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秦侩陷害岳飞,欧阳修陷害狄青致死,为什么感觉少有人提呢?

秋天的红叶882


提问者可能是张冠李戴了!排挤掉狄青的是文彦博,论名气还真比不了欧阳修。欧阳修的来头大了去,虽然仕途坎坷,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登峰造极,其造诣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另外欧阳修是个刚正不阿,且心胸豁达的人,这也是其一生不怎么得志的重要原因。所以说,下三烂的事情他真做不出来。而且,欧阳修特别赏识狄青,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许:

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

文彦博为人怎么样且不说,但肯定会在皇帝面前混的很开。在《三侠五义》或是《白眉大侠》两部小说中,文彦博出场的次数虽然不多,但都是以积极正面的形象示人。小说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宋仁宗算的上是一位有道名君,历史对他也有不错的评价。但在对待狄青这件事上却表现的心胸狭隘,也是很大的败笔,甚至成为其人生的一个污点。

文彦博当时的官职为同平章事,与官居枢密使的狄青官位差不多。文彦博之所以容不下狄青,是因为宋朝文臣骨子里自带三分的优越感,很是瞧不起善武寡文领兵打仗的将军。一介武夫怎么也能和养尊处优的文人平起平坐呢,这就是文彦博耿耿于怀的关键点。于是他在仁宗面前搬出了太祖的事迹,仁宗听了又冒出了冷汉。

在这里我们很容易想起唐玄宗时期的奸相李林甫,李林甫在宰相的位置上混了长达17年,这在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当时的三镇节度使王忠嗣战功显赫,深受玄宗的器重。在唐代很是讲究“出将入相”,李林甫怕自己手中的权利落到王忠嗣手中,于是编织了许多罪名陷害王忠嗣。结果昏昏欲睡的唐玄宗听信谗言,准备杀掉王忠嗣,幸亏大将哥舒翰求情,王忠嗣被贬外地,不久郁郁而终。

狄青与王忠嗣的命运结局很相似,但文彦博与李林甫和秦桧又有本质的区别。文彦博排挤狄青的目的是在奉迎宋仁宗,李林甫陷害王忠嗣完全是出于一己之私,秦桧杀害岳飞是为了达到投敌叛国。所以说,文彦博并没有秦桧一样的险恶用心,自然也不会被世人所唾弃。

另一方面,狄青和岳飞的历史作用也不相同,虽然一生建功无数,但与岳飞并不在一个级别。首先狄青平定的是叛乱,当时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并没有得到宋朝的承认,宋朝一直视其为臣民。后来李元昊起兵反宋,宋朝视其为内乱,狄青不负众望,把李元昊打的向宋称臣。同样宋朝派狄青向西南用兵也视作为平定内乱。而岳飞进行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反侵略战争,最终被秦桧陷害致死关乎到了国家的生死存亡,同时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老百姓自然对其恨之入骨。


所以,题目提到的秦桧陷害岳飞和欧阳修(文彦博)陷害狄青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是非曲直老百姓看的很清楚,狄青之死是宋仁宗的责任。宋朝的皇帝最忌惮的就是武将建功,仁宗皇帝用的下作手段不外乎五代后期的光荣传统,文彦博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秦桧杀害岳飞完全由其一手操纵,并积极实施,目的是完成金国下达的任务,赵构只是无奈的接受罢了。而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卖国求荣,秦桧自然也就成了千古罪人。


国史春秋


因为岳飞有个孙子叫岳珂,他胡乱编造了虚假的《岳鄂王金陀萃编》和《岳鄂王金陀续编》这两本书。大量的虚假事实裹挟着“爱国主义”、民族大义,在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下大行其道。而之后的《宋史》记载的岳飞部分便是在它的基础上写就的。而狄青是没有这样的“好孙子”的。如果狄青有这样的“好孙子”的话,其丰功伟绩一定会盖过岳飞很多。毕竟岳飞犯罪了,而狄青没有。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也算是“好事”。如果狄青有个孙子叫狄珂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机会读到欧阳修的优美诗文了。


徽客传奇


如果题主去问欧阳修,他肯定会很惊讶:“我明明是为了狄青好,怎么到你嘴里就成立陷害呢?”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在佛殿上居住。狄青毕竟是个武人,不知道相国寺的地位,这是皇家寺庙,狄青却在大雄宝殿上活动,“行止殿上”,被认为很不恭敬,便遭到很多文官诬告,说他有谋反之心。

