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突然如釋重負。一直搞不清愛情與前途的孰重孰輕,有些感悟。有兩句話直入心扉,不得不寫下:“一個人若不願自力更生,很難抬得起頭來。”“美麗敏感的一心已死,借屍還魂的是一個事故、庸俗、生活富泰的名教授的妻子。終於,惠顏說“她總算生活得很好。”卓羚反問“那叫作生活嗎?一點靈性也無。””

若女人看了,便憐憫起自己,對於未來,總是期盼而茫然,作為女人,多少想要是有人支撐,不必太過辛苦,好吃好穿好耍,委身於一個男人,亦一輩子衣食無憂。然卻無這般好命,更無此番姿色,只等安安分分的作自己,生活便這般訓導。

《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很多時候在想,若一個女人靠男人生活,多少是沒有自己的。吃了人家的口短,拿了人家的手短,欠得債總需償還,或以青春,或以生命,或以信仰。更何況,世上多得是女人想要覓上個金龜婿,就算一切屬於同一條起跑線上,中獎的概率還是如同早上出門低頭就揀上一塊鑽石手錶,還不如將希望投注到自己身上,好好奮鬥,亦幸福更近。

若愛情與前途中選擇,又該如何?女人總是水作的,大抵可以死心塌地的選擇前者,好好生活和幸福生活距離是很遠的,若作一行屍走肉,再輝煌也心中種種痛楚難忍。可是男人,卻往往不易看到這番掙扎,安享女人之好,認為嫻熟美德自應遵守,天經地義,這個社會一直不公平,不得不承認。

《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漸漸經歷了世態人情的冷暖百態,再回過頭來讀亦舒,方覺出她平實文字下的犀利與理性,她的筆下,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簡簡單單的三言兩語,卻鞭撻得入木三分。薄薄的一本書,卻如青橄欖般經得起反覆回味。比瓊瑤那類“你是風兒我是沙”的極度纏綿悱惻更能打動我心了。

瓊瑤和亦舒,她們的作品風格迥異。如果說瓊瑤是讓讀者陷進對愛情的虛無飄渺的美夢中,那麼亦舒則是讓讀者從美夢中醒來。讀瓊瑤會令人對愛情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而讀亦舒卻會令人對愛情不敢再寄予太多的幻想。一個太痴迷一個太清醒,十萬八千里。

《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亦舒的小說大抵如此,都是會寫些獨立的女子,而這本《如果牆會說話》更是如此,但什麼才叫獨立呢? 要明白,獨立不等於獨身!書裡的三代獨立女子都是獨身,而選擇了婚姻的人又被她們評價為沒有靈性,那像是活著,這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獨立的女子就要獨身,誰都不依靠,尤其是不能依靠男人!總覺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我們是強調女子要獨立,但獨立並不意味著誰都不去依靠,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怎麼能不去依靠別人,又怎能不被別人依靠?書中寫的都是些理想化的事,一切順順利利的,而在生活中,誰沒生過病、誰沒有過突發事件?在這時,一個人是無法支撐的!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像親人那樣日日相陪的,這時,我們總是需要個人在身邊的!

《如果牆會說話》:亦舒,女人獨立,並不意味著必須單身

我想,女子的獨立應該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目標。生活中,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又會去照顧別人,需要的時候,也會有人來照顧。

這樣的獨立,才是現實又溫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