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位行業領袖:我們眼中的北京安博會

17 位行业领袖:我们眼中的北京安博会

“沒什麼變化。”

這是今年眾多與會者參加北京安博會最直觀的感受。

相比於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在安博會上集中爆發,2018年的北京安博會似乎並沒有大的新概念出現。

不少人談到,這是一個遍地人臉識別閘機的年代,AI已不再成珍惜物種,去年的陳詞濫調飽經一年時間的洗禮還是原初的味道。

他們推斷,甚至未來三到五年內,AI也或將長期成為安博會的主旋律。

最離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築素材也許就是一個個庸常而枯燥的努力。也許在企業經營者眼中,固化背後,無數微觀層面的技術與產品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聲音,每個展會都有自己的差異。也許技術落地本就不是滂沱大雨傾注而下而是涓涓溪水悠遠長流。

本次安博會與去年有哪些不同,管理者們有著哪些獨特的體會?雷鋒網與17位企業高管聊了聊。

而這些,多是與會者們無法看到的。

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不要被幻相擾亂

安防市場增長得很快,但卻是一個“小”市場。

一方面市場容量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不然,千億(銷售額)級別的公司早就出現了。房地產市場很大,通訊市場也很大,所以在這些行業能夠培育出一些大公司。6000多億美元的手機市場是真的很大,才能有蘋果、三星等公司出現。大家以為傳統安防業務市場很大,所以加大投入。潮起潮落,最後發現想象與現實差距很大,有些就選擇退出了。

安防市場的“小”體現在這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市場,用戶不集中,應用很分散,產品也很分散,客戶的定製化很多,建立一個從滿足客戶碎片化需求的開發響應、到快速交付能力的建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

一個產業的發展也有自己的生態和規律,不是光砸錢就能把事做好。需要資金,也需要時間,需要人才積累,需要團隊文化的沉澱。急火煮出夾生飯,小火才能煲好湯。

大華股份總裁李柯:產品與銷售思維需進化

這次安博會上,大家基本上都在圍繞AI、大數據、雲計算、IoT等技術展示自身的理解,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大家對這個市場的理解已經出現了差異化的認知。

我在一年前就提到,傳統安防市場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這個變化一方面是技術的驅動,另一方面也是行業業務轉型的驅動。

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不再是原來安防產業所經歷的模擬到數字,標清到高清這樣的升級變化,而是產業邊界的模糊與外延的擴大。

這就對每個廠家都提出了巨大挑戰,不管是傳統的安防產業還是新進入的獨角獸企業,也包括關注這個產業已久的ICT互聯網巨頭,解決方案不再是產品的組合,而是需要理解客戶的業務場景,銷售模式也不再是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

今年安博會上,大華也推出了HOC城市之心的戰略,在智慧城市的頂層規劃和深化設計等上面都發生了巨大改變,這是2017深圳安博會上看不到的。

所以說能力的邊界不一樣了,不僅僅是產品的升級換代,能力的挑戰除了圍繞“從客戶需求來,到客戶成功去”提供端到端的綜合解決方案,還需要有管理商業模式的能力,集成交付的能力,甚至商業諮詢的能力等等。

也許這個時間大家對行業的洞察一定會產生差異,因為這次是行業價值發生了轉移。對於大華來講我們就是要做好自身的戰略取捨,堅定不移的提升自身在幾個方面的能力,同時真正以全生態的理念去擁抱行業的變遷才能走的更遠。

宇視總裁張鵬國:不被AI花式忽悠,深度實踐產品和工程

AI技術當前的主要矛盾,是業界的營銷能力和PPT水準,遠遠領先於客戶的真實需求和實戰準備。AI算是當紅炸子雞,但人臉只是前菜,算法還有很多發展空間。算法落地難、實戰差,工程化是今後要解決的問題。

地區性的軟件開發商ISV、系統集成商SI和工程商的生存週期、生存空間和重要性再度被放大,那些有強大交付能力的公司,一定會找到用AI技術改造客戶業務系統和管理系統的最好方案,並走到業務轉型和基業長青的絕美拐點。

對於產品和工程化的深度理解和實踐,是一個國家在人工智能科技發展進程中的精神氣質。在人工智能時代,能不被AI花式忽悠,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和跨越式發展,最理性最有未來。