《续资治通鉴》记载了欧阳修的态度:“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于是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这是离任丞相的待遇),离京出判陈州(今河南淮阳)。

欧阳修是一个老实人,他说出了为什么那么多文官要弹劾狄青的三大原因:一是狄青为行伍出身却掌握枢密大权。也就是说,行伍出身的狄青不能当枢密使(国防部长)。二是狄青太了解军情和太得人心,尽管他任职三四年且都没出现过什么差错。三是武臣掌管军事,这对国家来说是最大的危险。

欧阳修

是的,这就是北宋士大夫的普世观:武将不能有权,有权就会造反,到时候不是改朝换代就是失败身死,所以为了赵家,为了武将,还是让偶们文人来掌权吧,文人是不会造反滴!

西夏人的手下败将韩琦,因为自己是进士,是文官,就可以无视西夏克星狄青,公然叫嚣: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以细故杀狄青旧部焦用



很强大的逻辑是不是,但是不管现代人信不信,赵家和士大夫是信的,于是狄青就成了“莫须有”的第一个著名受害者。你有可能造反,那么你就去凉快地方呆着去吧。结果第二年狄青就在愤懑、忧郁中离世。

所以,欧阳修请贬狄青事件,实际上是北宋的政治正确导致的,谁让赵家自己就是武夫篡国,得国不正呢?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从后周大将摇身一变北宋开国皇帝

因此,赵匡胤一上台就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手段,以高官厚禄为条件,削去藩镇重将的兵权,派文官指挥军队。还加紧完善确立选官制度即科举制,使宋朝形成文官治国的政治体制。这一“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有效地削除了武人专权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形成了鄙视、猜忌武人的风气。狄青被攻击,也正是这一国策所造成的。



和岳飞冤案不同,狄青受到了士大夫普遍的攻击。狄青在皇祐四年(1052)被提升为枢密副使时,便遭到了御史中丞王举正、左司谏贾黯及御史韩贽等人的强烈反对,谏官多次对狄青发难,称其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就差没说他就是下一个赵匡胤了。及至狄青平定广南,将被升任枢密使,遭到宰相庞籍等人的坚决反对和蔑视,被呼为“赤枢”。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宋仁宗任命狄青为一向由文官担任的枢密使,实际上也体现了其政治上不够成熟的一面,白白葬送一代名将

而不得不说的是,欧阳修在狄青没当枢密使之前,是坚定的挺狄派,多次为狄青说话。狄青有点什么过失,都有欧阳修为其转寰的影子。

例如庆历三年公使钱案,范仲淹带头力保,欧阳修帮忙说情:“臣伏见国家兵兴以来五六年,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而已……臣料青本武人,不知法律,纵有使过公用钱,必非故意偷谩,不过失于检点,致误侵使而已……况如青者无三两人,可惜因些小公用钱,于此要人之际,自将青等为贼拘囚,使贼闻之,以为得计……其狄青纵有干连,仍乞特与免勘。”

庆历四年水洛城案,欧阳修依然为狄青说情:“近闻狄青与刘沪等争水洛城事,枷送沪等德顺军。窃以边将不和,用兵大患。况狄青、刘沪等皆是可惜之人,事体须要两全,利害最难处置……国家近年,边兵屡败,常患大将无权。今若沮狄青而释刘沪,则不惟於青之意不足,兼缘边诸将皆挫其威。”

直到至和三年狄青被诬陷谋反,欧阳修依然试图保全他,建议外放狄青,以避开流言中心,“若青之忠孝出处如一,事权既去,流议渐消,则其诚节可明,可以永保终始。”

可以说欧阳修和其他攻击狄青的士大夫还是不同的,他对有用的武将还是持保护态度,只是狄青当枢密使,突破了士大夫的底线,众议汹汹,有可能性命难保,欧阳修才提出将其外贬,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耳。所以,欧阳修与秦桧有本质的区别。


要说害死狄青的凶手,实际上不是欧阳修,而是文彦博

至于狄青病死,则既不是欧阳修本意,也不是欧阳修能够预料的,他应该是想着等风头过去还可以让狄青起复(陈州离开封不远)。但其他人不这么想,势要斩草除根。狄青被罢后,朝中“每月两遣中使抚问”,实则仍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狄青“惊疑终日”,不到半年便死去了,史书记载“此文彦博之谋”,可见用心实在狠毒。


