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爲何總是在反轉

重慶公交墜江,全民關注,萬分揪心。

可誰承想,相關報道第一時間就跑偏了,圍繞“女司機”上演了一出新聞反轉劇。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先簡單回顧一下——

昨天中午,@平安萬州發出簡短的警情通報,但這一最早的官方消息並未提及“女司機”“逆行”這樣的字眼,只說“兩車相撞,大巴車墜入江中。”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可隨後的新聞報道,“小橋車女司機逆行”成了最大的焦點。隨即便是一場“全民聲討”——“判死刑”“一個人死就好了,幹嘛連累那麼多人”……“謾罵”四起、相當刺耳。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下午五點左右,正當網友情緒沸騰之時,@平安萬州一紙通報讓真相實現反轉——公交車突然越過中心實線,小轎車沒逆行。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一時間,媒體忙著刪微博、刪微信,網友忙著刪評論、寫道歉,本就悲情的氣氛又多了幾分悲哀的感覺。恰如有人感嘆,車禍中女司機雖然逃過一劫,但偏見和不實報道又差點要了她的命。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分析來看,“女司機逆行”之所以迅速刷屏,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一說法極大契合了社會對女司機的偏見。

換句話說就是,刻板印象提升了其可信度。媒體、受眾都帶著情緒第一時間跳進了“陷阱”,完全顧不上核查求證。

2016年,“後真相(post-truth)”被評為牛津詞典年度國際熱詞,簡單來說,這是指“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公眾觀點的種種現象”。客觀事實抵不過情緒渲染,這一點,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事實不光輸給了情緒,也輸給了“速度”。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愈加多元,競爭自然更為慘烈。在一個熱點事件面前,機構媒體也好,自媒體也罷,都想著快速跟進,第一時間抓住受眾。然而這種對“速度”的過度追求,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調查求證的時間,內容傳播者往往聽來“三言兩語”,不細細核實追問就倉皇出手,報道不免會丟掉一些“準度”,犧牲了新聞應有的真實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常說,網絡極易滋生謠言,自媒體缺少把關人,但在這一次的新聞反轉劇中,許多機構媒體也成了不光鮮的“主角”,雖然不是主觀造謠,但影響力和破壞力顯然更大。

這一點,應當是比反轉更值得警惕的。新聞求“快”,求“流量”,但必須跑在“事實”這一基本軌道內。這理應是所有媒體時刻繃緊的一根弦,時刻堅守的生命線。不然頻頻反轉,終會丟掉公信力,如此,又怎為媒體,何談新聞?

排隊給“女司機”道歉!快進的新聞為何總是在反轉

最後,筆者想說,別讓“反轉”牽走太多關注度。據報道,事故現場已打撈出2具遇難人員遺體,正在進行身份信息核實。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