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是否也说古汉语,为什么?

IT维京


匈奴人肯定会说古汉语,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和我们打交道了,不会说两句汉语是不可能的。

首先,匈奴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而他们的语言被零碎的记载于汉籍史料当中,比如单于、撑犁、孤涂、阏氏、头曼、屠耆就是匈奴语中的词语,只不过是我们拿汉字转写的。

据学者研究,其中单于的意思是酋长,撑犁的意思是天,孤涂的意思是儿子,阏氏的意思是妻子,头曼的意思是数量词“万”、屠耆的意思是贤能。可见我们汉人当时都会说简单的匈奴语,而匈奴人说几句古汉语也是很正常的。

其次,匈奴人曾多次劫掠北方,俘虏了许多汉人,并让汉人为他们种地,还有一些汉人投降匈奴,比如李广的孙子李陵、太监中行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匈奴人要管理这些汉人肯定要掌握一些汉语,不然没法交流。

第三,双方的官方文书都是用汉语写成的,可见在匈奴高层肯定有精通汉语的人存在,或许掌握汉语也是匈奴贵族的一项必修课。而东汉时期,匈奴南北分裂,南匈奴归附汉朝,并一同对抗北匈奴,可见双方高层之间交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随着汉匈关系的密切,匈奴汉化程度明显加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匈奴人开始起汉名了,诸如刘豹、刘渊、刘聪等。

第四,到了东汉末期,曹操内迁三十万南匈奴进入山西地区,扣押呼厨泉单于在邺城当人质,委任匈奴左贤王刘豹管理部众,使他们“形同编户”。而刘豹的儿子刘渊则打小在北方游学,后来在洛阳当人质,接受系统的中原教育,熟读汉籍经典,其汉学造诣受到魏晋世人的一致称赞。在这个时候匈奴人的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而他们本来的语言似乎已经被遗忘了,唯独留存的只是一些生活习惯。

第五,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夏政权。在北魏时期,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领导了六镇起义,他们的姓名又开始匈奴化起来。而破六韩拔陵死后,中国的史籍上就再也没有匈奴人的记载了。

第六,北匈奴被打跑以后一路向西,在和中亚民主融合后在西方史料中以“匈人”的名义出现,上帝之鞭阿提拉至今让欧洲人胆颤。阿提拉死后,匈人帝国瓦解,他们散居在了现在的匈牙利地区,而匈牙利的意思就是“匈人居住的土地”

如今的匈牙利人还保留着祖先们来自东方的传统,比如名字姓在前,名在后,这个习惯和我们一样的,和欧洲人相反。甚至还会吹和唢呐非常相似的乐器。


石头说历史


影视作品中的冒顿单于

首先要说的是,从司马迁、班固等人的记载来看,匈奴人应该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语言和中原民众的古汉语之间肯定有很的区别。比如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就说道:“匈奴谓贤曰‘屠耆’”。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他们和中原的古汉语并不一样。

西汉后期的疆域

匈奴所有的人名,显然和中原地区百姓的姓名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冒顿、伊稚斜、呼韩邪等等,司马迁等汉朝人只是根据这些人名的发音用汉字来记录下他们而已,这就如同今天的我们所称呼的汤姆、杰瑞、佩奇、乔治等人名是一样的。中原百姓并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名的含义是什么,有时候也会闹笑话。比如王莽的时代里,根据《春秋公羊传》“春秋讥二名”的说法,下令天下所有的人都要改名,比如汉平帝原名刘箕子,后来改名为衎。王莽发现匈奴单于名叫“囊知牙斯”,王莽一看这还了得?皇帝两个字的名都改了,你竟然用了四个字的名!于是,王莽下令单于改名为知。其实,王莽就是没有明白,囊知牙斯只是一个音译而已。

匈奴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司马迁明确说匈奴人“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他们生活之中,往往遵从一些习惯法,而没有什么成文的东西。

