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秋冬季節的到來,也讓天氣越來越乾燥起來,就連很多“純爺們”,也不得不在北方的乾燥中貼起了面膜,多喝水就更不用說了。而孩子需不需要多喝點水,也開始提上日程,畢竟不管小孩還是家長,70%以上都是水做的。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我們就先來說一說寶寶需不需要喝水,要喝多少水。

1、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是不需要額外再補充任何液體的,包括水。至於原因,是因為寶寶的胃容量較小,如果補水過多,會影響奶量的攝入,容易造成營養失衡,影響生長髮育。

2、6個月以上的孩子適量。說適量是因為要喝的水量確實沒法定量,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孩子會有區別:比如出汗較多的孩子,活動較多的孩子,飲食中含水較充足的孩子……

實際生活中,想要知道寶寶攝入的水分是否充足,其實只需要簡單一招:看尿。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尿液是呈透明狀或是淡黃色的,無明顯刺鼻氣味,一天大概尿6-8次以上。如果寶寶的尿液明顯發黃或是尿量少,則證明寶寶體內已經缺水,就需要及時給孩子喝水了。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下面一個問題:給孩子喝水的時候,要喝什麼樣的水?

純淨水、礦泉水、礦物質水等都沒有必要(用當然也可以,能說明你有錢),白開水就很合適的。另外,傳說中的千滾水(反覆被加熱的水)、隔夜水、陰陽水(把冷水和熱水混合)等不能喝的傳聞都是假的,這些水都可以喝,哪怕反覆加熱100次,也達不到亞硝酸鹽超標的地步。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需要注意的水,是下面3種:

A、未經處理的天然水。其實自來水在出廠時都是消毒過的,燒開就更保險了,而自然界的生水,比如江河湖的水、溪水、泉水、雨雪水,這些水的水質不明,其實是不能保證真的安全的。

B、果汁。這個問題之前就說過了,1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喝果汁,1歲以上也要適量少喝,建議1~3歲最多4盎司一天(117毫升);4-6歲最多4-6盎司一天(117毫升-176毫升);7-18歲最多8盎司一天(234毫升)。其實水果直接吃更好吃,為什麼一定要做成果汁呢?

C、蜂蜜水。3歲以下孩子都不建議吃蜂蜜,因為孩子的器官功能發育不成熟,排毒能力較成人低,小孩子應儘量不選用蜂蜜水。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中國的家長在給孩子喝水的問題上,總是怕做的晚了,但在另一個問題上,卻總怕做的早了,這個問題就是----給孩子吃肉。

很多媽媽都覺得孩子至少要等 8 個月之後才可以吃肉泥,總覺得會不消化,或者認為要等先吃過各種蔬菜水果後才可以吃。

其實只要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就可以吃肉了。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添加輔食的初期,就應該優先保證鐵含量豐富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泥狀食物,比如高鐵米粉、動物肝泥、紅肉泥(豬肉、羊肉、牛肉)。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肉類可以給寶寶補充大量的鐵和蛋白質。富含血紅素鐵的紅肉,例如豬肉、牛肉、羊肉等,這是寶寶鐵的重要來源之一;過晚添加紅肉類食物,容易造成鐵、鋅攝入不足,嚴重者更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而白肉(雞肉、魚肉、蝦肉)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也是補充蛋白質的重要方式。

在逐步嘗試了這些肉類之後,在已知海鮮過敏的情況下,海鮮類(魚、蝦)的肉,也可以在輔食中逐漸添加。建議從白色魚肉開始嘗試,每次只添加一種,第一次添加魚類從小小一勺開始,觀察2-3天。

隨著孩子的成長,肉的形狀狀也可以從肉泥→肉末→小肉丁→小肉片,逐漸過渡。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在給孩子吃肉時,要留意的主要是這一點:“營養都在湯裡”。

其實肉湯、大骨頭湯等不是不可以,但營養遠不及肉本身,可能是由於生活條件的限制,這種說法一直流傳至今。如果寶寶吃的食物普遍營養密度較低,那麼寶寶就有可能導致關鍵營養素的缺乏,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

因此,準備輔食時,應添加肉泥或肉鬆,而不是肉湯。

關於孩子喝水和吃肉的問題,你可能真的做錯了!

好了,這兩個問題就說到這裡,簡單的總結下:給寶寶喝水不宜太早,6個月之後慢慢來,而給寶寶吃肉,添加輔食時就要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