痛苦。最简单的比如说写邮件,我原来在外企的时候,写邮件会很谨慎,尤其是商务邮件,措辞要求很专业,如果是非常重要的邮件,我最多会用掉半个小时去写,而字数不一定很多,主要是需要斟酌表达,然后哪些人主送哪些人抄送,逻辑关系是什么。

进到了猎豹之后,邮件也很多,但我发现,你那么认真,第一,对这个事情的本身影响不一定很大。第二,对方不一定那么Care。反而你这么认真弄邮件,你的效率根本就上不来了,因为人一天只能干那么多事。后来我就改了,不要想那么多了,写一封邮件基本也就一分钟,甚至是半分钟,OK还是不好给予回复,非常简单,这样的话效率就提升上来了。

只要你有一套打法,一套思路,任何事情其实你只要想把他做到,都是可以做好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通的,只要你的学习能力够强,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跨领域不是最大的问题。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觉得前3个月非常重要,前3个月我的两个笔记本全记满了,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小学生,会上很多术语不了解、不懂,我就找人去问,或者去查去看书,这个过程一旦过去之后,后面效率就会提高了。当你对环境了解以后,就可以把你以前擅长的商业能力,可以源源不断的跟当下去做结合,就能进入快速的,良性的循环了。

5

没法适应环境怎么办,适应它

舵舟:你在前3个月,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千峰: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你想想原来很高大上,就会有落差嘛,空降到这里,还不了解什么情况,总得干活儿啊,那就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做什么事儿呢?公司当时有一两个项目,他们参加完会议后,有一大堆名片,我就逐一去联系,印象很深的,就是联系其中一个日本人,他的英文还不太好,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合作点,就是先联系着,介绍一下猎豹有什么,他们有什么,看看怎么合作。这属于最基本的BD工作,我十年干过的,那时候刚毕业到惠普,查黄页扫楼的事儿都做过,只是到了后期做管理了,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做了。此刻就要归零了,基础的事儿,从新学一遍。

还有一个就是不同的语言环境,原来在外企,大家可能还会去打打高尔夫,出去唱唱歌,貌似高大上一点,到这边都没有了。原来我们很讲究着装,我有6套西装,非常正式的领带,后来这几年就不戴领带了,但是衬衫必须有,很注意外表,然后什么场合戴什么表啊,到这边都不需要了。你要改变你的着装方式,得慢慢开始过渡,一开始长袖衬衫,后来就短袖短裤,一旦适应了你就喜欢了,因为人都向往自由的,刚开始出差,我们也算是创业期,出去都住经济型酒店呀,我住了一次就适应了,挺好的,而且还便宜。

6

遇到抵触怎么办?建立信任

舵舟:有没有遇到过抵触?

高千峰:大的抵触没有,但是小的抵触我能意识到,这时沟通能力就非常重要了,你要去分析,他抵触的原因是什么,知道原因后,就非常容易去处理了,很可能就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够解决了。抵触的本质是因为不了解,其实沟通完了以后,是可以做朋友的,有什么事儿说不开呢?我有什么顾虑我直接就讲出来了,建立信任以后,其实工作就好推进了。到了这个环境之后,我很早就开始交朋友,反正我一个人到北京,周末如果不回家的话,就跟大家吃饭、聊天,这个融入过程就很轻松了。

7

如何建立信任:少一点私心

舵舟:那如何获取团队的信任呢,老板和团队?

高千峰:这是一个关键点,既然到了这个环境,那你就要取得老板的信任,首先是把自己的杂念抛开,自己不要有太多的私心,真正去帮助老板解决他的问题,而且超出预期做一些事情,不要计较多做一点少做一点,你要去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你看他需要什么,从业务角度,最需要什么去解决,甚至有的时候,做老板一样,他是可能需要支持者的,当他遇到问题,他也有很多琢磨不定的时候,你能否搜集到有效的决策信息,帮助解决。跟团队建立信任的方式,现在年轻人其实很在乎成长还有快乐,反而薪水,其实大家没那么特别在乎。我会帮助我的团队争取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说猎豹内部演讲的机会。

8

如何建立信任:说到做到

另外一点,为什么我说信任是最重要,因为我在猎豹管理国际团队,印度、韩国、日本,美国的团队都有,欧洲其实是比较难管理的。欧洲人之间的管理模式,非常标准,他们就很北京爷们儿,真性情,就事论事,给多少钱我干多少活。但是我就发现本质上,通过建立信任,后面的东西真的可以迎刃而解。

