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野人山淘金記一:初入淘金場

緬甸,一個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石油,有色金屬,木材,寶石,翡翠),加上國家的落後,政局的動盪,民地武常年的割據,使得一大批國內的冒險家都希望能夠在緬甸掠奪更多的資源。很多人初入緬甸接觸的並不一定是淘金,最早邊境上的人民大多靠木材發家,繼而淘金,發展博彩業。這個咱們慢慢說。

早年跟隨家人在邊境一帶生活,當年翡翠市場一片火爆,於是想去翡翠礦區參觀參觀,無奈礦區對於外國人來說屬於禁區,無法進入,只有在緬甸當地比較大的頭目的帶領下才能去,恰好一個叔輩在緬甸比較有實力,也有興趣在礦區批一塊地,於是相約前往考察,結果陰差陽錯,發現了礦區有著大量的沙金,於是萌發了在緬甸淘金的心思。

翡翠礦區叫帕敢。當時帕敢地區有政府軍,也有地方武裝,政府軍地盤是嚴查外國人,而地方武裝則歡迎外國人開發,已增加他們的財政收入。後來戰爭爆發,地方武裝已撤離。這是後話。

緬甸野人山淘金記一:初入淘金場

四缸機+抽砂泵

考察結束後回到國內,憑著對黃金的嚮往,四處動員親朋好友參與進來,由於當時熊哥年少,家人沒有允許我去,而是帶上我表哥深入礦區開展工作。初入緬甸,對於當地的人文氣候環境不熟悉,對淘金也是一竅不通。於是選擇使用抽砂泵來試試深淺。沒曾想,緬甸的雨季是那麼的恐怖,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上都在抽水,效果很差,常常抽水8小時,幹活一小時又要抽,隨著坑越來越深,積水越來越多,顯然這個方法和這個季節已然是不適合再堅持下去。工作沒幾天,緬甸遭受了強熱帶風暴,造成了大量的災民和瘟疫,為了安全起見,被迫撤回國內,一應設備全部丟在礦區,以後也再沒有回去過,第一次淘金歷時不足一個月,宣告失敗。

緬甸野人山淘金記一:初入淘金場

第一次收穫,2克多

第一次的工作總結:

抽砂泵的好處:費用低,回收率高

壞處:佔用人工過多,需要很多工人清理石頭。對操作機械的工人技術要求高(油門 大小,沖水工人)都直接影響回收率。效率低,一天挖不了多少方量。

抽砂泵是緬甸本地居民常用的一種淘金方式,大多采用提成的方式來工作,每天結算,畢竟黃金本身就是硬通貨嘛,那裡的居民基本上都會淘金,小孩沒事幹都在河裡拿個洗金盆在那裡洗,到處的商鋪都直接收購,根據黃金的純度來支付現金,最後又統一拿到密支那提純銷售。

黃金純度基本上每個地區都不一樣,基本上收金的店鋪都會按地方上的平均值來計算,不會每次都測純度的。緬甸的計量說xx架,一架=16.7克

緬甸野人山淘金記一:初入淘金場

緬甸兵哥哥工資很低,常常到處去商店或者工地要點零用錢

這次的失敗為以後的淘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於設備的改進,現場的管理,緬甸的風土人情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對黃金的渴望越來越大,積極備戰,準備開進野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