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助推麗水全域旅遊發展

在全民旅遊時代,“去哪兒玩”、綠色出行是人們關心的話題。怎樣在這些散落在山水之間的美景中來去自如,是所有來麗水人的願望。

只要坐著高鐵來到麗水,通過手機APP搜索到麗水站最近的新能源租賃網點,租上一輛電動汽車,就可暢遊山間民宿、沿途風光,環球車享浙江區域總經理尹鋒介紹說。

如今,在麗水,一輛輛安靜無汙染的分時租賃電動汽車穿梭在景區間,遊客不僅能夠在各處便利地遊玩,更能享受在麗水一路如畫的美景中自駕的樂趣。

共享經濟助推麗水全域旅遊發展

分時租賃新能源汽車

交通:綠色出行讓生態經濟共享

據介紹,2015麗水在全國率先開通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交通模式完美實現了“高鐵—景區—住宿”一站式服務,103元1天的包天價格,全程自助式預約、租車、換車以及結算出行,經濟快捷的操作模式得到了遊客們的青睞,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成為了出行旅遊活動的首選。

據統計,截止目前,麗水共建成分時租賃網點395個,2704個充電樁停車位,已覆蓋全市35個A級旅遊景區共計370個充電樁停車位,投放純電動汽車865臺(計劃到年底增至1200臺),實現九縣市互聯互通,髮卡會員總數超過80000人。分時租賃項目每月用車人次超1.3萬人次(其中游客用車4000餘次,佔比30.77%),累計用車次數超32萬餘次(其中游客用車8萬餘次,佔比25%)。

由於電動汽車通達率高,用車價格實惠,使得偏遠鄉鎮旅遊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各類景區的停車點上,每到週末或節假日就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新能源汽車,民宿一鋪難求,景區村民除了在家經營民宿和飯店,同時種地賣有機蔬果。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項目的啟動,大大提升了鄉村的旅遊消費收入,有效推動了麗水市的經濟發展。

共享經濟助推麗水全域旅遊發展

麗水旅遊惠民卡

暢遊:一張旅遊惠民卡聯動9縣29個景區

200元一張卡,一年內不限次數遊玩29家景區,簡直太划算啦!玩轉麗水,帶上麗水全域旅遊惠民卡,一起遊在秀山麗水大花園,暢享大眾旅遊幸福感。

今年8月,為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整合旅遊資源優勢,讓“麗水人遊麗水”更優惠便捷,麗水市推出了“麗水全域旅遊惠民卡”。活動當天,麗水日報麗水網微信宣傳發布短短四小時,閱讀量已過10萬+。“九城聯動”微直播活動吸引觀看人數達33.7萬。

據介紹,目前惠民卡納入景區數量為29家,覆蓋古堰畫鄉、仙都景區、遂昌金礦、龍泉山旅遊區等9個縣(市、區)重點景區,其中4A景區19家。

29家景區門票市場價格合計為1938元,不少景區還把船票、觀光車租賃和景交等服務項目都包含在內。

共享經濟助推麗水全域旅遊發展

長汀沙灘

產業:“金點子”扶貧的長汀振興之路

長汀村是雲和湖畔的移民村,水庫蓄水後,長汀與53省道隔湖相望,進村出村僅靠一艘渡船,交通極為不便,信息相對閉塞,發展舉步維艱,全村共108戶305人,其中貧困戶23戶56人,佔總人口的19%,全村80%的村民外出務工謀生,在村人口不到40 人,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空殼”村。

2015年,橫跨雲和湖的長汀大橋建成通車,這為長汀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雲和縣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和“十里雲河”省級精品示範道路創建機遇,奏響了長汀脫貧攻堅的最強音!

