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的肖像

編者的話:兩年前,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拉扎克陷入貪腐的醜聞。一名在英國留學的馬來西亞學生,為了表達抗議,發起了一項請願,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事情過去後,三位親歷者記述了當時的過程,本文徵得他們的同意,根據他們的記述編譯而成。


首相的肖像

首相的肖像


文 | 楊語


2016年3月9日,莊麗慧在網上發佈請願書的時候,沒想到會引起一場風暴。

那是莊麗慧在英國諾丁漢大學法學系的最後一年,她到國王草地校區考試,科目是令她頭昏腦脹的地產法。在諾丁漢大學的四個校區中,國王草地校區是其中最冷清的一個。有些人在諾丁漢大學讀了幾年書,都沒去過那個校區。

從考場出來,莊麗慧抬頭就看見了一個身穿博士服的亞洲人,肖像邊上一行小字:拿督斯里納吉布·拉扎克,諾丁漢大學校友,馬來西亞首相。

當時,納吉布·拉扎克正深陷醜聞。根據一份洩密文件,《華爾街日報》和《砂拉越報告》2015年7月3日爆料,有一筆數額大約26億令吉(根據2015年匯率,約等於7億美元)分兩輪匯入納吉布的賬戶。第一筆匯款來自英屬維京群島公司Tanore Finance Corp。第二筆大約4200萬令吉的匯款,則來自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1MDB,簡稱一馬公司)的前子公司。一馬公司是一家戰略性開發公司,成立於2008年,由馬來西亞政府全資擁有。

這意味著什麼呢?麗慧說,這意味著,轉到納吉布賬戶裡的是馬來西亞政府的投資基金,是納稅人的錢。

首相的肖像

當地時間2015年8月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民眾組織遊行,要求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辭職。來自視覺中國


一馬公司的醜聞在馬來西亞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在當時,納吉布看起來強大得無法撼動。他是馬來西亞彭亨州四大貴族之一,第二任首相的長子,第三任首相的外甥,馬來西亞第二大金融業集團土著聯昌控股公司領導納西爾的大哥,馬來西亞政壇第一大政黨馬來人統一機構(又譯巫來由人統一組織,以下簡稱巫統)的黨魁。自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以來,巫統一直執政至今——這也被《華爾街日報》歸結為一馬公司醜聞出現的原因之一。2008年,在納吉布接任黨魁和首相的職位時,他連個競爭對手都沒有。

面對質疑,納吉布先是下令馬來西亞總檢察署和警方調查洩密者,同時拒絕回應指控。最先爆料的《砂勞越報告》被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以“破壞國家穩定”為由無限期封鎖。涉及爆料的The Edge日報及週刊被馬來西亞內政部勒令停刊三個月。質疑納吉布的總檢察長阿都幹尼,副首相慕尤丁及鄉區發展部長沙菲宜阿達,不是辭職,就是被開除。

至於那筆政治獻金,納吉布先是聲稱那筆錢是巫統託管在他個人賬戶裡的黨產。後來又改口稱那是來自沙特王室的政治獻金。2016年1月,納吉布新任命的總檢察長阿班迪召開記者會,公佈調查結果,表示納吉布沒有犯下任何刑事罪行或貪汙行為,指示反貪會將這兩宗案件關檔了結。

兩個月後,當莊麗慧在十萬公里外的諾丁漢大學的一棟冷清的建築裡,看到納吉布的肖像和其他知名校友的肖像一起被掛在牆上時,納吉布還穩坐在馬來西亞首相的位置上,看起來穩如泰山。

同身邊的馬來西亞人一樣,麗慧有種無力感。“有時候亞洲人談起腐敗,壓制性的法律和漏洞百出的制度,就好像那是世界上再正常不過的事。”她在推特上說。

似乎沒有人能改變這種現狀,但是,總該做點什麼,來表達抗議。看到這肖像,主意忽然就來了。諾丁漢大學的馬來西亞留學生學生會將在一週後舉辦年會,任何會員都有權力在年會前提交議案,在年會上,這些議案將會被詳細討論,會員們會對議案投票。通過的議案,馬來西亞學生會有義務執行。麗慧想,為什麼不提出一個議案,要求學生會遊說學校,取下肖像?

