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及與金融的關係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日電 題:《吳曉求: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及與金融的關係》

作者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我們永遠要記住1978年。這一年,對中華民族來說,是歷史轉折的一年。多少年來,我們都在探索中國發展之路,期間經歷了不少彎路,之前的探索都不太成功。1978年,我們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發展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們黨歷史上40年來最偉大的一次會議,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調整了中國前進的航向,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實際上,1978年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起始元年。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獲得了人類歷史上輝煌的成就。在一個10多億人口的大國,在計劃經濟體制如此頑固,計劃經濟的觀念如此深入骨髓的國家,能夠全面系統地推進經濟的市場化改革,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成就。

40年前的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封閉的國家,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小康、自信、開放、正在邁向現代化的國家。40年的改革開放,雖然其中有很多的曲折,但沿著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沒有變。

1978年,中國GDP是3600多億人民幣,2017年的GDP接近83萬億人民幣。人均GDP 1978年大概只有三百多人民幣。按當時的匯率,應不到100美元。今天,中國人均GDP摺合成美元9000多美元。從人均不到100美元到現在的9000多美元,這是什麼概念?40年、兩代人改變了一個國家。

40年改革開放,首先是思想解放。對中國來說,思想解放特別重要,它能爆發無窮的生產力。中國之所以長期落後,是因為沒有解放思想,人們的思想被禁錮。思想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沒有思想的解放、沒有思想的進步,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沒有源源不斷前進的動力,就沒有技術進步。不要以為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與思想解放沒有關係。它們之間有密切關係。思想解放了,才會科學地看待失敗,才會有科學的容錯機制。一個國家沒有容錯機制,社會就不可能有創新,也不可能發展,誰也不可能天生就是正確的,一次失敗都沒有。

思想解放包括容錯機制。這裡的核心是你不要用公器、公權去謀私,公權謀私就是腐敗,必須堅決反對。如果用公權為社會創新、改革,如果失敗了,我們要容錯。有時候追責機制也要有科學的界定。如果沒有容錯機制、沒有一個正確的衡量標準,過分地追責就會讓人變得無所適從,人們就不幹事了。不幹事,社會怎麼進步,財富怎麼創造。中國40年經濟社會取得的成就與這些都有密切關係。那個年代是有容錯機制的,敢試敢幹,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中國發展了,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深圳就是一個案例,成為中國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有極大的創造力。

與經濟增長相匹配相適應,中國金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金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當然,對中國經濟貢獻排第一的是體制改革。40年來,我們衝破了計劃經濟的束縛,解放了思想,煥發了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改革開放之初,雖然生活仍很貧困,但內心很充實、很快樂,是因為有追求、有希望,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中國是光明的、是有前途的。在解放思想的時代,人們都在追求理想。

所以,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首先是解放思想,首先是衝破計劃經濟的束縛,煥發人們的積極性,個人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命運高度融為一體。個人有成就了,也推動了國家發展,國家的成功也有每個人的努力。在那樣的環境下,你能不高興、不快樂嗎?

第二是開放。中國經濟發展與開放有密切的關係。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資金是非常稀缺的。中國的外匯儲備1978年只有1.67億美元,今天中國外匯儲備維持在31000億美元左右。當時,外匯奇缺,經濟建設沒有資金。怎麼辦?開放。開放是改革最重要的動力,只有開放才能讓改革找到正確的方向。

所謂找到正確的方向,就是如何與世界經濟體系融為一體。2001年加入WTO就是要把中國經濟納入全球經濟體系之中,參與公平競爭,不搞壟斷,不搞壁壘,在規則範圍內參與全球競爭。

開放給中國經濟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這個活力來自於競爭。競爭給了我們信心。我們發現,跟外國人競爭沒有什麼問題。中國人很勤勞,也很聰明,一些東西看看就會了。當然,知識產權保護很重要。事實上,開放給了中國人巨大的信心。通過開放,發現中國人是完全可以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個民族是要有自信的,但這種自信是理性自信,不是盲目自信。理性自信是通過競爭形成的。這是40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第二個重要原因。

第三是人才。這與中國的大學教育有密切關係。說實話,1977年開始高考後,中國大學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人才。這些人才與改革開放同行,他們充滿著理想,經歷了思想解放的洗禮。思想上沒有束縛。他們擁有共同的理想,就是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騰飛,這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有這樣的人才,這個國家能建設不好嗎?這一代進行了全方面的探索,其中建立資本市場、建立深滬交易所就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探索。從小港村的探索到國有企業的改革,從價格改革到股份制改革等等。如果人們有思想的束縛,這些能做到嗎?進行這樣的探索是要有無私無畏的精神的。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有一大批科學家,也是這些年培養出來的,從最高端的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現代制企業等等,都有了全方位的進展。所以,人才很重要。這個年代培養出的人才,不但有一種探索精神,而且沒有思想禁錮。

第四是中國金融的發展對中國經濟進步的貢獻。經濟的發展是通過資源配置來完成的,經濟的增長也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來完成的。金融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機制,雖然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不同的金融結構下,金融資源配置的機制和特點不同。

經常有人會問,金融對中國經濟究竟做了什麼貢獻。這個問題很大,大到我們要認真研究中國經濟與金融的發展模式。有位校友給我提了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他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M2如此之大,但沒有引發通貨膨脹?這個問題本身非常有意思,有巨大的內涵,裡面包含了中國經濟增長與金融之間複雜的關係,也包含了中國經濟金融模式的豐富內涵。

