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潤產業集團」瘋狂捲款數十億 揭開融和貸和妥妥當P2P面紗

“長潤產業集團”。

號稱企業有數十家,涵蓋汽車銷售與維修、土地、廠房、支付牌照等不同產業。

當長潤集團的最後一張底牌揭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笑了。

核心還是“吸新還舊”融和貸、妥妥當P2P平臺。

一場持續兩年的“吸新還舊”遊戲

據合肥警方透露,融和貸、妥妥當因平臺資金鍊斷裂,實際控制人張某成,於2017年12月12日被投資群眾扭送至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正在依法開展調查。

經偵查,張某成等人依託融和貸、妥妥當P2P平臺,對外宣傳兩個平臺具備深厚背景,以虛假標的與較高利息回報為誘餌,利用其本人掌握的銀行賬戶作為借款人賬戶形成資金池,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鉅額資金用以吸新還舊,以及償還個人欠款。

案發後,包河公安分局高度重視本案,迅速成立專案組進行案件偵破工作,先後對以張某成為首的十六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同時積極追贓挽損,查封凍結一批涉案資產。

張某成,49歲,合肥本地人。自2010年起,他先後註冊成立了合肥長潤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安徽福池保理有限公司等數十家“長潤”系公司,對外統一宣稱為長潤集團。

2015年以來,張某成先後通過股權變更掌握安徽鼎冠金融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合肥安易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隨後,他以這兩家公司的名義推出融和貸、妥妥當P2P平臺,依靠PS的車標、房標以及其所控制的長潤集團子公司互開的虛假承兌匯票為平臺標的物,以高額收益為誘餌,持續採用吸收新用戶資金,用於兌付老用戶本金及收益等方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網銀,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大量吸收資金。

該案涉及的集資參與人遍佈全國,截至案發,已累計吸收資金近30億元,而未兌付集資參與人的本金數額達3億餘元。

“長潤產業集團”瘋狂捲款數十億 揭開融和貸和妥妥當P2P面紗

在接受某次專訪時,張某成曾如此表態。看起來,確實很感人。

謊言堆砌的“產業帝國”

在融和貸、妥妥當兩個平臺資金鍊斷裂時,平臺註冊用戶120餘萬個,真實投資用戶近6萬個。如此數量巨大的用戶意味著需要鉅額的資金流水。為了維持平臺的運轉,平臺需要吸引更多的集資參與人繼續投入資金。

為了招來更多的集資參與人,張某成精心炮製了一個“長潤產業集團”的假象。在妥妥當平臺運營中,借款人主要系張某成控制的所謂的“長潤集團”企業,在對借款企業宣傳中,“長潤集團”企業有數十家,涵蓋汽車銷售與維修、土地、廠房、支付牌照等不同產業。但警方調查顯示,所謂的“長潤集團”基本上均為空殼公司,沒有實際經營,根本不具備盈利項。

這數十家沒有實際經營的企業,其中大部分也是為了對外虛假宣傳而設立,其中,張某成居然對外聲稱“長潤集團”總部的土地和辦公用房價值數億元。
除了把內部交易當成旗下公司收益對外宣傳外,張某成還採取一些更隱蔽的手段宣傳其本人實力。他聲稱自己在淮南市有一塊76畝的住宅用地,價值幾個億。而警方通過調查發現,這塊地系其他公司所有,與張某成沒有任何關係。張某成雖與該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但僅僅支付了幾百萬元的定金。他在不具有該塊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對外宣傳已經擁有了這塊住宅用地,大肆炒作集團實力。


據悉,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加快案件偵辦進度,全力以赴開展追贓挽損工作,最大限度挽回集資參與人的損失。

警方呼籲所有集資參與人通過理性合法的途徑表達訴求,不信謠、不傳謠、不受蠱惑,不組織、參與各類非法活動。

本案現已移送起訴,但追贓挽損工作仍在進一步開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