但是,要保證議案順利進入年會辯論,需要徵集到一百個簽名。她的朋友賈斯丁剛在劍橋聽完凱麗·魯卡瑟·布朗(Clare Rewcastle Brown)關於一馬公司的演講,表示願意一同提出議案,發起請願。

於是,那天下午三點,莊麗慧對著鍵盤一通狂敲,寫出一份請願書,《徵集到一百個簽名,我和賈斯丁就提交議案給馬來西亞學生會進行辯論》。她希望用這份請願書,來表達對首相拒絕回答有關26億令吉的質疑的抗議。

點擊“發佈”的時候,莊麗慧想,這請願能徵集到50個簽名就不錯了。

首相的肖像

納吉布·拉扎克在諾丁漢大學國王校區的肖像。由莊麗慧提供


首相的肖像

請願書截圖



吳佳豫聽到請願的消息時,正坐在自家廚房裡。這是一棟典型的英式小洋樓,離諾丁漢大學主校區的入口只有五分鐘腳程,樓裡幾個房間都住著馬來西亞學生。那天晚上,他給自己做了頓晚飯,吃完飯,正在廚房回味自己的晚餐。

他是當時的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學生會主席。馬來西亞學生會是諾丁漢大學學生會下屬的組織,有將近四百名會員,還有一個由會員選舉出來的九人委員會,其中包括學生會主席。在2015年的學生會年會上,吳佳豫被選為主席。一週後的2016年年會,他們將會選出新的主席。

就在任內的最後時刻,吳佳豫遇到了請願一事。室友拿著手機進來,問他有沒有看到麗慧在臉書組群發的帖子。吳佳豫看了看,沒說什麼。他起身到浴室裡洗澡。洗完澡反應過來,攤上大事了。

他措手不及,滿腦子都是這場請願可能引發的後果。 如果這事引起馬來西亞政府的注意,不知道麗慧和他,還有馬來西亞學生會,會受到什麼影響。

當吳佳豫在自己的房間裡苦惱時,莊麗慧在半英里外皇后醫學中心的計算機室裡。那天晚上10點36分,她就是在這間計算機室發佈的請願書。發佈之前,她問了幾個朋友的意見,得到的回覆是:“哈哈我支持你,但是我覺得對許多學生來說,鼓起勇氣簽名是挺難的事。”她懷疑,除了關係親近的幾個朋友,還有誰會打開請願鏈接看一眼。她把鏈接發到自己的臉書主頁上,發到不同的臉書組群裡,私信給朋友。有的回應很激動,有的什麼也沒回,但是系統顯示“已閱”。不過,她陸續在臉書信息流裡看到自己的請願鏈接。把所有朋友都“騷擾”了一遍後,她點開請願頁面,不停刷新。

那天晚上,麗慧原本準備把鏈接發出去就看課程閱讀的。不過這計劃估計是要泡湯了。一個半小時後,剛到午夜,請願書網頁上的簽名已經超過100個。這完全超出了她的預料。她很興奮。但是興奮隨即因吳佳豫發來的一條消息而變成恐懼,吳佳豫說,馬來西亞駐英高級專員正在四處索要她的聯繫方式和住址。

在英國,這位高級專員是馬來西亞政府的正式代表。


在莊麗慧和吳佳豫有限的記憶裡,上一次這位高級專員給學生打電話,是兩年前。一位馬來西亞留學生,埃薩特·馬薩尼在路上遇到一群8到14歲的英國青少年,手機被搶走了,還捱了14刀。埃薩特也是諾丁漢大學的學生,這起事件就發生在麗慧住的街區。當時,高級專員給埃薩特打來電話,表示關切。

埃薩特說,從那時起,他就知道,如果高級專員找你,那說明你碰上的事真的很嚴重。

兩年後,2016年3月9日晚上,莊麗慧的請願行動才剛開始發酵,埃薩特再次收到高級專員的電話,向他索要麗慧的聯繫方式。那時他已經成了諾丁漢虛擬巫統俱樂部的主席。這是個由巫統英國分部組建的學生組織,幾乎每個大學都有,職責是保護當地的馬來西亞留學生的利益。不過,它的知名度明顯沒有馬來西亞學生會那麼大。在埃薩特給吳佳豫打電話前,佳豫甚至不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