但是,随着大量中原民众来到草原上,随着匈奴人与中原地区交往的增多,汉语、汉字也开始逐渐流行于草原之上。首先说,中原民众的到来。先秦的时候我们暂且不说,就说西汉王朝建立之后,不断有大量民众来到草原上。来到草原上的中原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投降匈奴的将领和其部属,这里就说几个比较著名的,比如韩王信、卢绾、李陵、李广利、卫律等人。第二,被匈奴掳掠到北方的民众。匈奴人每次南下,不仅掳掠财产,而且也包括人口。很多人都被他们抢到了草原上。第三,因为和亲而来到草原上的民众。从刘邦开始,西汉王朝制定了和亲的策略。一直到汉武帝初年,都会派出公主、或者宗室的女性、或者是冒充宗室的女性嫁给匈奴,而陪嫁的中原民众很多也都留在草原上了,比如王昭君、中行悦等人。第四,因为种种原因被匈奴扣留的人员。即便是在战争进行之中,双方也都会有使者往返,其中有一些人就被匈奴扣留,比如苏武、张骞等人。第五,前往匈奴经常的人员。从西汉初年开始,西汉与匈奴之间的经济联系都是比较紧密的,经常有商人往来其间。最著名的就是聂壹。这些中原百姓的到来,肯定会将汉语和汉字带到草原上去的。

再来说匈奴人与汉朝人的交往。匈奴建国之后就一直没有断绝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而在汉朝建立以后,双方的联系更为密切。(注意,密切不等于友好啊!)我们从司马迁等人的记载中就可以看到,他们给汉朝皇帝的信件,都用的是非常标准的古汉语。而等到呼韩邪单于内附之后,他们给皇帝的上书更是要严格按照中原地区的格式。虽然汉朝皇帝给了他们很高的礼遇,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臣服于汉朝,汉朝还给他们颁发了印玺。至于一些进入塞内的匈奴人,更是完全接受了汉语和汉字,比如非常著名的金日磾,他本是匈奴人的一个王子,后来被汉朝俘虏来到长安。金日磾被汉武帝看重,甚至被汉武帝任命为顾命大臣之一。他就是今天汉族之中金姓的祖先。

东汉王朝的疆域

等到东汉王朝建立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其中南匈奴内附,汉光武帝将他们安置在美稷县,他们已经成为汉朝的一个地方政权,和一般的诸侯王没有什么区别了。比如范晔在修《后汉书》的时候,不仅记录了南匈奴的世袭,而且将南匈奴单于的死称呼为“薨”,就是把他们当诸侯王来看待。他们在进入塞内之后,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本来他们根本没有姓氏,到了塞内,他们的首领干脆宣布自己姓刘。后来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刘聪、刘曜、刘卫辰等人就是。其他的人也都给自己取了姓氏。东汉的时候,虽然匈奴单于的名号还是匈奴语,但他们都取了汉名。比如,醢落尸逐鞮单于名比,丘浮尤鞮单于名莫……这都说明,他们已经接受了汉字。既然接受了汉字,久而久之,也就接受了汉语。

再到后来,进一步南迁的匈奴人完全接受中原文化,最终融入中原民众之中。比如《晋书·刘渊载记》中记载:“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尝谓同门生朱纪、范隆曰:‘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无武,降灌无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业,两公属太宗而不能开庠序之美,惜哉!’”刘渊的儿子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到了这个时候的匈奴人,当然是说汉语、写汉字的。

至于被东汉打跑了的北匈奴,他们一步步西迁,最终消失于中国传世文献之中,从中国传世文献里不知道他们后来去哪里了,他们后来说什么话,用什么文字,我就不清楚了。这可以去请教抓门的语言文字学家。


野叟杂谈


在匈奴汉化之前,有自己的语言,当时汉匈高层往来,交流就得通过翻译。古代的情况跟今天没什么两样啊。我随手举个例子吧。

比如西汉的汉哀帝时,哀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同性恋者,他爱董贤,让董贤担任大司马,位极人臣。有一回,匈奴单于到长安朝见,见到大司马董贤,心里很吃惊,没想到位高权重的大司马居然如此年轻,觉得很奇怪,便问站在一旁的翻译。汉哀帝让翻译告诉匈奴单于:“大司马虽然年轻,却是以贤能而居高位的。”匈奴单于一听,佩服得不得了,跪倒在地,向汉哀帝祝贺汉王朝竟然有这样年轻有德的人才。

从这个记录就可以看出来,匈奴与汉的语言是不同的,要通过翻译。

不过,匈奴虽然是军事大国,却是文化小国,在文化上,不断受到强势汉文化的影响。到了魏晋时代,归附已久的匈奴人不仅改汉名,讲汉语,还讲得特别溜。

匈奴单于一族原本姓“栾提”,这是个音译,后来他们自称先祖是汉朝皇帝的外孙(汉与匈奴的和亲),身上有皇家刘氏的血统,故而改姓为“刘”,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汉文化的吸收。匈奴的贵族子弟,都学习汉地的经史,我来说说几个特别优秀的人物。