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總裁石冀琳:行業應擰成一股繩

首先我談談華為安防的變化。

這次安博會上,我們將華為全新AI技術與華為安防產品相結合,推出了基於AI芯片的“五星”系列“軟件定義攝像機”,提出了“一片雲海”智能視頻雲建設理念;此外,華為還面向行業首次發佈了iCAN智能指數評價體系。

這些相比於以往,都是行業內的創新。

在這次安博會上,可以發現安防領域的AI已經從概念階段步入實踐階段了,到每個展臺都能體會到大家關於AI的理念和產品。

我們認為當前業界普遍處於“L1-初級智能階段”,在智能這條路上,我們行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另一方面最大的感受還是這個產業的繁榮。

小到元器件,大到分析平臺,從大熱的AI算法到智能應用,端到端繁榮蓬勃的產業鏈,都在預示著未來的發展前景。如果可以擰成一股繩,發揮所長,共同構建面向各行業、各領域的最佳解決方案,那必然可以給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也能讓產業在“雲+AI”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高新興總裁候玉清:深入小公司,關注微創新

一般來說,參加安博會,我更關注小公司,關注他們在某個組件上的微小創新。

這些創新也許是別人看不到的,但一定是市場所需要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是自己的競爭力和差異化。

而就高新興而言,今年安博會與去年安博會相比,在物聯網領域從頂層設計到交付到運營已經跨出去很大一步,專業的觀眾可以看到,高新興的產品到應用已經開始全面物聯網化。

佳都科技副總裁顧友良:軟件定義一切

我認為,今年北京安博會和去年的深圳安博會相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去年的趨勢是高清視頻+AI,今年我觀察到大趨勢是AI+應用,而且廠商展示出來的硬件越來越少,平臺展示的可視化數據越來越多,數據越來越開放,大家更注重技術轉化為產業落地。

就佳都科技而言,今年,我們也正式推出了視頻雲+大數據應用平臺。

回到北京安博會上,我感受最深的有兩點:

一、“軟件定義一切”,未來的行業發展一定是數據為導向,圍繞數據的軟件應用定義未來。

二、越來越多的企業更注重自己產業生態圈的建設,行業和市場不存在一家獨大,要開放生態,上下游之間的動。

同時,我認為,未來可以更多關注數據安全和監控安全。

天地偉業 CTO 薛超:新面孔為行業帶來生機和危機

今年我發現各大廠商把去年的AI口號逐漸落地,開始向實踐領域深耕,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應用,讓人耳目一新。其次,一些新面孔的加入,也為行業帶來生機和危機。

天地偉業今年繼續在“超星光攝像機”上升級拓展,推出了超星光4.0,並且把超星光技術應用在人臉識別、智能警戒等技術上,真正把AI落地在實戰當中。

就安博會現場來看,今年安博會相較以往,雖然人流量見小,但觀眾變得更專業。觀眾對各廠家主推的產品都有一定的瞭解基礎。

其次,大安防時代來臨,安防行業完全告別視頻監控的狹義定義,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的加入更是錦上添花,相信這些為安防賦能的角色,也會給安防產業帶來變革。

地平線CEO餘凱:如何尋求差異化需深思

AI在安防行業的應用從前兩年的星星點點到今年的遍地開花,已經成了行業共識。

我也看到地平線幾年前所預判的AI在安防的落地核心不僅僅是算法,更多的是芯片處理器,這一點已經在北京安博會上得到了論證。

這地平線是第一次參展安博會,我們展出了最新的AI芯片產品——基於地平線BPU2.0處理器架構(伯努利架構)的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等多個產品,以及基於芯片的十多種針對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

地平線一直認為行業趨勢是人工智能計算從服務器後臺往前端設備遷移,今年這個勢頭已經初露端倪,估計很快就會成為行業內的共識。

同時,各家的產品解決方案同質化嚴重,每一家都是人臉抓拍,功能沒多大區別,產業發展怎麼找到細分領域中差異化發展機會,是每個企業目前面臨的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地平線想在生態中做賦能者的角色,給合作伙伴提供武器彈藥,讓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攻城掠地。我們還是要打造高效的算法加芯片的解決方案,打造開放的平臺,去使得集成商與設備OEM能夠快速落地應用,自己不會碰集成商的生意,守住自己的邊界。