但它確實存在,而且成員們大都反對莊麗慧的請願。納吉布·拉扎克雖說深陷醜聞,但目前無論如何還是巫統的黨魁,馬來西亞的首相。俱樂部的學生要求埃薩特,作為主席,必須反擊莊麗慧的請願。有人甚至認為,這是一起針對首相的陰謀,是莊麗慧和馬來西亞學生會一同策劃的。他們要求,公佈莊麗慧的聯繫方式。

埃薩特反駁了這些質疑。不過,他沒能想起莊麗慧是誰。他們之前在一個聚會上見過一次,但是他對麗慧沒什麼印象。所以,他也沒法提供莊麗慧的聯繫方式。

掛了高級專員的電話,他給吳佳豫打過去。告訴他俱樂部成員和高級專員的態度和要求。 吳佳豫聽起來很鎮定。他已經通知學生會的委員們,在沒有得到他的通知之前,不要就請願發聲。除去這個,他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太突然了,像是一下子炸開。但是,現在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一些手中掌握權力的人在索要莊麗慧的聯繫方式,這對麗慧來說不是什麼好兆頭。

他跟埃薩特聊了聊,決定保護麗慧。此後埃薩特和麗慧建立了聯繫,但是在巫統俱樂部內部,他一直保密,以至於有些成員以為當時麗慧不在英國。

麗慧知道了高級專員的消息,無可避免地開始恐慌。她原先沒想到請願會引起關注。而如今,馬來西亞政府在找她。如果找到了,會對她做什麼呢?會對她在馬來西亞的家人做什麼呢?她在大約凌晨一點時回到家,滿腦子都是對可能到來的災難的想象。她在床上輾轉到凌晨4點才睡著,臨睡前,她在馬來西亞的死黨打電話來興奮地說:你的請願已經有超過五百個簽名了!

埃薩特的夜晚過得相對容易些,但也不輕鬆。凌晨三點,他接到一個從馬來西亞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巫統成員。他用嚴厲的聲音質問埃薩特,你都在做些什麼!你當初的承諾呢!

埃薩特從沒承諾過什麼。幾個月前,2015年12月中旬,他作為新上任的諾丁漢虛擬巫統俱樂部主席受邀回到馬來西亞參加巫統年會,在那裡見到不少馬來西亞政治大佬和新星。他原本是興奮的,但幾乎每個人都會對他強調:

“你能有今天,都要歸功於我們的政府。你應該感恩才是。我們期待你會表現出感激。”

這論調讓他非常惱怒和失望。如果不是他努力學習,怎麼可能拿到大學的錄取通知?總之,那天凌晨,那種惱怒和失望再次出現。埃薩特對電話那頭說,首先,我是個學生,學業第一,政治第二,其次,我明天還要上課。

電話那頭的人更生氣了,怒道,不知感恩!


他們醒來時,馬來西亞已經是下午。這事已經見諸報端。首先登出消息的是新加坡雅虎。曾經和《華爾街日報》一同爆料“一馬公司”醜聞的《砂勞越報告》也發出一條消息。之後是Asian Correspondent的報道,還有《當今大馬》,報道說,在投遞議案的截止日期之前得到了2252個簽名。

這些報道大多把麗慧的姓寫錯了,她有些煩。但是無論如何,簽名人數已經夠了,她按請願書上說的那樣,向馬來西亞學生會投遞了一份正式議案。

現在壓力到了吳佳豫頭上。10日晚上,他同麗慧見面,發現麗慧對眼下的壓力和危險沒有任何應對計劃。說實話,誰能想到這事會發酵得這麼大?

眼下,如果吳佳豫拒絕讓議案進入年會辯論,那麼他自己,作為一個法學生,馬來西亞學生會的主席,將在眾目睽睽之下違反學生會規章。如果他允許議案進入年會辯論,會讓馬來西亞政府感到難堪,甚至可能認為這是一場針對首相和巫統的陰謀,他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事來。學生會中不少成員同馬來西亞政府簽有獎學金合同,接受政府資助。獎學金合同裡有條款,禁止他們參加政治活動。這些獎學金會被取消嗎?他不知道。

吳佳豫去過國王草地校區好多次,從沒注意到那裡還有幅納吉布·拉扎克的肖像。他曾要求麗慧到國王校區給那肖像拍個照。看到照片,他頗為失望,這根本沒法稱為“一幅肖像”,這只是很多人的照片拼成的一幅長卷中的其中一張。如果最後麗慧的議案在年會辯論上通過了,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在保持長幅完整的情況下把納吉布的照片取下來。而且,他也不知道該遊說學校的哪個部門。