海军史研究会员


欧阳修“陷害”狄青的事还值得商榷,狄青在泾原路抗击西夏立有战功,因受泾原路军事长官张亢挪用公款的牵连,被朝廷追责调查,欧阳修此时还出面替狄青说话,认为宋与西夏开战以来,狄青是涌现出来的少有的名将,其忠心耿耿,不会和张亢等人同流合污。


狄青后来平定南方侬智高叛乱,宋仁宗打算擢升狄青为枢密使,成为最高军事长官,宰相庞籍坚决反对。庞籍的反对是出于对狄青的保护,他认为从各方面来讲狄青还不足以担当此任,大宋的开国众勋太祖也只不过重赏财物,皇帝一旦破坏先例,狄青很容易成为他人的攻击对象。庞籍还认为狄青士兵出身,做了枢密副使已经顶了很大压力,如果再升为枢密正使,那帮文官肚皮不都要气炸了,庞籍是爱护狄青,实在不希望狄青因一夜暴名而遭到文官的嫉恨,被动地卷入政治斗争,毕竟狄青是纯粹的武人,没有政客的花花肠子。

可是仁宗头脑发热,偏偏还是执著地让狄青当上了枢密使,表面上仁宗是对狄青军事能力的肯定和宠爱,但实际上是将狄青推下了强敌环绕的陷阱,仁宗是好心办了坏事。在战场上穷凶极恶的敌人对狄青构成的威胁远不及大宋官场上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他们是群体行为,而不是个别攻讦。


这都得怪大宋的治国政策具有浓烈的文官政治色彩,重视文官,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宋朝皇权的“纵容”下,文官集团压制自己之外的武将集团,从一切可能之处阻止武将对核心权力的染指,杜绝让武将得势,维持文臣团队的既得利益。

所以狄青从此就如同一只温水中的青蛙,文官集团掌握的社会主流舆论开始环绕在狄青身边成为“温水”,随着舆论一波接一波的“加热”,狄青抑郁焦虑,惶恐不安。

社会上一会儿传言狄青家的狗头上生角,一会儿谣传狄青家夜里出现光怪,又有传闻狄青身穿鲜黄色的袍子,甚至狄青家着火,有人问救火的有没有看到身穿鲜黄色衣服的狄青跑出来,鲜黄色可是皇帝的专利啊。大家似乎都看到过狄青的“异状”,心照不宣地认为狄青的怪事和历代开国皇帝的那些“异状”相似,只是一时半会没有抓到“反状”。


欧阳修只是点明了朝廷内外,庙堂上下的共识,他上书《论狄青扎子》,他曾经救过狄青,这次也无意伤害狄青,他肯定了狄青的功劳,也没有强调狄青的过失和缺点,但欧阳修提出难免狄青的部下不会拥戴其犯上作乱,欧阳修建议一个保护狄青的办法,让其外派居官调离京畿,朝廷也得以缓冲。

一波“加热”后再来一波,欧阳修再上《论水灾疏》,从水灾讲起朝政的得失,最后点到狄青问题,提到皇储问题,提醒仁宗赵家的皇位恐被他人染指。


此时文彦博又加入了欧阳修的队伍,他们都有君子的雅誉,都不是陷害忠良的奸人,相信他们都对事不对人,他们只是让仁宗及时将威胁宋王朝的一切隐忧扼杀在摇篮里,朝廷是不怀疑狄青,但有必要怀疑狄青的部下有可能造反。这里还有一段对话,仁宗坚持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反驳道“太祖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仁宗哑口无言,他怎么再反驳呢,他的祖先也是军头掌兵出身篡了别人的朝代。

嘉祐元年八月,狄青被勉去枢密使,被贬陈州,到任后朝廷每隔两月就派人“探望”他,是一种监视,更是一种压力,狄青每次都害怕被赐死,不到半年便焦虑过度而死,终年四十九岁。狄青的死是仁宗不明就里无意中的伤害,是大宋文官集团的“杰作”,是朝堂政治攻讦的结果,是被舆论“温水”“煮”死的,不是欧阳修等少数人的作用,也不是在具体哪个人的政治私利推动下导致的结果。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欧阳修的作为自然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八十几年后,高宗和秦桧等人陷害岳飞,于前者相比其性质不一样,后者其中包涵着家国仇恨,民族大义。虽然都是武将功高累累受到裁制,前者是群体行为,甚至包括庶民百姓,你找不到一个具体负责的,是体制悲剧,但后者在国家存亡,民族危在旦夕之际,个别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自毁长城,这更能使历代史官不惜笔墨和老百姓刻骨铭心。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因为后世有人,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各种目的大肆吹捧岳飞,其实咱不谈多少史实,就凭十几道金牌召不回这一条,跟“精忠报国”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儿……放在任何封建时代都是必死无疑。