曠視科技副總裁陳雪松:全維AI已至

去年深圳安博會與今年北京安博會相比,差別巨大。

去年各大廠商都著眼於H.265和AI,試圖用AI幫助傳統視頻升級;今年大家不只是簡單關注傳統視頻,而是都專注於AI。

從曠視今年的展位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些變化,比如展出了曠視敏觀超感知智能相機系列、基於B3單芯片視頻分析盒演示的16路視頻解析等技術等等。

可以說,今年是曠視全面擁抱安防行業升級的一年。

從參展商的角度來看,各家廠商已經接收到了全維AI的概念,大家都開始理解、認知並且積極主動的推動前端(終端)、雲端和邊端智能,並且身體力行投入到實踐當中,因而也使行業中出現了愈發多的形態各異的智能產品。

從觀眾的角度看,大家更加專業了,對新生產品的理解和認知更多了。如果說去年是“在看”,那麼今年則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商湯科技副總裁楊帆:城市級場景是未來趨勢

商湯此次參展,希望呈現的是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視覺中樞”。目前,商湯已經率先真正把萬路以上的視頻分析系統做起來,無論複雜度還是規模都是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的,這些在展會上很難看出來。

我相信未來超大規模、綜合性城市級分析場景,一定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方向。

今年安博會我們展出的是,從基礎設施,到城市級視覺開放平臺,到應用,到終端及邊緣側的產品矩陣。以及全新的解決方案組件平臺,用於公共空間等場景。

此外,我也認為整個行業在更加豐富的體系下,會更加強調專業性,差異化以及生態合作,未來不同類型的廠商之間的協同將更加重要,開放會成為市場的主旋律。

雲天勵飛CEO陳寧: 停止一味的思考,去做

今年的安博會上,AI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全館的參展商都在展示各自的AI能力,這個對我觸動最大。安防作為AI技術的領跑區域,將為我們利用AI進一步打造、升級智慧城市、零售、金融等行業提供非常寶貴的經驗。

AI作為一種工具,去賦能百業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常講,在這樣的時代中,要“停止一味的思考,去做”,任何一項技術,什麼時間做、從哪種角度切入、在什麼樣的平臺上做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做一件事要等到技術完全成熟時才能行動。

我們最早提出的利用全棧式業務能力架構進行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方式正在被迅速複製和推廣。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推出自己的AI芯片,算力邊緣化越來越得到認可,更多的視覺應用在前端完成。也有越來越多AI公司從純軟的算法向硬件前端去延伸,人工智能技術本質上是對物理世界的信息化解構,與硬件終端的協同作用是必然的發展路徑。

依圖科技業務發展副總裁羅憶:AI去偽存真已開始

2018年是人工智能發展速度非常快的一年,今年貫穿依圖的是六個字“新安防 真智能”。

所謂“新安防”,新在依圖的人臉識別已經進入3.0數據智能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即數據不再是10億級,而是達到了千億級的水平,八千萬的動態布控,一萬路攝像頭實時歸檔,日均一億張人臉自動更新,一年數據一秒處理返回,都成為現實。

從目前的安防市場來看,AI已經成為了消費的主場,很多廠商都在說、在做AI安防,而真正的“真智能”卻少之又少。

我們認為的“真智能”有三真:“算法真”,有自主的算法並且算法能夠根據實戰不斷迭代升級;“應用真”,技術能夠應用在場景並且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效果真”,技術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還能夠大幅提高生產力甚至改變生產關係。

本次安博會最大的感受是全場充斥著AI,每家廠商展出的內容、在講的內容也都大量的雷同,大家都在講大數據、結構化、攝像頭、機器人等,也有炒一兩年前同樣的東西拿來反覆在說的,AI看似已經成為了輿論場的消費品。

其次,今年雲廠商、芯片廠商大範圍地進入市場,這也說明了數據和算力已經成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實我們行業內有句話,叫做安防行業不性感,因為安防相對於互聯網行業,確實比較苦,比較累,但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其實整個安防行業是AI、雲計算、芯片等尖端技術的最佳試煉場,是站在時代發展的最前沿的。

