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口授遺囑後,爲何指明要葬在慈湖?

蔣介石一生喜愛他的家鄉,他前後三次下野,都跑到家鄉躲起來,在山環水抱的故里盤算東山再起。蔣介石在敗逃臺灣時,與蔣經國一起曾登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半晌無語,心中充滿了無限留戀。而現在,他死在臺灣,柩浮厝,可謂死而有憾。

蔣介石口授遺囑後,為何指明要葬在慈湖?

慈湖

本文摘自《歷史為誰“變臉”》,作者:張秀楓,遠方出版社,2009年8月。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949年12月31日,在臺灣中部秀麗的日月潭畔,古木掩映的涵碧樓中,剛從大陸敗逃來臺的蔣介石與兒子蔣經國正在登樓眺望。但此刻蔣介石無意于山水之間,而是在思考到臺灣後怎樣收拾殘局。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宣佈,他在臺灣恢復“中華民國總統”的職務。蔣介石復職後的迫切任務,便是安定內部,在新的人事安排中,蔣介石確立了一條原則,那就是確保蔣經國的地位穩固、順利遷升。依照這一原則,蔣介石任命陳誠擔任“行政院長”,吳國楨為臺灣省主席。三軍高級領導人也同時易人。

一切任命完畢後,蔣介石給蔣經國留下的位置是“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一職,這一官銜雖然不高,但他交給兒子的權力卻超越三軍統帥,即負責“監督籌劃情報業務,對大陸游擊活動的派遣和指揮”。其後又在“總統府”裡設了一個“機要室資料組”,也讓蔣經國負責,“舉凡一切黨政特務機構,統歸其管轄、指揮”。這樣一來,逃到臺灣的一大批國民黨元老如何應欽、閻錫山、陳果夫、陳立夫、顧祝同、白崇禧等紛紛遭到貶逐,臺灣又成了蔣家的天下。

新的人事安排大體就緒後,蔣介石騰出手來,整頓社會秩序。為了防止共產黨的滲透,他提出“保密防諜”的口號。在此口號下,出動大批警察、憲兵、特務、軍隊,開始了大逮捕、大屠殺。只要行動可疑,經人檢舉,一概列入危險分子,格殺勿論。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相繼解放了海南島和舟山群島,這等於割斷了臺灣的手足。解放軍的下一步,必將是渡海解放臺灣,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既定方針。在這種情況下,臺灣又一次陷入混亂。為了“保衛大臺灣”,蔣介石下令,沿海加建碉堡防禦工事,組織防空演習,組織訓練民眾,整個臺灣島上,鬧得沸沸揚揚,雞犬不寧。

1950年6月25日,蔣介石正吃早飯,蔣經國十分欣喜地進來向他報告,朝鮮戰爭爆發。蔣介石一聽,高興得眼淚直流。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於形勢的變化,放棄了武力解放臺灣的計劃。蔣介石避免了滅頂之災,在惶惶不可終日中度過了危機。

處心積慮鞏固蔣氏王朝

蔣介石在臺灣站穩腳跟後,一心要把權力傳給兒子蔣經國,特別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願望愈是迫切。還在1950年時,蔣介石就宣佈改組國民黨方案,決定成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由16名委員組成,40歲的蔣經國躋身其中,為眾所矚目。

但蔣介石知道,蔣經國年紀輕,閱歷尚淺,因此,一些重要的部門,仍讓一些有能力、可信賴的老一輩人物幫助治理,但對一些不服蔣經國,與蔣經國有隙的人物,蔣介石則堅決除掉。1952年,蔣經國與臺灣省主席吳國楨發生矛盾。蔣介石知道後,"愛子之心,勝於愛民",堅決站在兒子一邊。他甚至派人將吳國楨小汽車的輪子擰鬆,蓄意謀殺吳國楨。吳一怒而遠走美國。結果,蔣介石為兒子除掉了一個勁敵。

不久,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因反對蔣經國在部隊設立政工制度,孫蔣矛盾激化。在衝突中,蔣介石再次偏袒兒子,於1954年6月,先撤掉孫立人陸軍總司令之職,再借其部下“兵諫”之事,提出“孫立人兵變案”,將孫立人軟禁,這樣,為蔣經國掃除了又一個強硬的政敵,為蔣經國的順利升遷掃清了道路。

 蔣經國的勢力一天天膨脹,逐漸控制了島上各個部門的實際權力。其後,在蔣介石的暗箱操縱下,蔣經國如願以償地登上了“行政院院長”的寶座。蔣介石在一心栽培兒子經國的同時,為了鞏固國民黨殘餘政權的統治,搞所謂的“反攻復國”,在臺灣發展經濟方面也下了些功夫,搞了一些令人矚目的重要工程,如石門水庫、臺中港、石油化學工業建設、南北高速公路、高雄大鋼廠等。一系列加快經濟建設的措施為臺灣經濟的起飛起到了一定作用,蔣介石的臉上也露出了少有的微笑。

為什麼要葬在慈湖

20世紀70年代,蔣介石心頭又開始聚集起重重烏雲。1970年10月,加拿大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斷交;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1972年9月25日,日本國總理大臣田中角榮訪華……一個個打擊接踵而至,一個個壞消息聯袂而來,蔣介石吃不安、寢不寧,不由驚呼:"這世道變了!"

國際關係上所出現的一系列風雲變幻,一下子擊倒了這位86歲的老人,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一天不如一天。

還在1972年3月,蔣介石就做了前列腺手術,並由此轉為慢性前列腺炎。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院長的第二個月,即1972年7月,蔣介石先患感冒,而後引起肺炎,於是進入榮民總醫院,從此,蔣介石的健康便一蹶不振。

1975年1月9日,蔣介石在睡眠中發生心肌缺氧症,雖經搶救轉危為安,但由於肺炎未愈,不時發燒。3月29日,蔣介石病情轉危,他高燒不退,已不能起床,他自知年事已高,多病併發,不可能治癒了。於是,他讓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秦孝儀拿來筆和紙。他口授遺囑,讓秦孝儀記錄,後由宋美齡、嚴家淦、蔣經國等簽字。

蔣介石口授完遺囑,喘了一會兒氣,又說:“我死後,將靈柩暫厝慈湖,那兒風景好,很像我們奉化老家。”說到這裡,蔣介石閉上眼睛,再也不說話了。大家知道,此時此刻,蔣介石是在強烈地思念自己的家鄉--奉化溪口,那古木參天、危崖聳立的武嶺,那流水旋洄、游魚可數的剡溪……

蔣介石一生喜愛他的家鄉,他前後三次下野,都跑到家鄉躲起來,在山環水抱的故里盤算東山再起。蔣介石在敗逃臺灣時,與蔣經國一起曾登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半晌無語,心中充滿了無限留戀。而現在,他死在臺灣,柩浮厝,可謂死而有憾。

4月5日晚11時50分,蔣介石在宋美齡與蔣經國的哭泣聲中溘然長逝,終年89歲。蔣介石死後兩小時,臺灣政府新聞局發佈死亡公報,明令從4月6日起歷時1月為“國喪”期。4月9日,蔣介石遺體停在國父紀念館,供民眾瞻仰遺容。數日內,約有250萬人進行了瞻吊。16日8時5分,進行追悼和安厝儀式,蔣介石遺體身著長袍馬褂,上面覆蓋著青天白日旗。儀式後,依照蔣生前的囑咐,其靈柩移厝距離臺北市60公里處的大溪鎮福安裡村“慈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