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中國—東協經濟發展新引擎

2018 年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建立 15 週年,也是中國和東盟啟動環境政策對話的第 15 個年頭。

15年來,中國和東盟環境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逐漸形成“南南”環境合作新範式。綠色經濟將成為中國以及東盟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推動經濟發展綠色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和東盟在汙水治理、大氣汙染控制、清潔生產技術以及新能源開發等方面合作前景廣闊。

環保合作:一直在路上

東盟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中國與東盟的環境合作實際早就開始,雙方在環保產業技術、城市可持續轉型、綠色發展等方面展開多次的合作和交流。

中國—東盟環保合作始於 2003 年,此後為使雙方的合作更加具有戰略性和規劃性,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確定了 9 個重點合作領域,涵蓋環保政策對話與交流、環境數據與資訊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促進環保產業和技術實現綠色發展、環境可持續城市建設、環境教育和公眾意識提高、機構和人員能力建設以及學者交流能力建設等。

綠色經濟:中國—東盟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國—東盟環境信息共享平臺”正式啟動

雙方計劃通過組織實施一系列活動,推動合作目標的實現,其中包括建立中國—東盟環境資訊共用平臺,實施《中國—東盟環境技術和產業合作框架》,建立中國—東盟環境標誌聯盟,繼續實施中國—東盟綠色使者計劃等。

2010 年成立的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成為中國與東盟開展環保合作重要的機制平臺。在此背景下,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應運而生,作為東博會框架下的活動,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自 2011 年以來已成功舉辦 8 屆,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就全球和區域重大環境問題交流看法、探討合作的重要橋樑與紐帶,亦是本區域的環境政策高層對話重要合作平臺。

2018 年 9月11日,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在南寧開幕。其間,“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加強生態環保交流與合作,以大數據驅動生態環保創新,提高雙方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

大數據 + 環保:綠色發展也可以很科技

近年來,在全球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大數據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正引領新一輪科技創新。中國和東盟各國也正在積極攜手加強環境大數據合作,縮小環境信息和數據發展差距,提高環境管理和規範化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南南”環境合作水平,促進區域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據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張潔清在論壇上介紹,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正呈現出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趨勢,線上正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現在該平臺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傳播生態文明的理念,保障生態環境安全,服務企業“走出去”的需求,通過數據的採集和數據庫建設,開通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開發綜合決策支持系統,來推進“一帶一路”生態環保的信息共享,降低“走出去”企業的環境風險和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成本,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張潔清副主任講道:“目前,大數據平臺已經搭建起了‘一網一戶一張圖’和多個支撐系統架構,也就是對外開放的門戶網站,融合了國際國內生態環保數據信息的綜合數據庫,及多個綜合決策的支持系統,包括‘一張圖’的綜合決策服務系統、環保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服務系統、綠色貿易和綠色投資諮詢服務系統和綠色供應鏈服務系統,其中兩個分平臺——上海和中國—東盟也建設完成。”

此外,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新技術的出現,也進一步推動智慧環保產業變革。智慧環保使國家有了更好的條件來解決傳統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更有能力來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應對環境和發展的挑戰,與大數據 +互聯網技術、雲計算、傳感器、無人機、芯片技術等一系列智慧環保先進技術為支撐,為解決大氣、水、土壤以及傳統的汙染問題提供了更多的技術手段。同時智慧環保已經成為引領環保產業轉型升級,支撐環境決策向管理科學化、精細化轉變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力量,為環保技術和環保產業實現更為廣泛的互聯互通和交流的合作平臺,帶來了重大的機遇。

中國和東盟均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面臨許多相似的挑戰,就東盟地區的環境問題而言,他們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面臨與中國類似的城市汙水排放、空氣汙染、垃圾處理等問題,因此雙方在高難度化工廢水的處理、清潔回用和零排放等領域將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而科技創新創造了巨大的優勢,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國與東盟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將帶動中國與東盟更緊密地合作。確保可持續地發展環境保護,對每一個國家以及整個區域都大有裨益。

環保產業 擁抱東盟

新一輪環保供給側變革,再次使環保產業成為中企創業的熱土,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也加快了中企“走出去”的步伐。近年來,中國國內一些率先走出去的環保企業展示了自身的競爭實力。其中有北京桑德、北控水務、福建龍淨、浙江菲達、杭州新世紀等企業走在前列,相繼獲得多個海外項目訂單,憑藉其技術、管理和成本等綜合優勢,相繼開拓了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國際市場。2011年11月3日,中國企業北控水務集團與馬來西亞能源、綠色科技及水務部簽訂合同,負責建設吉隆坡 Pantai 第二地下汙水處理廠,項目合同金額為 25.48 億元。

作為同處亞太的東南亞各國,擁有相當的地緣優勢,也是中國開拓對外市場、開展經濟互利合作的首選地區、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首選地之一。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同樣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挑戰,遇到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目標有共通之處。再加上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基礎深厚,東南亞的環保產業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說潛力巨大。

以越南為例,目前越南近 80%的生產單位和工業區沒有廢物處理措施,約有 94%的城市汙水得不到處理,僅有 12%的城市垃圾得到處理。越南政府鼓勵外商投資環保領域並提供相關技術轉讓,經營活動可以在企業收入所得稅、進口稅和土地使用稅方面享受優惠。廢物處理和再生產以及生產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企業將可以減免收入所得稅、增值稅、環境稅和環保費等。

東南亞各國的環保產業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未來包括汙水、垃圾等處理與再生利用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藉著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中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人民一起防治荒漠化、生產清潔水、發展生態產業 , 打造優質產能綠色品牌。共謀綠色發展,創造綠色財富, 提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更多“中國方案”,與“一帶一路”周邊沿線國家共同發展綠色經濟。


文:陳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