中國貨幣量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及與價格變動的關係,是一個複雜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經濟增長中,中國貨幣發行制度起了獨特的作用。這與中國外匯結售匯制度以及以此為基礎的貨幣發行有密切關係。我們非常巧妙地運用了這樣一種金融資源去推動經濟的增長,M2的快速增長有貨幣政策的因素,更有這個國家特殊的金融結構的因素。中國M2中相當部分是因為外匯佔款帶來的。貿易規模、貿易模式、外匯增長、外匯模式以及基於外匯儲備模式的貨幣發行機制,到經濟增長之間,實際上存在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我們很好地運用了這種邏輯。過去經濟增長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善於運用金融槓桿。運用得好可以有效地推動經濟增長,不要把金融槓桿妖魔化。金融的本質就是槓桿。金融就是運用槓桿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我們要防止的是,金融自身過度使用槓桿。我們並不必然反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槓桿效應。如果不理解這個原理,你就不理解現代經濟結構下金融與經濟的關係,你就會把金融看成是非常消極的機制。一個時期以來,我們過分狹隘地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以為這種關係就是金融要為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服務,不管這個企業好與壞,不管風險有多大。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

我們要深刻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槓桿關係。我們要防止的是金融體系的過度槓桿。防範的是金融創新遠離實體經濟。我們決不反對來自實體經濟需求的金融創新。我們必須創造出一系列能夠推動經濟發展的金融創新,包括槓桿的運用。

40年來,中國經濟從3600億人民幣到近83萬億的規模,平均增長速度超過10%,金融資產的擴張要比這個增長速度快多了。1978年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10億人民幣,今天居民儲蓄存款近70萬億,從210億到近70萬億,這背後增長多少倍,肯定比經濟增長速度快。從金融資產規模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只有1000多億人民幣,現在360萬億。從1000多億到360萬億,金融資產的增長比經濟增長的規模以及經濟增長的速度快得多。

有個指標很有意思,這個指標叫經濟的貨幣化率。1978年是0.3左右,現在到了2.1。還有不少金融指標與經濟指標相比較,都是金融的速度是經濟增長速度的1.5到2倍。面對這種變化,究竟是出現了金融泡沫,還是說這是金融深化的表現?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這都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們不要把金融看得那麼附庸、那麼消極,實際上金融對經濟的影響起著越來越主動的作用。

中國金融的結構正在發生很大變化,這個結構變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有深刻影響。證券化金融資產的比重在提升。金融結構有很多說法,其中最核心的是金融體系中金融資產結構狀況,因為金融所有的功能都是通過金融資產或金融產品來完成的。現在證券化金融資產,股票和債券加起來大概在110萬億到120萬億之間,從最窄的金融資產口徑看,證券化金融資產的佔比接近50%,最寬的口徑也在30%左右。

基於金融結構的變化,中國金融的功能也在發生重大變化,中國金融開始逐步以融資為主,過渡到財富管理和融資並重的時代。金融功能的變化意味著中國金融體系在升級。資產結構和金融功能的變化,導致金融風險發生變化。過去的金融風險是單一的機構風險,中國金融脫媒的時間非常短,脫媒的力度有限,所以,在相當長時期裡,中國金融的功能是非常單一的,主要表現為融資,投資功能嚴重不足。所以,很多人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只是一種融資服務關係,是有歷史原因的。

實際上,從2010年開始,中國金融的脫媒速度在明顯加快,進而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們不要看到當前股票市場有波動,就沒有信心。這是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金融市場化脫媒趨勢浩浩蕩蕩,是一個歷史趨勢,因為社會需要多樣化的資產匹配,人們已經不滿足於一個無風險的收益。市場需求推動著脫媒的加速,市場由此發展起來。

最近幾年,科技的進步使金融脫媒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改變了金融業態。中國金融業態開始由銀行類金融機構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單一金融業態慢慢過渡到第二金融業態和第三金融業態並存的時代。我理解第二金融業態就是脫媒後的資本市場,第三業態就是Fintech(全稱:Financial Technology),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其中又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第三金融業態是金融業態的進步。

從這個變化就可以看到,金融的邊界在無限擴展,它變成一個沒有邊界的領域。基於這樣一種基本趨勢,中國要維持未來經濟的長期持續穩定增長,我們必須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和開放。

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有三個:一是繼續推進金融結構的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提高證券化金融資產的比重,大力推進資本市場發展;二是要推進金融的科技化;三是金融的國際化。要把中國的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如果其金融不是國際金融中心,那只是一個區域性大國。一個全球性大國的重要指標就是金融是否是國際金融中心。

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對未來的構想,到2035年我們要建設現代化的國家,2050年建設成現代化強國。我認為,到2035年之前,中國金融市場一定能成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中國金融體系的現代化、中國金融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對未來的中國極其重要。它會從根本上推進中國法治社會的進步。新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會從外部強烈地推動中國法治的完善,就像加入WTO,會使中國有強烈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一樣。一旦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中國社會就會真正進入一個現代化的法治國家。我們正在邁向這個目標。我們要滿懷信心。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認為,中國金融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達到,中華民族的復興一定能夠實現。(中新經緯APP)

(以上內容據吳曉求在出席第二屆“贛江金融論壇”暨“改革開放40年:金融與實體經濟”論壇發表的主題演講整理。)


吳曉求: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及與金融的關係


吳曉求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