他和麗慧在廚房討論這些問題時,室友也都圍了過來。他原來以為他們是政治冷感的人,絕不可能跟請願之類的事情有任何關係。不過幾天前,他以為自己也是如此。現在他在馬來西亞“出名”了,室友們的家長都以為,自己的孩子跟一個危險人物住在了一起,擔憂得很。

那天晚上,佳豫說,學生會不會阻止議案進入年會辯論,但是是否要遊說學校取下肖像,得看會員們的投票結果。

佳豫還說,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把麗慧出賣給高級專員。“我應該保護麗慧和賈斯丁,不管我對學生會是否應該就肖像的事遊說學校持什麼態度。他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提出議案。異議是一回事,但是限制表達,限制別人的權利,是另一回事。”事後,他在事件回憶裡這麼寫自己的想法。


吳佳豫還得想辦法保護學生會的會員。他至少得向外界澄清,這起請願不是學生會發起的,以表明學生會的中立位置,不要讓馬來西亞政府的矛頭對準這些學生,一怒之下取消他們的獎學金,或者別的什麼事。

有這個擔憂的不止是佳豫。薩納爾·阿比丁·桑西,英國及愛爾蘭馬來西亞教育機構(Education Malaysia UK & Eire) 的主管,不停地給佳豫發消息,要求他儘快代表學生會發表聲明。11日,請願發佈的第三天,薩納爾給佳豫打來電話,告訴他,馬來西亞首相辦公室已經看到了請願書和議案的文本,馬來西亞政府就這事聯繫了諾丁漢大學的副校長,而那位四處索要麗慧聯繫方式的高級專員,對事情感到非常不滿。薩納爾暗示,你知道該做些什麼。

英國及愛爾蘭馬來西亞教育機構是馬來西亞教育部下屬的處理在海外留學的馬來西亞籍學生事務的機構,在全球設有分部。薩納爾教授當時正是其倫敦分部的主管。

幾個月前,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學生會在校園裡舉辦一場文化活動。薩納爾教授代表英國及愛爾蘭馬來西亞教育機構出席。那時佳豫對他的印象很好。他記得這位教授是位謙和有禮的人,學識豐富又講理,樂意聽學生說話,甚至陪他們打了會兒羽毛球。佳豫覺得,如果不是職責所在,他是不會插手這件事的。

11號晚上,他召集學生會委員們召開緊急會議。會場裡的氣氛頗為憂慮。委員們擔心,萬一這個議案真的通過了,那會員們的政府獎學金就岌岌可危了。他們還擔心,這個學生會日後會失去政府的資金支持,無法運作。

但他們還是達成了一些共識。這些共識後來都被吳佳豫寫進了學生會的聲明裡。那天晚上,從會場回到家,吳佳豫對著電腦斟詞酌句,足足寫了一個通宵。他先寫了“肖像”的事,他說,那甚至不能被稱為“一幅肖像”,沒有媒體報道的那麼誇張;他還寫道,根據學生會的政策,學生會成員的無黨派活動無需徵求委員會同意;莊麗慧的行為,雖然有政治色彩,但是不涉及黨派;根據學生會的規章制度,這項議案理應即將到來的年會上被討論;作為學生會,無權限制學生的言論自由;對於是否要遊說學校取下肖像,在年會投票結果出來之前,學生會保持中立;最後,他說,希望那些在網上對麗慧進行人身攻擊的人離她遠點。

吳佳豫對這份聲明頗為滿意。他說,作為一個法學學生,謹慎是他的天性,而他的天性在這份聲明裡得到了充分發揮。

給學生會的委員們確認之後,12號下午,吳佳豫發佈了聲明。薩納爾稱讚這份聲明,說它體現出成熟和深思熟慮。佳豫的朋友們發來信息說,他們為他感到驕傲。原本壓在學生會身上的壓力都輕了不少。吳佳豫稍微放鬆一些了。

