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诡异的井》

微小说《诡异的井》

01

漆黑的房间内,房门紧掩着,窗帘也拉得严严的,赵小忆再次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吓出一身冷汗,又梦到了,老家门前的那口井!那口从小被妈妈警告,不能靠近的废井!

看了看床头的夜光床头灯,又是5:00!!

这个月已经接连好几次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梦了!

梦里,一个陌生的女人的声音,从家门口那口井底传出来,凄惨而响亮,“小忆,小忆,我的女儿,快来救我啊!”

大概10岁的时候,一次,趁妈妈不在家,赵小忆带着小伙伴准备掀开家门口那口废井盖,探究一下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是不是真的像村里人说的那样,是一口吃人的井?

眼见井盖就要被大家移开了,妈妈正好这个时候踏进院子,见此情景,拿起门口的扫帚就向这群小孩扔了过来,接着破口大骂,待其他小伙伴吓得都回了家,赵小忆却遭了一顿毒打,妈妈警告她不能再靠近这口井,否则,真的会让井里的人把她吃了。

不知道是被打怕了,还是真的担心这口井会把自己吃掉,从此,赵小忆再没靠近过这个井,其他小伙伴也因为害怕她妈妈,再也不敢踏进她家。

前两次,赵小忆以为梦境在提醒自己要多关心关心在老家的妈妈,于是主动打电话问了问妈妈的情况,不过一直也没敢问那口井里面有什么?

毕竟自从满了18岁之后,她跟妈妈就没有太多沟通,其实,18岁以前,妈妈跟自己也没有什么沟通,她从来都是专制的,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对自己的态度也忽冷忽热。

02

记忆中妈妈不高兴了,拉着她劈头就是一顿臭骂,各种淫秽的词她都能说出口。

小忆有时听着她骂自己的时候都想笑,这个女人骂来骂去也就那几句话重复着:

“你这个贱人,果然生来就是贱骨头!”

“你迟早也是要被人整死的!”

“小时候就该把你扔掉,到现在长大了就知道犯贱!”

……

严重的时候,一阵暴打也是常有的事,一度让小忆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她亲生的?

从她记事起就想着逃离,她甚至希望自己不是她亲生的,这样到时有人来找她回家,她一定头也不回就跟着亲生妈妈离开这个变态的女人,反正自己从小就没有爸爸,这个家也没什么让她留恋的了。

终于,18岁的时候,高考落榜,赵小忆兴高采烈的收拾几件衣服,要了点路费,就跟着同村的姐姐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

今年25岁的赵小忆,出来7年,总共回家7次,从厂妹开始做到现在成为一名小公司的文员,一个人租着一间小居室,日子大概也过成了很多年前想要的,虽没有多少钱,但至少不用再忍受妈妈的辱骂和暴打了。

那个梦境,真的很奇怪,梦里的那口古井,以及陌生女人的呼喊声,听着都让人瘆的慌,好不容易熬到早上6:00天亮,赵小忆赶紧起床收拾好,出了门。

“小青姐,你有连续做过同一个梦吗?”上班时,小忆还是心神不宁,忍不住问旁边的同事。

“没有啊,连续做同一个梦的人,未免也太奇怪了吧,难不成你做过这样的梦?”同事小青睁大双眼盯着坐立不安的赵小忆。

“没呢没呢,就昨天看小说看的一个情节。”

不想被身边的人看做是奇怪的人,赵小忆赶紧圆了过去,转移了话题。

可赵小忆还是放不下那个梦,她又在网上搜了搜,大都解释为压力过大导致的,可自己并没有什么大压力呀,唉,不管了,赵小忆无奈地摇了摇头。

03

下班一回到家就接到妈妈的电话,电话那端的声音尖锐,毫无感情。

“这次过节你也不死回家吗?”

“不回。”

“你这贱人迟早是要死在外面的,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妈,给你养这么大简直就是白眼狼!”气急败坏的妈妈恨恨地挂了电话。

赵小忆冷冷的笑了笑,回家又怎么样呢?还不是相对无语,还不如各自眼不见心不烦呢。

小时候赵小忆见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抱着爸爸的脖子撒娇就很羡慕,然后跑回家,一脸伤心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呀?”

正在切菜的妈妈,听到赵小忆这样问,怒气冲冲的拿起菜刀在她面前晃动,“你爸爸早已经死了!不准再提他,他早就死有余辜了!”

吓得赵小忆哆哆嗦嗦,连哭都不敢,生怕菜刀往自己身上来,从此连爸爸她也不敢再提了。

记忆中,妈妈从来不跟街坊邻居来往,别人也不靠近她们家,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毫无感情的冷漠之人。

25岁的赵小忆心里藏着两件心事,一件是爸爸,另一件就是门口的古井,她真希望今晚不要再做那个可怕的梦了……

04

意识越来越模糊,赵小忆耷拉的眼睛,很快就入睡了。

“小忆,小忆,妈妈在这里,快来救我啊!”

“你……你是谁?”

“我是你妈妈啊。”

“不,我妈妈在家里!”

“孩子,她不是你妈妈,来,你过来,我跟你讲个故事,这是一口吃人的井,它吃掉了你爸爸……”

……

“啊!!!”随着惊叫一声,赵小忆又一次从梦里被吓醒过来,还是那口井,还是那个陌生的女人,不同的是,这次做的梦竟那么真实,就好像真的有人在身边跟自己讲话,赵小忆捏了捏自己的脸,疼!

妈妈?!

难道……

赵小忆不敢再往下想,她决定了,这次她要回家,要回去好好看看那口井,她迫切需要确认梦里的那个女人说的话……

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