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三十年前乡干部,下乡包村收提留

「那年那月」三十年前乡干部,下乡包村收提留

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镇政府干部。那时,政府门口挂着两个牌子,一个是人民公社,一个是镇政府,新旧交替昭然若揭。

上班第一天,副书记找我,给我三个告诫:

一是不准穿除了中山装学生装之外的任何服装,尤其是西装。而那时以“巴拿马”为代表的西服已悄然兴起了;

二是走路要慢和稳,决不能跑。对于刚蜕了孩子皮的我来说,很难;

三是不准随意露笑脸,特别在正式场合,一定要板着面孔。

工作呢?分为三个阶段:

先是学会计,天天打算盘记往来账;后来调到办公室,干的活就杂了,打水拖地分报纸、升降国旗、打字油印下通知、接待上访和上级领导视察、接听电话会议、给一把手家买菜割肉担水……

两年后终于熬了个正式职务,开始加入下乡包片驻村队伍,工作重点是:收提留、管种收、做现场。

那几年,几乎天天泡在村干部家里,不论人家忙闲,一呆一整天,喝酒吃肉抽烟,倒也自在。

那时的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原因很多,主要是收提留抓计划生育引起的,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几十年过去,回想起来,感觉那时的人们心底真好,百姓厚道,干部傻直,虽然社会治安有点问题,但大环境还是令人鼓舞,人们心里都有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幸福期待和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