而在莊麗慧的請願網頁上,簽名數量還在增加,五十個小時內,已經超過了三千個。


埃薩特,作為諾丁漢虛擬巫統俱樂部的主席,他對巫統和馬來西亞的忠誠不斷受到馬來西亞的質疑。電話那頭的語氣越來越嚴厲。他很煩:“我接下這個位置的時候還沒想過得為這種無關緊要的事在凌晨三點被吵醒。”他也不認為,把諾丁漢的事情維持在馬來西亞政府和巫統認為足夠穩定的程度上,是他的職責。畢竟虛擬巫統協會的職責是“維護學生的權益”。

埃薩特對巫統的反應非常失望。他一再向電話那邊解釋,這只是一張照片而已。為一張照片費這麼大勁,太荒謬了。“這些人該再成熟些。”他說。

一個叫Ab Jalil Backer的臉書賬戶在網上發帖,大意說,莊麗慧的家庭竟然能夠負擔她在英國讀書的費用,只有一種可能:灰色收入。他要馬來西亞政部副部長對麗慧和她的家庭採取行動。這些要求當然沒有得到回應,但類似的恐嚇和威脅,已經足夠令麗慧父母擔憂了。他們要求麗慧關閉請願頁面,撤回議案。那是亞洲家長常用的混雜了命令和哀求的“要求”。他們實在太擔心了,那年夏天,他們讓麗慧不要回馬來西亞過暑假,擔心她一到家就會被逮捕。

網絡上攻擊麗慧和她家人的言論不止這一個。麗慧躲在霍爾沃德圖書館三樓的法學區,不知道該怎麼辦。她相信自己做的事合法合理,但是,她也不願意讓家人擔心,甚至承擔可能的危險。

麗慧還在遊移不定時,佳豫給她打來電話,告訴她,學生會將在3月14日晚上召開會議,詳細討論麗慧提出的議案。這個議案引發的關注太大,可能引起的後果也大。在年會上未必能得到充分討論。會員們需要在年會之前,碰個面,交流觀點。

這麼說,這個議案是註定要進入年會辯論的了。麗慧到請願頁面上發佈了一條更新:希望大家用理性和同理性對待那些攻擊和恐嚇,避免不必要的網上罵戰。

首相的肖像

英國諾丁漢大學校園內。來自視覺中國


首相的肖像

霍爾沃德圖書館內景,對面建築為波特蘭樓,諾丁漢大學校學生會所在地。由本文作者拍攝。


堅持讓議案進入年會辯論,吳佳豫自然也承受不少壓力。3月15日晚上,他接到一個電話。號碼是馬來西亞的,對方自稱是馬來西亞特別處的,名叫DSP薩馬爾。馬來西亞特別處則是馬來西亞皇家警察下屬的情報機構。

DSP薩馬爾說,如果佳豫不阻止議案進入年會辯論,就會對他進行犯罪指控。

佳豫心想,你當我是傻的嗎?他說:“抱歉,先生。你能告訴我這些指控罪名會是什麼嗎?根據我的法學知識,我沒有違反任何馬來西亞法律。而且,讓這個議案進入年度大會是委員會決定的。”

DSP薩馬爾說,“我有你們的手機號碼,也有你們的住址。你小心點。” 他指的是麗慧和佳豫,還有他們的另一個朋友。

“好的,先生,那你能把這些電話號碼告訴我嗎?”佳豫反問道。

那人翻找了一會兒,報出一段數字。

佳豫想,那人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我有你家地址。”DSP薩馬爾說。

“好的,先生,我家地址是什麼?”

沉默。

之後DSP薩馬爾忽然笑起來:“你……你不錯。”又用稍微友好點的聲調說:“我知道,我們都希望國家進步。但是,有更好的方式。”

掛了電話後,佳豫同埃薩特聯繫。埃薩特把那個馬來西亞的號碼給了大使館的警官。警官查證,馬來西亞特別處沒有人叫DSP薩馬爾。那應該只是一通恐嚇電話。

警官的回覆讓佳豫稍微放心了一些。但他想起來,還是有些後怕。他查了一下,恐嚇者報出的那段數字,雖然不是完整的電話號碼,卻是準確的。他提到的那些私人信息,後來被莊麗慧發現,公佈在網上的一篇博客裡,十分詳盡。

如果不是從他們的朋友那裡,不可能得到這麼詳細的私人信息。


馬來西亞高級專員沒能得到莊麗慧的聯繫方式。但這似乎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即將召開的學生會年會。他通過薩馬爾教授聯繫上了佳豫。

