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岁来月往

又重阳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两九相重

故曰“重阳”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重阳节的源头

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九月)农事备收

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

是日也

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吕氏春秋》

可见

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

祭飨天帝、祭祖

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九九重阳

与“久久”同音

有长久长寿之意

同时,秋季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历代诗词中有不少

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从中可以品味到

许多至今仍然盛行的民俗风情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

在重阳日登高望远

秋水长天的景色在脚下铺染开来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茱萸,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它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日,佩茱萸

以辟邪求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

人们都爱在此时品味

菊花酒

抬头可望明月、思乡怀人

低头可赏花对饮、陶醉秋意

别有一番韵味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作为我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人们还在此日祭祖

开展敬老活动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随着时代发展

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

我国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首次明确规定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今日重阳!秋风凉,思念重,尽孝需趁早……

时间不知不觉飞走

在老人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发苍苍,视茫茫,齿晃晃......

我们都会渐渐变老

有些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

我已长大,你还未老

我有能力报答,而你仍然健康

关爱需及时

尽孝要趁早

愿我们能与家中的老人一起

度过骄阳似火

赏遍银装素裹

若有爱的陪伴

一切,都刚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