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教你「十二字原則」治療恐高症!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你恐高嗎?

據說在普通人群中有91%的人都出現過恐高,站在高處往下看會感覺眩暈,感覺地心引力在吸引著自己,不由自主想要掉落,朋友,你可能恐高了。

恐高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教你“十二字原則”治療恐高症!

恐高≠恐高症!

恐高症又稱畏高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恐懼症患者過分、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客觀事物或情形,它包括廣場恐懼症、社交恐懼症以及特定恐懼症三個亞型。

恐高的基本症狀就是眩暈、噁心、食慾不振。國外調查資料顯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恐高症狀。其中只有10%屬臨床性恐高,即恐高症。他們每時每刻都得想方設法避免恐高症“突發”,他們不敢乘透明電梯,更不敢站在陽臺上,他們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說坐飛機了。

恐高症一般分兩種恐高。在高處(比如爬山、在懸崖邊)恐高,是生理恐高;怕高處的人或事物(比如追求更高更好地東西),見到比自己強的人或是事物自卑退縮,是心理恐高。

為什麼人站在高處時會出現眩暈呢?

恐高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教你“十二字原則”治療恐高症!

很多人站在山頂上或高樓的房頂上向下看時可出現登高性眩暈,這是一種生理性眩暈。

登高性眩暈是由視覺誘發的症狀。當一個人登上很高的建築物頂端時常感受到眩暈,同時有姿勢不穩或身體運動的感覺。因怕從高處跌下而感到恐怖,還同時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當從高處回到地面時,症狀可自然消退。經過多次的登高訓練,可以出現習服現象。這種習服現象可見於高空作業的工人、走鋼絲雜技演員等。

登高性眩暈可認為由心理狀態引起,如神經性恐高症。為什麼會出現登高性眩暈呢?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學原則來解釋。人的眼睛與可看見的最近的靜止的參照物之間的距離為最大臨界距離。當人們還要注視更遠的,超過最大臨界距離的目標時,就必須移動身體和頭部,使眼睛看清該目標。該距離越增加,身體的移動就越大,可出現眩暈,隨著該距離的不斷增加,眩暈也就越來越嚴重,因此這種眩暈也稱為登高性眩暈。

登高性眩暈與體位有關,如平臥在高樓頂房向地面看時可無眩暈,而當變為跪位、坐位和直立位時,眩暈程度依次增加。

恐高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恐高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教你“十二字原則”治療恐高症!

1.遺傳因素

恐懼症具有較高的家族聚集性。

2.素質因素

患者病前性格多為膽小、羞怯、被動依賴、高度內向、容易焦慮、恐懼、並有強迫傾向等。

3.生理因素

恐懼症患者的神經系統的警醒水平增高,這種人很敏感、警覺、處於過度覺醒狀態。

4.心理社會因素

首次發病時可有某種精神刺激因素,資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動地追溯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件事。

恐高症屬於恐怖症的一種,只要堅持治療,是可以治癒的。下述四點,是治療恐高症的十二字原則。

1.長時間:讓患者站在能夠引起恐怖情緒的高處,至少持續30~45分鐘。尤其開始治療時,要讓患者堅持足夠的時間使恐怖程度減少50%。

2.逐漸地:不要一下子給患者定很高的目標,從容易的目標開始,逐漸轉向困難目標。

3.有規律:一次練習不足以消除恐懼心理。因此每個過程都需要重複好多次,直至恐懼的感覺完全消失為止。

4.完全地:在進行鍛鍊時,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別的事情。因為轉移注意力雖然能夠減輕恐懼心理,但不利於恐懼感的徹底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