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秸稈全域禁燒 變廢爲寶「吃」桔杆神器曝光

為保一片藍天,哈爾濱市在加大力度開展秸稈禁燒工作的同時,在綜合利用上尋求突破。在市場化的基礎上,根據秸稈屬性、產量,結合農業發展規劃組織綜合利用項目落地,變廢為寶讓秸稈成了“香餑餑”。

哈爾濱秸稈全域禁燒 變廢為寶“吃”桔杆神器曝光

秸稈還田更護田

10月30日,在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北大荒集團阿城原種場的田地裡,翻地機正在作業。

據工作人員介紹,用玉米收穫機在收穫玉米的同時,將玉米秸稈粉碎後直接全覆蓋還田,秸稈還田機將玉米秸稈、根茬進一步粉碎,秸稈長度粉碎至3至5釐米以下,接著再用機械耙一遍已經被粉碎的秸稈,為的就是讓秸稈與泥土混合的更加均勻,在將秸稈還田的過程中,農田也被深耕了35公分,第二年春天利用免耕播種機進行播種。此項技術省略深松、耙地、起壟等整地環節,既實現了秸稈還田,又降低了生產成本。

哈爾濱秸稈全域禁燒 變廢為寶“吃”桔杆神器曝光

秸稈變身“新能源”

走進,哈市阿城區的黑龍江四發責任有限公司院內,一臺臺“吃”桔杆的大型機器,把打包好的秸稈變成能燃燒的生物質顆粒。

據該公司的負責人介紹,目前一部分地區為供暖所安裝的生物質鍋爐,其燃料正是這些經過加工的秸稈,而且它們燃燒起來非常乾淨。煤的熱效率在75%左右,用秸稈製成的生物質顆粒熱效率則在90%左右,而且價格上後者更具競爭力。秸稈綜合利用,不僅農民受益,更延伸了環保節能的產業鏈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