在電話裡,高級專員首先強調,納吉布首相是個好人,不可能捲入請願書說的那種非法勾當;這場請願玷汙了馬來西亞的名聲,讓馬來西亞形象受損。隨後,他要求參加即將召開的學生會年會。佳豫拒絕了。但高級專員說,無論佳豫是否同意,他都會派一位代表來參加年會。說完電話就掛了。

佳豫的感覺就像被將了一軍。如果高級專員的代表在現場,誰還敢就請願書發表觀點?更不要說投票。誰都不會拿自己的獎學金來冒險。別的議案可能也無法充分討論,進行公平的投票。這樣的話,努力讓議案進入年會辯論,有什麼意義呢?

何況,只允許會員參加年會也是馬來西亞學生會的規定之一。虛擬巫統俱樂部的人也想來參加年會,其他學校的馬來西亞學生也想來參加。都被佳豫拒絕了。學生會有自己的規矩,但他們太小了,未必能守住自己的規矩。

吳佳豫只好向諾丁漢大學的校學生會求助。沒過一會兒,校學生會文化與宗教小組的協調員瑞貝卡發來郵件,郵件裡說,學校有人出面拒絕了高級專員來訪,並且會協調學校的安全部門,幫助會議順利舉辦,“如果你的會員們有任何顧慮,你可以告訴他們,校園保安正在外面守著,保護你們,你們所有人都不必擔心。 ”


在年會辯論的前一夜,吳佳豫在學校裡的奧查德酒店偶遇了諾丁漢大學的前任副校長。作為馬來西亞學生會主席,他受邀同諾丁漢大學負責全球就業的行政人員柯姬拉吃晚飯。巧的是,前任副校長(名字)也在那裡。佳豫被介紹給副校長。聽說他就是馬來西亞學生會主席,前副校長抬起眼睛,好奇地打量佳豫。

這位副校長曾經在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校區被授予終身教職,同馬來西亞特別處的警察打過交道。佳豫發現,對馬來西亞政府可能對學生採取的行為,這位前副校長很清楚。這位先生建議他,多替學生會成員考慮。

“不過……我得說,我們的博物館裡掛著不少爭議人物的肖像,我們就算把它們全取下來,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前副校長說。

“對……但是那些人,當下並不掌握權位。”佳豫答道。

副校長似乎這回答嚇了一跳,略帶讚許地聳聳肩:“倒也是。”

那天晚上的對話就這麼結束了。吳佳豫疲倦地回到家,卻為第二天的年會辯論感到異常興奮。


第二天,3月16日,年會快開始時,諾丁漢大學校園安全部門主管到了會場,旁邊一位似乎是校園保安的長官,他們找到佳豫,簡短打了個招呼,就站到門外。同他們一起到來的還有校學生會的代表。他也站到門外,表示支持。開會前,同樣站在門外的還有學生會委員們,他們仔細打量每一個人,確保沒有非會員入場。馬來西亞學生會有將近四百名會員,但是到場的只有47個。

埃薩特·馬薩尼作為虛擬巫統協會和馬來西亞學生會成員到場了。開會前的那幾天,他接到許多從馬來西亞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人列出了一堆理由,要求他用這些理由說服學生會成員投反對票,他們甚至將麗慧的請願與希特勒政權口中“重複一千遍”的謊言相提並論。埃薩特對那些觀點嗤之以鼻:“可笑”。電話一個接一個,在年會開始之前的那個上午,他一連接到好幾個電話,要求他在電話裡排練演講和反駁。電話那頭強調,保護馬來西亞是他的責任。

莊麗慧也到場了。她的議案被排到最後一個。在那之前是下一屆學生會委員的選舉,以及學生會的年度財政報告。吳佳豫看起來很輕鬆。在議案辯論環節,無論麗慧就哪個議案發言,他總要揶揄一下:“你是在為最後一個議案熱身吧?”

