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看病,如何用医保报销?

往年我都是买两份医保的,一份是职工社保,一份是合作医疗,二者只可用其一。

事出有因:

刚出来工作那会,我的深圳社保卡正在办理中,没有卡是不予报销的,即使有卡,因医保是市级管理的,哪怕是省内毗邻的两个市也不给用,只能事后报销。

回家那边就可以用合作医疗报销,而后家人默认每一年都帮我买合作医疗,钱是村委会出的,每年200多(今年涨到300+了),不买的话村委会就直接按人头给现金。

昨天妈妈问我还要不要买家里的合作医疗,我去年就写过医保联网的文章,上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网址☞http://si.12333.gov.cn/index.jhtml)看了一下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的普及面,回复可以不用买了。

异地看病,医保如何报销?

一般异地(指与社保所在地不同的地区)看病的案例分五类:

异地急诊:像到省外短期出差、旅游等遇到小意外,这些不可控的医疗就诊事件;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就医:
比如年轻一代接老人到大城市生活;异地长期居住就医:长期在异地居住生活,比如住在佛山,去广州上班交的社保;常驻异地工作就医:被公司调派到省外分公司长期出差等持续性时间长的异地就医;自发异地就医:在小医院看病后,想换到医疗水平更高的异地医院就医,又或者不知道有病没病,就是想去异地的大医院检查一下。


简单来说,异地看病用医保报销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计划的直接结算,一种是事后报销(异地急诊)。操作如下:

首先第一种——

第一步:登记备案

这一步比较繁琐,要求参保人先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备案,填写备案表,写清楚异地就医的原因,是公司调派,还是异地安置,都要写得明明白白。像这个——

异地看病,如何用医保报销?


此外,还要根据你的安置类别准备材料: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就医:携带《XXX异地安置表》及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社保卡、异地居住证明、暂住证等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去参保地医保中心办理;
  • 异地长期居住就医/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差不多同上;
  • 自发异地就医:携带参保地有资质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及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社保卡、诊断证明、出院证明、发票、费用汇总清单等)到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备案,最好有写明是医生建议转院,因为自发的转院报销比例会低一些,具体问清楚医院;
  • 如果是没有在本地看病,直接到异地看的话,有可能不被批准,报销比例和起付线也会有所不同,总之所有的材料具体因参保地而异。


如果参保人不方便,找代办人帮忙办理备案的话,记得带齐双方的身份证,还有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

成功备案后,信息会上传到国家的结算系统,到相关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就医时就可以不用提前垫付,不用两地奔波了。

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而先住院的患者,须入住24小时之内联系当地医保中心(电话:12333)完成电话备案。

第二步:选定点

备案后,如果要在备案地区就医,记得提前上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网址☞http://si.12333.gov.cn/index.jhtml)看一下异地目标医院是否在医保联网系统中。

异地看病,如何用医保报销?


去年这个时候,全国有7226家定点医疗机构入网,刚刚我上系统数了一下,现在联网的医疗机构已经有16280家了,中国速度啊 (*@ο@*)

因为只有联网的医疗机构才可以使用医保异地报销,所以你只能选择系统中已经联网的医院,日后应该还会完善的。(如果在没有联网的医疗机构就医,那日后就要带齐就医证明回参保地申请才可以报销。)

最后,记得就医时带上医保卡就可以了。

简单讲一下第二种,异地急诊——

前面三种情况都是有计划的异地就医,而异地急诊是突发事件,没有人能预料到事情什么时候会发生,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电话备案。

如果错过了24小时的期限,只能先由自己垫付医疗费用,之后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出院/就诊证明、发票、费用汇总清单、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回参保地申请报销。

建议出院前打个电话问问参保地医保局要求什么材料什么盖章,免得事后两地跑来跑去,得不偿失。

社保(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的地方性比较强,以上操作流程大致相同,但准备的材料因地而异,建议提前打本市医保局电话问一下哦!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备案后在联网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是最有利于参保人的,既可直接结算,报销成功率和比例也会高很多,所以千万不要偷懒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