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安榜樣!史貴祿當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史貴祿:我的成功和企業的 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東風

他是西安榜樣!史貴祿當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榮民控股集團董事長史貴祿 記者 翟小雪 攝

10月24日,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宣傳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公佈,來自陝西的傑出民營企業家——榮民控股集團董事長史貴祿光榮上榜,也成為唯一上榜的西安民營企業家。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已日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繁榮城鄉市場、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歷經市場經濟的洗禮,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家們也湧現出來。

10月24日,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宣傳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公佈,榮民控股集團董事長史貴祿光榮上榜。

從1980年懷揣13塊錢創業的陝北窮小子,到如今身家百億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白手起家、自強不息、心懷蒼生、情繫家鄉,史貴祿的38年創業之路,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共發展。

作為我市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的唯一人選,史貴祿於10月27日收到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一封長長的賀信:“……您艱辛創業,自強不息;您心懷蒼生,情繫家鄉,帶領榮民集團用了十七年時間幫助榆林定邊縣三個鄉整體脫貧。您的入選,實至名歸!……”

昨天,一見到記者,史貴祿就說道:“能獲得這樣的殊榮,還能收到王永康書記的賀信,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這是對我,也是對我們企業的肯定。它也讓我回憶起自己的創業之路。”

“不安本分”的創業者

38年奮鬥不息始終懷抱創業夢想

1980年,踏著改革開放的步伐,16歲的史貴祿揣著借來的13塊錢離開了家鄉,隻身一人到榆林闖天下。他在一家企業做起了臨時工,收購販運葵花籽。由於史貴祿幹起活來手腳麻利、周到細緻,下不欺騙農民,上不坑害客商,處處講究信用,堅持誠實經營,很快他便贏得了經營者和顧客的肯定。“那時,我對市場有了粗淺直觀的認識,開始意識到,與其給別人打工,縛手縛腳,不如自己放開手腳幹一場。”史貴祿回憶道。

心中的創業夢想閃閃發光,史貴祿大膽嘗試,走上了創業之路。當時的史貴祿認為,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城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日用百貨需求顯著增加,而城內經營百貨的商店就那麼幾家,根本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於是他萌生了開一家小百貨店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立即行動。1982年6月,沒有資源、沒有經營經驗的史貴祿拿著僅有的1000多元積蓄,定做了一間鐵皮門面房,掛起了“小百貨店”的牌子,一干就是六年。“0.5毫米厚的鐵皮房裡,冬冷夏熱,但我們仍然堅持16個小時的營業時間,百問不煩,耐心熱情地為顧客服務。”史貴祿回憶道,由於他堅持質量第一,很講誠信,生意一直都比其他人的好,六年間賺了十萬塊錢。“這六年是我最值得總結的六年,讓我深刻懂得了什麼叫創業,更懂得了創業之中的艱辛。”史貴祿說。

隨著入行的人越來越多,百貨生意不那麼好做了,史貴祿便嘗試著做餐飲。然而這也是一個門檻低、競爭激烈的行業。“新的出路在哪裡?”成了他日日思考的問題。後來,他發現了新的商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解決了溫飽的人們開始把目光投向各類新興電器。1988年,史貴祿在榆林市人民中路開了一個五金、機電、建材綜合門市部,在經營中,他以良好的產品質量,在榆林市場贏得了機遇,實現了地域擴張、銷售網絡擴張、市場擴張、產品擴張。

事業越來越成功,但史貴祿卻不安於“本分”,總在思考著做更大的事情,這一次,他瞄上了房地產行業。1998年,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停止福利分房,銀行也開始支持按揭貸款。“提高家居質量肯定會成為衣食不愁者的新要求,我預測到了城市商品房消費需求潛力巨大的這個商機。而且我當時已經擁有了市場和信譽,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便決定進軍房地產行業。”1998年10月,史貴祿註冊成立了“榆林市榮民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迎來了創業路上的戰略性轉變。

憑著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和準確判斷,史貴祿又把房地產業發展目光瞄準規模經營,大膽改制。1999年12月30日,陝西榮民集團誕生。

“我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要努力成為實業報國的民營企業家

和改革開放基本同步的創業,在艱辛曲折中收穫了成功。史貴祿回顧自己這38年的創業史,感慨萬千:“我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和發展歷程,我的成功和企業的穩定發展都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東風。”