狄青没这么好的命。

再说封建时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里来的那么多冤屈。所以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有闪光点你称到两句就行了,要没必要抬得太高,整的神圣不可侵犯似的,你就中了封建帝王的流毒了。一个现代人上了封建帝王的当,多么可笑是吧?


明镜观花72


什么叫陷害致死?你用心何其歹毒!弹劾百官特别是武将本来就是欧阳修,文彦博的本职工作!人家是专业喷子,狄青外放(注意是外放不是流放)忧惧而病死,宋朝中枢大臣本来就有外放地方的传统,怎么就成了陷害致死?文官集团只是防备狄青可没人怀疑他的忠心!


海天一色6298


梁适为参知政事,想高升一级当宰相,但是按照资历,枢密使与参知政事虽然同位执政,但是枢密使地位更高,如果宰相位空缺,正常递补的应该是枢密使。此时的枢密使是高若讷,所以梁想搞掉高。而狄青作为武人,即便担任枢密使,也不可能递补宰相。所以梁极力推荐狄青担任枢密使。结果就是高被寻了个错处罢了枢密使,和后来的狄青一样,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是他的结局比狄青差远了,狄青是善罢,升了宰相衔,出知的是陈州。高就惨了,不仅没有名义上的升职,连通常宰执罢职的待遇都没有。而且原先枢密使罢职是由外制翰林学士草诏,从高这变为了内制中书舍人草诏,生生降了一个等级。你说狄青冤,高冤不冤?

狄青出任枢密使,当时庞籍他们就反对,认为恩重,对比一下曹彬,灭南唐多大的功劳,太祖怎么赏的,给钱拉倒,枢密使都没给,狄青击败侬智高一广西土蛮,不过是保卫疆土,你跟曹彬灭国之功比?!你现在就这么赏,以后建功怎么赏?遑论狄青出身的西军里还有一票比狄青功勋亮眼的主儿,怎么安抚?!狄青自己也是拎不清的,还恨上人庞籍了,这是你得罪的起的?

一、水洛城帮着韩琦咬范仲淹(狄青的恩主)还亲自下场折辱刘沪,董士廉,要不是董士廉机智大吼一嗓子“狄青,你来呀,砍了老子,老子的位置就给你了”把狄青吓住,这两位就直接就被狄青砍了..

二、好男儿二三事对对对,就是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被多少人骂成宋朝重文轻武的铁证事实呢,焦用挪用军饷还是自己下属告状,按律当斩的,当时贝州兵变刚被韩琦按下来,正在严打,你狄青颠颠儿过去给这么一个人说话,找事呢!庆历几位大佬,你狄青本事啊,能得罪的一个没落下...


无心念昔


岳飛是抗金大元帥,為了救国救民,奮勇殺敵,決心收复失地,救回二帝;而狄青国內,是內部矛盾,但狄青為国家也立了汗馬功勞!總而言之,寫評語要公正,不敢是岳飛后代,秦檜后代,或者社會公衆,都不要忘記前輩的功績和功勞,都不要忘記賣国求榮的賣国賊,但秦檜是曆史上最奸最坏的賣国賊,希秦檜的子孫再不要為秦翻案,你們越翻越臭,越翻人民對你越狠!


用户93675938744公正


狄青只不过罢了枢密使出外任官,而且是加了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宰相衔),再外出,等于副国级提拔成正国级待遇,升官外出,自己病死了,怎么叫迫害?唐朝不防武将,致有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百年,北宋继承的是唐末五代十国武将割据的局面,对于武将格外警惕,这是正常的。狄青是不是忠臣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不能把安危系于狄青的忠诚度。所以欧阳修说,罢免狄青的枢密使,对朝廷对狄青本人都是好事。


声扬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 作为正面人物的 所以他做的坏事肯定没人知道 要不是头条我还不知道狄青是怎么死的 读书上课学习欧阳修散文的时候老师从来没有是他害死狄青 狄青对西夏的战功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