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8 年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 15 周年,也是中国和东盟启动环境政策对话的第 15 个年头。

15年来,中国和东盟环境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逐渐形成“南南”环境合作新范式。绿色经济将成为中国以及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和东盟在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控制、清洁生产技术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环保合作:一直在路上

东盟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中国与东盟的环境合作实际早就开始,双方在环保产业技术、城市可持续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展开多次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东盟环保合作始于 2003 年,此后为使双方的合作更加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确定了 9 个重点合作领域,涵盖环保政策对话与交流、环境数据与资讯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促进环保产业和技术实现绿色发展、环境可持续城市建设、环境教育和公众意识提高、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以及学者交流能力建设等。

绿色经济: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正式启动

双方计划通过组织实施一系列活动,推动合作目标的实现,其中包括建立中国—东盟环境资讯共用平台,实施《中国—东盟环境技术和产业合作框架》,建立中国—东盟环境标志联盟,继续实施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等。

2010 年成立的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环保合作重要的机制平台。在此背景下,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应运而生,作为东博会框架下的活动,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自 2011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 8 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球和区域重大环境问题交流看法、探讨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亦是本区域的环境政策高层对话重要合作平台。

2018 年 9月11日,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其间,“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生态环保交流与合作,以大数据驱动生态环保创新,提高双方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大数据 + 环保:绿色发展也可以很科技

近年来,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中国和东盟各国也正在积极携手加强环境大数据合作,缩小环境信息和数据发展差距,提高环境管理和规范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南南”环境合作水平,促进区域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张洁清在论坛上介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正呈现出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趋势,线上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现在该平台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需求,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库建设,开通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发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来推进“一带一路”生态环保的信息共享,降低“走出去”企业的环境风险和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张洁清副主任讲道:“目前,大数据平台已经搭建起了‘一网一户一张图’和多个支撑系统架构,也就是对外开放的门户网站,融合了国际国内生态环保数据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及多个综合决策的支持系统,包括‘一张图’的综合决策服务系统、环保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服务系统、绿色贸易和绿色投资咨询服务系统和绿色供应链服务系统,其中两个分平台——上海和中国—东盟也建设完成。”

此外,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新技术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智慧环保产业变革。智慧环保使国家有了更好的条件来解决传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更有能力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环境和发展的挑战,与大数据 +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传感器、无人机、芯片技术等一系列智慧环保先进技术为支撑,为解决大气、水、土壤以及传统的污染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同时智慧环保已经成为引领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环境决策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力量,为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实现更为广泛的互联互通和交流的合作平台,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中国和东盟均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许多相似的挑战,就东盟地区的环境问题而言,他们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面临与中国类似的城市污水排放、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因此双方在高难度化工废水的处理、清洁回用和零排放等领域将创造更多合作机会。而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国与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将带动中国与东盟更紧密地合作。确保可持续地发展环境保护,对每一个国家以及整个区域都大有裨益。

环保产业 拥抱东盟

新一轮环保供给侧变革,再次使环保产业成为中企创业的热土,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也加快了中企“走出去”的步伐。近年来,中国国内一些率先走出去的环保企业展示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其中有北京桑德、北控水务、福建龙净、浙江菲达、杭州新世纪等企业走在前列,相继获得多个海外项目订单,凭借其技术、管理和成本等综合优势,相继开拓了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2011年11月3日,中国企业北控水务集团与马来西亚能源、绿色科技及水务部签订合同,负责建设吉隆坡 Pantai 第二地下污水处理厂,项目合同金额为 25.48 亿元。

作为同处亚太的东南亚各国,拥有相当的地缘优势,也是中国开拓对外市场、开展经济互利合作的首选地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首选地之一。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遇到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目标有共通之处。再加上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基础深厚,东南亚的环保产业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潜力巨大。

以越南为例,目前越南近 80%的生产单位和工业区没有废物处理措施,约有 94%的城市污水得不到处理,仅有 12%的城市垃圾得到处理。越南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环保领域并提供相关技术转让,经营活动可以在企业收入所得税、进口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享受优惠。废物处理和再生产以及生产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企业将可以减免收入所得税、增值税、环境税和环保费等。

东南亚各国的环保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未来包括污水、垃圾等处理与再生利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借着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中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民一起防治荒漠化、生产清洁水、发展生态产业 , 打造优质产能绿色品牌。共谋绿色发展,创造绿色财富, 提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更多“中国方案”,与“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绿色经济。


文:陈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