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书生写了一幅对联,一品大员看后,坚持把女儿嫁给他儿子

“晚清第一才人”陶澍,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官至两江总督,兼理两淮盐政。

道光十七年(1837 年)清明节前,作为大清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太子少保的陶澍回湖南安化老家省亲。然而,就在这次回老家期间,这位光芒四射的一品大员竟然偏偏要把女儿嫁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20多岁的举人家做儿媳妇。

清朝书生写了一幅对联,一品大员看后,坚持把女儿嫁给他儿子

要知道,从先秦时期开始的中国传统社会,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堂堂一品大员选儿媳怎么也要和自己家差不多,然而他这样令周围人感到太匪夷所思了。

这个20多岁的举人就是左宗棠。

原来,当年,左宗棠“别有用心”,利用陶澍爱才惜才,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好机会。

清朝书生写了一幅对联,一品大员看后,坚持把女儿嫁给他儿子

陶澍回老家必经醴陵。醴陵知县接到通报后,忙为陶总督安排馆舍。左宗棠得知陶大人回乡必经醴陵,故而事先写下一幅对联,并贴在馆舍大门的两旁:“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时年58岁的陶澍果然被这幅对联吸引,他不禁喜从中来,顾不上路途劳顿,立即命县令找来对联作者左宗棠面见,两人通宵促膝谈心。

对联还击中了一个传统士大夫官僚的软肋,以致竟然不顾年龄和辈份悬殊,要把女儿嫁给他。

原来,“印心石”的对联中隐含了陶澍一个引以为豪的故事。

清朝书生写了一幅对联,一品大员看后,坚持把女儿嫁给他儿子

1835年冬,56 岁的陶澍因政绩卓著被点名进京述职,见到了道光皇帝。有一天,道光皇帝忽然问到陶澍的家乡,陶澍备感亲切。他开始描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湖南安化,特别提到了“印心石”和在“印心石屋”寒窗苦读的故事:他的家乡有一条河,叫资水,流经家门口时突然有两岸石壁屹立,如大门一般,下有石潭,河水清莹透彻,深几十丈。一块很方正的大石,形如方印,从水中突出,他把这块石头称作“印心石”,把自己读书之屋取名叫“印心石屋”。道光皇帝觉得“印心石屋”十分有趣,亲笔题写了两块“印心石屋”匾额。

道光皇帝亲自题字,恐怕是许多人一生都不敢想象的。而左宗棠恰恰引用陶澍一生中最辉煌之事入联,写出了故乡百姓对陶澍的景仰和爱戴。难怪,陶澍会如此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