在五胡乱华,首先兴起的匈奴汉政权,皇帝刘渊,他从小拜崔游为师,学习经史。西晋开国后,朝中不少人向晋武帝推荐刘渊,认为他文武全才,必可为国家建功立业。然而也有人认为刘渊是匈奴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能重用。他称帝后,国号为汉,是要承续大汉的皇统。

刘渊的儿子刘聪,对经典史籍很精通,博学强记,还能写一手好文章,文武双全。在二十岁时,他前往京师洛阳求学,许多著名人物都跟他有往来,年纪轻轻就已经闻名京师内外了。刘渊的族子(同族侄子)刘曜(yào),喜欢读书,文笔优美,常自比于乐毅、萧何、曹参,以上三人都是华夏历史上的贤臣,可见深受汉文化的薰陶影响。

由此可见,在强势汉文化的影响下,匈奴最后被融合了。


君山话史


匈奴人应该会说几句古汉语,但不可能象汉人一样也用汉语说话。



匈奴人之所以能说上几句,主要是方便和古汉人进行交流,漠南紧靠汉朝地方的人应该会日常用语,一是他们距离汉人较近,二是他们经常和汉人打交道,耳濡目染就也会说古汉语了。



匈奴人应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不然他们相互之间怎么交流?更何况匈奴军队在秦朝和汉初就非常强大,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他们是怎么组织和训练的?有没有文字有待考证,但匈奴人绝对应该有用于交流和勾通的民族语言。



匈奴人会几句古汉语除了上述原因外,我估计还与他们经常骚扰和发动对汉人的战争有很大关系,不懂几句汉语,他们怎么向汉人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诉求?



另外,汉武帝时期就有个叫中行说的汉奸,本来就是汉廷的一个宦官,因不满文帝差遣他陪公主到荒漠度日,索性投靠了匈奴单于,他挑拨匈奴人对汉人发动战争,处心积虑给匈奴人普及汉朝汉语言和汉文化,目的就是为了让匈奴人做到知己知彼,方便攻打汉朝,在中行说的调教下,估计匈奴王庭对汉朝文化了解了一二,说几句古汉话应该不成问题,但匈奴人应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不可能平常也说汉语。


知未是也


匈奴人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留下一首《匈奴歌》,歌词里有: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首歌几千年下来大家都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可见匈奴人和汉人交流没有语言障碍。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身边就只带着甘父一个匈奴人,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静夜思160519196


漠北的匈奴人与中原的华夏人在语言肯定差别很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人口生存的压迫,有机会,双方会进行无休止的战争,都会掠夺对方的人口成为奴隶,或双方地域交错,原始贸易的产生,这都是正常的人类发展行为,产生族群之间的通婚非常普遍(可参考电视刷《芈月传》里也描述相似的情景),会有很多混血儿衍生,这里,部分匈奴人或华夏人会双语也不奇怪,加之,匈奴人没有文字记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汉字也很正常。


桥下浅草1


匈奴人从母姓。匈奴刘氏,就是汉朝历代合亲公主的后人,当然会说母语。《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实是夏朝后代。《山海经》则载,匈奴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商灭夏,夏人逃至大漠,发展为匈奴。


沉140769451


既然匈奴与汉族以及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民族的分支,除了几个民族以外……我们是否可以把我们身份证或者需要填写民族的那一栏都写中华民族或者华族或者华夏族……不要分那么清楚谁又说得清楚皮肤头发等都是一样的……黄种人「个别除外」


战神铮铮


匈奴人是欧亚北方的游牧民族。唐朝以前不固定态在草原上牧业为生,说明气候水草丰盛气候温馨,安居。时令的变换,气候影响了多个部落云聚。南下东移和农耕时代文明的华夏打成交易。九州鼎立,周天子四海制理,本来多部落的游民多个语系,大汉丝路添进了汉字史记。战乱的匈奴分崩离稀,安邦的部落文明有字体。千秋一过,草原上的石像生,向南传递着那个时代的信息一曲《我到草原来》旅游寻找千古奇葩!


陋室铭203835086


匈奴应该不说古汉语,因为普通汉人自己日常交流都不会说“之乎者也”这些古汉语,说古汉语的都是汉人中的读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