“民營企業能有這麼好的發展平臺,要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既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史貴祿說。從百貨店、小餐館、五金門市部到房地產,史貴祿創業之路的每一步都基於改革開放給人們的生活品質和生活理念帶來的提升。隨後,史貴祿帶領榮民控股集團緊緊跟隨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思考國家經濟發展大勢,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逐步發展壯大,成長為有實力有品牌,讓群眾滿意,為國家出力的好企業,並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史貴祿常常思考民營企業家該怎麼作為?他最敬佩實業報國的企業家,認為這樣的實業家,即便百年之後,仍將是中國企業家的典範。他曾結合自己的商海感悟寫了一篇《五愛》的文章,提出民營企業家要愛國、愛民、愛企、愛家、愛己。他也曾經這樣闡述自己的“初心”:“從企業的角度講,履行社會責任也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一個強大的企業肯定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從人生角度思考,人要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受尊敬的人,就必須對社會有用。何為對社會有用,就是對社會付出的多,從社會索取的少。”

在大多數企業家一提到投資北關危房改造和棚戶區往往退避三舍的時候,史貴祿卻展現出了他的大魄力、大擔當。他投資200億元,為5萬多城市居民改善居住環境。榮民·龍首棚改項目是西安最大的棚改項目,橫跨蓮湖、新城、未央3個區,佔地3.7平方公里,總規劃面積約500萬平方米。從2009年開始進行改造開發,到2012年第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再到2017年同時在建銷售9個項目,史貴祿和榮民集團克服了重重困難,把該項目建成了西安市棚改項目的標杆,並打造出了一個新的區域經濟中心、商貿中心、文化中心和休閒娛樂中心。

“榮民集團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大型民營企業,史貴祿是一個風雲人物,在龍首村幹了這麼大的事情,使龍首村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中國需要這樣的企業家,尤其在陝西,在西安,更需要這樣的企業家。”著名作家賈平凹如是說。

如今,榮民集團已經發展成為覆蓋現代服務業、冷鏈物流、融資租賃、國際貿易、金融控股、航空航天新材料、文化投資、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年營業收入達300多億元,每年可為國家上繳稅費30多億元,可提供7萬個就業崗位,帶動1萬多個小微企業發展。史貴祿說:“現在是民營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一定要珍惜和感恩這個時代,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企業的財富也是國家的財富

“希望這輩子能多為家鄉為社會做點事”

在史貴祿看來,常人眼中的“富豪”意味著什麼呢?“再多的財富都不是用來揮霍享受的,要幫助社會和國家解決問題,企業的財富也是國家的財富。一個好的民營企業永遠是跟國家一起發展,一起進步的。”他說。

“企業與國家是命運共同體。”採訪中,史貴祿反覆提及這樣的觀點。在他看來,民營企業藉助改革開放的平臺實現了大發展,有義務回饋社會,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史貴祿先後當選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共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100多件,其中議案63件,大部分進入了修法、立法程序,為我國和陝西的法制建設、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全國人大、有關部委、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和好評。此外,史貴祿還多次參加省市黨委政府組織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針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積極參與西安城市發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史貴祿報國為民的腳步從未停歇下來。近年來,榮民集團先後為汶川玉樹災區、老少邊窮地區和新農村建設等累計捐款5億多元。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史貴祿帶領群眾開創的“榮民模式”以產業帶動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海則梁鄉、白泥井鄉、周臺子鄉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村工業化,實現了整體脫貧。

“當前,大西安正處於追趕超越的黃金髮展期……已經成為海內外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夢想之城!”

“未來,我們將以更加優質的服務,踐行‘五星店小二’的宗旨,用西安速度和西安效率回報您的關心、支持和厚愛。”

對市委書記王永康賀信中真摯的話語,史貴祿感同身受。對西安市委市政府努力營造親商安商育商聚商環境,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做法,他看在眼裡,如數家珍:通過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圓桌會,聽取民營企業家意見;總結提煉、大力弘揚新時代西商精神,成功舉辦世界西商大會;開展“三大革命”,提倡“店小二”精神,讓民營企業感受到辦事效率大大提高……史貴祿說,榮民控股集團也會抓住大西安快速發展的機遇,把企業的發展之路走好走對走實。

結束採訪前,史貴祿這樣說道:“一個人是否成功,不在獲得金錢多少,而在品行好壞;不在地位高低,而在社會貢獻大小;不在自我感覺,而在社會評價。”這是他的肺腑之言,這或許也是他38年創業人生積澱下來的最重要財富。 (西安日報記者 王昕 見習記者 楊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