在建立信任过程中,其实说白了,说到做到非常重要,尤其是处于欧洲文化,哪怕是小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老外特别重视这个。当然,中国的商业环境也越来越重视这个了。比如说我去欧洲的时候,就把中国的这套做法带过去了,一开始不会谈太多的工作,先去谈大家关心的一些东西,多了解他们的需求。因为,欧洲人是强调平等和尊重的,让他们尽力去讲,讲完以后给他以反馈,能帮他解决就尽量帮他解决,这个过程中,起码他觉得被重视了,你尊重我,千万别答应了不当回事儿。

9

建立情感链接和同理心

其实建立信任挺关键的点,包括你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很容易建立这种情感的链接。虽然海外不同的文化,但这几年看下来,我觉得全球所有的团队,大家的心理诉求都一样的,都需要得到认可,只是在表现层面又不一样,比如说印度跟中国比较的像,他们需要认可,需要得到公开的表扬家庭观念特别重。

还有一个词,叫做同理心。“我把我的脚放在你的鞋子里。”相当于我完全站在你的角度,去想你的这个需求,然后用更好的方式满足你的这个需求。最核心的,就是你真的要用心,如果你把这个当作一个手段,一个技能的话,你会不真实,别人也能感知到。无论你是哪里的人,你的真诚对方是能感觉到的,只要感觉到了真诚,是容易建立信任的。

我后来在猎豹工作量很大很累,但是比较开心,因为我原来是外企背景,本来就是了解西方的商业逻辑的,我也了解中国,然后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团队,能够帮助猎豹管理海外团队,我觉得是有价值的,也是我前所未有的尝试。

10

高大上的人空降到新公司的生存密码:接地气

舵舟:刚好我最近认识了一个还蛮大的公司,他们公司某个业务换了一个VP,本来他们那个团队就很强,在业界是知名的,但是他那个打法有点野路子,老板就希望正规化,规范化一点,因为是核心业务,让我们更上一个台阶。结果新人来了以后,新老冲突很大,团队对立,老的很强的团队就散了,而新的团队短时间内,还需要磨合。

高千峰:这种其实挺危险的,如果新团队要做成话,就现在这个状况,需要大老板非常支持他,能够帮助他把事情一点点推上去。因为毕竟新来的,根基站稳不容易。这个过程中,新团队自己就需要很接地气,把自己好的优势和当下的实际业务结合起来,我觉得在中国的公司里面,接地气是非常重要的。

舵舟:什么叫接地气?

如何跟团队建立信任关系,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高千峰:拿我自己做比方,什么叫做接地气,现在我管理的团队人数越来越多了,一些基础的活儿,我就让团队帮我去做了,比如写PPT啊,准备材料啊,见客户啊,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就会觉得心里发虚,离业务越来越远了,不知道一线发生了什么。

你的管理能力虽然在提升,但生存能力在降低,当把你扔到野外以后,你是否还能生存?我有的时候会去想,我再去做基本工作,我还能不能干了?然后我会强制自己定期去动手,做一些基础性的东西,适当做一些,比如偶尔我会跟他们见客户,去了解一线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还能理解行业里的一些变化。

这样的话,第一,你始终保持一个能力,叫“一杆子桶到底”,我指挥监督可以,哪怕万一缺人需要补位的时候,我也可以上。人都没有了,我一个人也可以保证业务的活动,顶多是范围缩小了,我认为这个能力就叫接地气。管理者时常会有危机感,因为你看到的是公司整个的盘子,地下到底在发生什么,不可能所有都能掌握,毕竟精力有限,但是一些关键指标必须要知道,它现在是什么情况,正在怎么变化,为什么这么变化。

以前我们在外企的时候,做久了容易变成Pepole manager,但是,在中国的企业里面,在互联网公司里,管人很重要,但你不能纯把自己变成一个管理者,你还是要对业务本身有所理解,再加上管人才行。如果你不接地气的话,你业务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到时候自然会面对很多挑战,高高在上,不会很长久的。

从外企跨到这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又是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走完以后人会很踏实,在这个行业里,在这个公司里,你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包括沟通、管理,公司战略各个方面,你都经历了,而且你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这样建立起来的自信,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自信还不一样,这个我是特别相信的,不同的人不一样的气质嘛,你真的经历过,这种自信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会有安全感,对于一些事情会自然表达,而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担心这个说得对不对,那个对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