相比這議案之前惹出的麻煩,年會上的辯論真是出奇平淡。埃薩特站出來表示,作為諾丁漢虛擬巫統協會的主席,他有責任質疑麗慧的議案。但他也沒有提出什麼嚴重的質疑,至少沒有使用馬來西亞電話中提出的論點。他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替代方案,比如,寫聯名信給高級專員——那畢竟是馬來西亞政府在英國的代表,來表達關於“一馬公司”醜聞的抗議。

吳佳豫也發表意見,說,如果讓這議案通過的話,說不定還能給學生會增加點活力。他多次保證,不論投票結果如何,學生會都有計劃應對。

最後是投票。這一引發了整整一週爭論的議案被否決了。41票贊成,6票反對。學生們顧慮,通過議案可能會導致目前同政府簽有獎學金合同的學生失去資助,也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獎學金申請。

於是,“肖像事件”就這麼落幕了。麗慧回到家裡,在請願書網頁上發佈最後一篇更新,公佈投票結果。然後,關閉請願。她掃了一眼網頁上的簽名數:5238。

年會結束後的暑假,埃薩特虛擬巫統俱樂部主席的位置上辭職,也從巫統退出。

至於吳佳豫,他對自己在那一週做的事還是頗有成就感的:我們拒絕了馬來西亞駐英高級專員的要求。而且,這次,我想,某個政黨應該知道他們不能為所欲為,尤其是在國外和私人領域。


“肖像”事件發生一年後,吳佳豫和莊麗慧發現,那場請願逐漸成為了一起都市傳說。他們決定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

在由“一馬公司”醜聞引發的種種事件中,這是極為微不足道的一起。但似乎也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

“麗慧的行動,踢開了一扇一直緊關的門。有些變化的跡象出現了。我們的年度大會舉行的那天,伯明翰大學的馬來西亞學生會也召開了他們的年度大會。看起來,麗慧的行動鼓勵了那邊的學生提出自己的議案。

“一年後,一項議案要求UKEC(United Kingdom and Eire Council for Malaysian Students)更多參與無黨派政治活動。我們一幫人,也在努力撰寫一份宣言,旨在促進,保護和鞏固我們的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 ”吳佳豫在自述的後記中寫道。

2018年5月9日,納吉布·拉扎克領導的國民陣線在大選中敗落。馬來西亞成立獨立政府61年後,馬來西亞實現了首次政黨輪替。10月26日,他的“拿督斯里”勳銜以涉及多項控告為由被森美蘭州皇室剝奪。而他自己,也正在經歷貪腐調查,面臨刑事指控。

首相的肖像

當地時間2018年5月8日,馬來西亞彭亨,大選前夕,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在清真寺出席特別禱告。來自視覺


首相的肖像

當地時間2018年5月1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前首相馬哈迪的支持者慶祝大選結果。據馬來西《沙巴日報》(Daily Sabah)消息,馬來西亞國會大選結束,官方點票結果顯示,前首相馬哈迪(Mahathir)帶領的希望聯盟取得112席個簡單多數國會議席,足以籌組政府及勝出大選,並終結了執政國民陣線長達60年的管治。納吉布領導的國民陣線僅獲得76席。來自視覺中國

“現在想想,有些奇怪。僅僅在兩年前,一位學生試圖將這位前首相的肖像從一所離馬來西亞十萬公里遠的外國大學的牆上取下來,能引發這麼多關注和爭論。我說這奇怪,是因為沒想到我們國家的政治氛圍竟然會如此無法預測。在當時,麗慧的行為被認為是不敬且另有企圖的。沒過多久,這事就變得合情合理,甚至,實際上,讓全國的政府職員都察覺到了一絲新的政治時代已到門前的感覺。 ”佳豫寫道。

但他們當時面對的壓力是真實的。英國其他大學的馬來西亞學生會都在觀望。連英國及愛爾蘭馬來西亞法學生聯盟(Malaysian Law Students Un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Eire)都保持沉默。那時佳豫感到很孤獨。吳佳豫回想起來,自己能夠逃過一劫,沒有被秋後算賬,也十分幸運。這或許該歸功於馬來西亞尚存的言論空間。“我們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卻遭受限制。但我們在馬來西亞還是有些言論空間的。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更為強大而殘忍的政府,我們必然會不帶愧疚地走開。”

而肖像依然在諾丁漢大學國王草地校區的樓裡掛著。這事結束後的那個考試季,到那附近考試的馬來西亞學生在考試結束後總要在他的肖像前集體自拍一下,彷彿一個儀式。


—— 完 ——


題圖為當地時間2015年7月8日,馬來西亞布城,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來自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