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島城市場 到了看開發商底牌的時刻

今天是11月的第一天。所有人的焦點,恐怕都是頂層那場重要會議。

不用看冗長的會議紀要,我們都能感覺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是怎樣的。最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這次大會沒有提及房地產市場和房價。

與之相呼應,青島樓市同樣是“安靜”的。雖然聒噪的營銷電話越來越多,雖然開發商雙11的活動紅紅火火,雖然各大中介代理都挽起了袖子拼命搶客,但是房價似乎並沒有鬆動的跡象。

這也許就是暴風雪來臨前的寧靜……

觸目驚心的下劃線

10月份官方統計的新房數字,剛剛新鮮出爐。 根據青島網上房地產統計數據顯示,10月青島新建住宅成交6894套,環比9月下跌了8.7%。

8.7%,並不是一個多麼了不得的數字。但是你如果和今年巔峰期4月份的17656套對比,就會對比出市場的萎縮到底有多嚴重。

這可是傳統旺季“金九銀十”啊!

11月份的島城市場 到了看開發商底牌的時刻

還有現在的二手房市場,更是冷得慘不忍睹。剛剛有朋友給我發來一個截圖,曉港名城一個大戶型的房源單價已經跌破了2萬元/平方米,嶗山許多大戶型次新房也開始大幅度降價,“降價五十萬”已經隨處可見。

市場也許並不缺購房者,但是缺少一個讓觀望族作出決斷的理由。

鎮靜的地產商們還能挺多久

現在在後臺,很多人都在諮詢,某某樓盤怎麼樣?現在是不是出手的時機?

大家的疑慮明白,一方面是大勢不明朗,另一方面還因為許多樓盤明面上的房價並沒有下降。因為對於開發商的財務狀況和產品性價比比較瞭解,所以我的判斷上西海岸和城陽有幾個盤是應該降價的。但是這幾天跑了跑,看了看,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銷售還不錯的盤,加推的價格越比較實誠;越是這種無人問津的盤,不但房價不跌,而且連“砸金蛋”的禮品也是很拿不出門。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部分樓盤的蓄客實在慘不忍睹,加上吃免費餐的大爺大媽們,許多項目的到訪量都覆蓋不了開盤數量。還有部分存在明顯硬傷的高價盤,用個門可羅雀來形容毫不為過。某爛尾樓改造的高價盤,據說連著領導的關係,蓄客也就二十多組。如果開盤時不用心多僱點品質託,最後的成交量二十組估計都保不住。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暗地裡降價。這也是目前加推樓盤慣用的手法。我明面上降價老業主會鬧事,那麼我就找代理和中介來偷偷幫我賣。一開始似乎能不錯,但是因為影響力有限,許多盤還是賣不動。

那麼,問題來了,開發商還能繼續挺下去嗎?

兩週後將迎“窗口期”

“金九銀十”的市場與我的判斷相吻合,所以我對市場的判斷依舊不變:

“雙十一”將是大部分開發商堅守高位陣地的最後時刻,從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這段時間裡,或明或暗的降價潮必將襲來。

得出這一判斷,我的理由有三:

第一,近期樓市不會有什麼爆炸性的利好。放開限購已經被闢謠,即使不闢謠,我也相信ZF不會這麼快就自己打臉。棚改政策同樣不可逆,手持現金拆遷戶衝入樓市的景象,也許一去不復返了;供需比不會發生逆轉,即使我們放開落戶政策,青島也不會瞬間湧入大量有購買力的剛需。

11月份的島城市場 到了看開發商底牌的時刻

一句話,現在的市場就像是被涼水浸透的木柴,現在沒有能將這溼柴點燃的烈火。

第二,高週轉的開發商,耗不起。排名位於前列的地產商,有一多半都是高槓杆搞開發。房子賣得好看不出什麼隱患,但是房子賣得不好,問題可能就會慢慢浮現出來。

比方說,有一家中秋節就被農民工堵門討薪的地產商,馬上到了年底支付工程款的高峰期,如果還是殭屍賣法能不能熬過這個春節,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事兒。還有一家來自西南的房企,坊間一度盛傳也出了大問題。最近幾天,口號喊得比誰都響,但是產品性價比真是市面上最爛的,當套路不在慣用時,這家房企會不會走剛入青島時的老路?

活下去,萬科這句話是喊給這樣的地產商聽的。

11月份的島城市場 到了看開發商底牌的時刻

第三,低價盤的放量加推。西海岸有一個憑海臨風,品質放一邊,這絕對是西海岸樓市的毒藥。一下子加推1600套,市場上購房主力這一下掃得就差不多了,關鍵是不遠處還有一個巨量盤中建錦繡城……

與此同時,高新區各大開發商也在摩拳擦掌,這些限價盤密集加推之後,膠州、城陽也都只能唱一首”涼涼“……

所以,誰在暴風雪來臨時選擇裝下去,那可能就永遠醒不來了。

主城區高改盤和豪宅貌似不受影響,但問題是現在有錢人好像不那麼愛買房了,不少人甚至在二手市場上出貨……

搬個板凳看大戲,沒有筍盤不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