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启动实施第二轮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

本报记者 王冰报道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实施范围为保山、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怒江、临沧8个州市25个边境县市的110个沿边乡镇878个行政村19个沿边农场,覆盖9424个自然村59.4万户235.6万人。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普建辉表示,第二轮“行动计划”计划投资126.1亿元,比上一轮增长近一倍,将重点支持沿边集镇和村寨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开放活边水平。普建辉说:“以距国境线3公里以内的2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9个抵边口岸城镇和18个常住居民抵边小集镇为重点,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对373个抵边行政村、19个边境农场进行巩固提升,对505个非抵边行政村(社区)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建设,到2020年,沿边乡镇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

云南边境线长4060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5。2015年7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第一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以沿边110个乡镇中抵边的373个行政村为范围,兼顾19个边境农场,共投入资金65.6亿元,实施抗震安居、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寨环境整治、劳动者素质提高等6项工程31个子工程项目建设,沿边地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2%下降到2017年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达14.6%,一大批小康示范村、宜居宜业达标村形成了亮丽的国门风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