2016年初,長汀村廣泛徵集“金點子”,利用拆違整治騰出的大片灘塗和湖面,僅用3個月時間,籌資200萬元,打造起平均寬度30米、綿延1公里、麗水唯一的人工淡水沙灘!沙灘開放後,“雲裡看海,山裡玩沙”的創意刷爆了朋友圈,連續三年成為遊客持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因為貧困,長汀出現了“打工潮”;因為發展,長汀掀起了“返鄉潮”。長汀沙灘讓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外出村民紛紛回鄉興辦農家樂、民宿,或從事沙灘服務業。汀海、漫長汀、雲水汀……短短兩年多時間,長汀農家樂、民宿從零起步,快速發展到13家,全村211人在沙灘創業、就業,曾經的“打工仔”“泥腿子”,變成了景區的“老闆”和“房東”,過去80%的村民外出務工,現在80%的村民返鄉創業,麗水市人大代表、長汀村黨支部書記藍克明說。

長汀村為改變以往撒“胡椒粉”式的扶貧方式,累計投入20餘萬元,打造了11座小木屋、20個攤位,僅以每年1000元的租金將攤位優先租給貧困戶經營,併為他們提供景區保潔、保安等多項精準扶貧措施,走出了一條“以旅扶貧”“以旅富民”的新路子。

一片沙灘盤活一座村莊。三年來,長汀沙灘已累計接待遊客150多萬人次,帶動旅遊消費450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從2015年16萬到現今創收26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從1.4萬到2.8萬,實現翻一番,23戶低收入農戶全部實現脫貧。長汀,從一個典型的貧困村、“空殼”村,變成了AAA級景區村、美麗鄉村的樣板村。

共享經濟助推麗水全域旅遊發展

仙都景區

創新:旅遊統籌機制建設創新成樣板

旅遊業改革對於麗水而言,無疑是一場“無先例可遵循、無經驗可借鑑”的探索。從實踐探索和資源稟賦出發,麗水按照生態旅遊全域化、旅遊發展融合化、旅遊休閒智能化的發展思路,把生態旅遊業作為打開“兩山”通道的金鑰匙,探索龍泉、縉雲、遂昌文旅融合機制樣板,重點抓好以縉雲仙都、古堰畫鄉、雲和梯田等為引領的5A景區建設。建立了“1+3”旅遊聯合監管和執法體制,採取督導並進的工作推進機制運轉順暢,按照“分縣達標、全域創建”的思路。創建“簡報、通報、點評、考核”工作推進機制。從市到縣,都建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體系,成立了專門的工作機構,形成了黨政統籌的領導體系。

近年來,麗水建立了主客共享的全域旅遊服務體系。多功能全域旅遊大數據中心、“一機遊麗水”智慧旅遊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服務。推進旅遊交通“零換乘”工作實施方案。出臺解”決旅遊業投融資改革意見和問題,並實施“徵轉分離、分類管理的用地模式等。同時,在全省率先開展全域旅遊產業增加值測算課題研究,明晰全域旅遊統計範圍界定,搭建全域旅遊統計測算框架。

據統計,全市目前,已經創成21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5個省級旅遊度假區,評定省A級景區村莊216個。在高等級旅遊景區數量位居全省前列的基礎上,旅遊產業融合產品取得創新發展,成為旅遊市場有效補充,僅2017年,新增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培育名單11個,創建省級旅遊產業融合基地18個,評定省級星級旅遊地商品購物點18個,獲評浙江省白金級民宿1家、金宿級民宿3家,銀宿16家,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據麗水市旅委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25.44億元,同比增長19.21%;國內遊客人均花費843元,比去年增加129元,旅遊投資同比增長18.65%。

如今麗水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旅遊品牌形象,“畲鄉僑鄉長壽鄉、古村古堰古廊橋”成為都市人尋找鄉愁的載體,住“麗水山居”、喝“麗水香茶”、品“麗水山耕”成為麗水旅遊的新標籤,也是麗水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生動的實踐。

當前,麗水已明確了“將生態旅遊產業培育成為千億級第一戰略支柱產業”的目標,隨著大眾休閒旅遊時代的到來,麗水正加快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