雲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克服渠道壁壘沒有捷徑可走

去年雲從主要展出產品和系統,今年主要聚焦方案和平臺。

在今年的安博會上,我也看到人工智能公司的產品、方案落地速度越來越快了,各大公司總有一個很顯眼的地方展示自己落地項目,還通常裝不下。

在我看來,AI行業歷經萌芽、野蠻生長到如今的趨穩階段。越來越多的公司都會聚集在部分相同的行業,因此誰能夠更早、更快、更好的運用新技術解決傳統行業的痛點和短板,誰就能在殘酷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贏得更多紅利。

我也體會到克服渠道壁壘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唯有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踏踏實實地去深入理解這個行業,去給這個行業做它真正需要的服務。如此才有可能撬開行業大門。

千視通CEO李志前:AI進入閉環時代

與去年AI平臺時代相比,今年已經到了AI閉環時代,這是最大的不同。

去年安博會的AI平臺時代,我們貼合用戶業務流程,圍繞客戶實際需求和痛點定製全套解決方案。

今年,我們在場景落地過程中發現,要在一個地方實現大規模結構化的前提,是它的基礎監控架構平臺足夠支撐輸送大規模視頻流,而大多數地區在設計架構初期並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導致平臺效果受到侷限。

為了打破這種基礎架構的侷限性,千視通今年積極佈局“端到端”的感知生態,進入“AI閉環時代”。

ZNV力維董事長徐明:技術革新需要耐心

部分人會說這屆安博會有“炒冷飯”的意思,其實在一段時間內看不到大的變化很正常,技術創新需要多種要素的共振,不可能一夜之間變化天翻地覆,但小的變化一直在發生。

企業的技術進步是一點一滴的,是在過去的基礎上不斷的慢慢完善和創新,很難說平地高樓突然有一個絕無僅有的新產品橫空出世,所以說,給安防以耐心,給企業以時間。

臻識科技CEO任鵬:AI與安防融合遠遠不夠

和去年相比,臻識科技最大的變化就是產品化進程有了明顯的躍進。

去年我們有很多方案都還處於“概念”的階段,並沒有實際的產品,但經過一年的時間,臻識科技已經將去年很多技術上的東西進行了產品化。而且這期間我們已經著力將這些產品進行落地應用,通過在實際場景中進行部署,不斷應用,不斷迭代。

比如臻識科技在安博會上首次亮相的全新智能安防相機,實現了在前端實時完成人臉結構化數據的提取,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了更多可能。

最大的感受是,AI與安防行業的融合程度還遠遠不夠,很多都還停留在談功能、談應用的層面,但很少有人談專業的指標和行業的標準,但無論哪一個行業哪一個領域,統一的標準都是剛需,也是行業成熟發展的前提。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海思的芯片,臻識科技在芯片產業鏈中屬於“應用端”這一環,一塊芯片好用與否,生產端說了是不算的,用戶覺得好才是硬道理。我們做視覺技術和人工智能有十年了,在研發中測試及採用了大量的芯片,所以在芯片的好壞上,我們還是有發言權的。

在我看來,海思芯片的推出會使像臻識科技這樣的應用端企業在產品研發時有更好的選擇,將更多原本受硬件掣肘的概念進行產品化,從而加快整個行業迭代進化的速度。

瑞為CEO 詹東暉:AI公司應找到算法的真正價值

今年和去年有一個共性,滿場皆AI,但區別還是有,相比之下,今年真正有落地可商用產品,有落地應用場景以及解決方案的廠商,會多了一些,而去年,大多數還只是在秀demo或樣機展示。

在本次安博會上,最大的感受是,AI+安防的春天來了,很高興,傳統的安防行業迎來了新的一輪產業升級,相比之前的從標清向高清、從模擬向數字的轉換,這次的變革更具革命性,真正將安防帶入“看得懂”的新境界,安防,也從此真正具備“防患於未然”的應有的價值使命。

最大的體會是,對於新興的AI公司,還需要在行業解決方案與應用落地上,多思考,多發力,而不能還只是停留在秀算法層面,無法轉換為行業應用價值的技術,再好,也只是PPT價值而已。

眼前一亮的實物,坦白講還沒有,這也說明,這一波的AI浪潮,進入一個技術轉化應用價值的新時期,而新的技術突破,還在路上。雷鋒網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