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職網際網路工作滿意,不料父親患病,是繼續打拚還是回家?

我們中國有句古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相信這兩句詩,大部分網友都能看懂,而後面那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現實情況相信也有不少人遇到過,這樣一句詩會引起很多人的心酸事。近日有網友就在某論壇訴說了自己遇到的一件不幸事,和上面這句話的意境非常相似。

研究生入職互聯網工作滿意,不料父親患病,是繼續打拼還是回家?

這位網友是在北京打拼的互聯網工作者,目前研究生畢業一年,在北京一家不錯的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領導比較器重,團隊氛圍好,並且自己也比較喜歡產品這個工作,喜歡北京這座城市,有衝勁,想著靠自己以後能在北京生活。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的父親卻被查處肝癌中期,此刻是應該回家近的省會工作還是繼續在北京打拼節假日回家陪陪父母?看來樓主一直在糾結這個事情,實在沒有注意了,才來到論壇吐槽。

研究生入職互聯網工作滿意,不料父親患病,是繼續打拼還是回家?

對於樓主提出的現實問題,有不少網友都發表了中肯的建議,下面是一部分網友的觀點:樓主還是先回家吧,你的人生還很長,以後還有很多機會。這樣的情況必須回家,工作什麼時候都可以,父母可只有一個;回吧,子欲養而親不待,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大不了重頭再來,父親還能陪你幾年?工作能有家庭重要,你想你老了以後生病了,兒女還在北京上班不搭理你,你什麼感受?還有網友建議樓主既然是在北京工作,可以把自己的父親接到北京治療,畢竟北京的醫療水平總體還是高一些的。

研究生入職互聯網工作滿意,不料父親患病,是繼續打拼還是回家?

隨後樓主也進行了回覆,原來現階段父親的情況只能保守治療,兩個月去一次醫院做微創手術,如果到北京的話太遠舟車勞頓,來過兩次爸媽就不願意再來了。看來樓主也為自己父親的病患想了一些辦法,但是無奈的是父母可能也是覺得在北京太不方便而且花銷太高,所以沒有選擇繼續在北京治療,而這樣也正是樓主現在糾結的點之一,如果父母繼續選擇留在北京,那麼自己就可以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產品經理的工作,但是父母回老家,她也只能放棄自己的工作。

研究生入職互聯網工作滿意,不料父親患病,是繼續打拼還是回家?

其實在小編看來,每個人一生中唯一不可再生的資源就是時間,一個人與雙親及後代的相處時間是彼此存在時間的交集,所以相對於自己的時間是更加稀缺的資源。如果自信無論在任何時間離開現在的工作,都還有足夠的把握獲取到同樣乃至更高層面的工作,那麼對你來說,工作的稀缺性並不高,你隨時都可以迴歸,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並不會為你停留,如果你沒有自信能夠把握自己的工作,選擇在兩個選擇之間妥協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但別忘記自己並非不可替代的事實,不被其他人取代只是時間和機遇的偶然。人生的路還是要去自己選擇,也祝你和你的家人都能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