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天人

莊子說天人

核心描述:人與天一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山木》首次明確表達了“天人”概念。原文是︰“人與天一也。”意思是︰人與天原本是一個。《莊子·齊物論》告訴我們“天人境界”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隨著這句話莊子進一步解說,由於人天分裂以後,天地人萬物似乎變成了是無數個了:“有人為的一切,那是出於自然;有自然的一切,那也是出於自然。人為的一切不能保全自然,那是人的本性出了問題。只有聖人(由於其仍然保持了天人身份的意識)能夠安然順應變化到極致。”

世界萬物不論人為的或自然的,皆是出於自然,就好像萬物皆源於天地一樣。但是,為什麼人為的一切不能保全自然呢?莊子認為那是人天分裂以後人的本性的問題。簡單說來,人因為迷失自己的天人身份而有了自我認知能力,這種能力稍有偏差就會出現區分與執著,認為自己與別人是對立競爭的,並且非要勝過別人不可,然後扭曲了天人本性,也無法保全自然了。

《莊子·秋水》借河伯之口說:“什麼是自然?什麼是人為?”北海若說:“牛馬生來就有四隻腳,這叫做自然;給馬頭套個勒,給牛鼻穿個孔,這叫做人為。所以說:不要以人為去摧毀自然,不要用智巧去破壞命定,不要為貪得而追逐名聲。謹守這些道理而不違失,這叫做迴歸真實。”人類將自身天人身份迷失以後,隨著文明的進展,天人合一似乎難以企及了。

人類如何迴歸天人?《莊子·天地》特地揭示一個“忘”字訣。原文說:“人的動靜、生死、窮達,都不是自己安排得來的。一個人所能做的,是忘掉外物,忘掉自然,這樣叫做忘己。忘掉自己的人,可以說是與自然合一了。”

在達到“忘己”之前,應該還有一些修練的方法。《莊子·齊物論》認為,萬物互相形成“彼與此”,所以人類最好不要妄分是非。“使彼與此不再出現互相對立的情況,這是道的樞紐。掌握了這個樞紐,才算掌握住圓環的核心,可以因應無窮的變化。”“以清明的心去觀照一切,將可以覺悟。”“天地其實就是一根手指,萬物其實就是一匹馬。”“天地一指也”是要破除人們對大小的執著;“萬物一馬也”是要破除人們對多少的執著。在天人境界:無論大小與多少,都在天人整體的“道”裡面。從“天人之道”的視角看來,人與自然原本都是整體中的一部分,所以何必區分為二呢?

《莊子·齊物論》繼續追溯萬物的根源。如果根源是同一個天人之道,那麼我們所見的一切原本即是合一的。接著歸結出一句足以代表莊子人生境界的名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與我一起存在,我就可以擺脫時間方面的壓力(如壽夭生滅);萬物與我合為一體,我就可以免除空間方面的困擾(如大小多少)。化解了時空的侷限,天人生命又是什麼情況呢?

《莊子·天地》描寫至高的神人“駕馭光明,形體已被化解無遺,這叫做照徹空曠。將生命的真實完全展現,與天地同樂而沒有任何牽累,萬物也都回歸於真實。這叫做混同為深奧的一。”這就是天人境界啊。

由此可知,所謂“天人合一”,並非單純的“人與自然合一”,好像人的形體註定融化於自然中,而是“人與自然在道中合而為一”。以天道為基礎,並且由天道的視角,人與自然才有可能合而為一。這時,人的精神狀態將顯示悟道的喜悅,在光明中完全展現生命的真實。那麼,道又是什麼?這是我們要向莊子請教的最後一課。

郭子請教莊子說:“所謂的道,在哪裡呢?”

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說︰“一定要說個地方才可以。”

莊子說:“在螻蟻中。”

東郭子說︰“為什麼如此卑微呢?”

莊子說:“在雜草中。”

東郭子說:“為什麼更加卑微呢?”

莊子說:“在瓦塊中。”

東郭子說:“為什麼越說越過分呢?”

莊子說:“在屎尿中。”

東郭子不出聲了。他不敢再問了,因為莊子的回答越來越不堪,完全異於一般人的想像。莊子所謂的道是“無所不在”的。為了說明它真的無所不在,所以要強調它在於“螻蟻、雜草、瓦塊、屎尿”,這是從動物(昆蟲)到植物,到礦物(無生物),再到廢物。意思是:連最低賤卑微之物都有“道”在其中。

莊子接著說:“先生的問題本來就沒有觸及實質。就像市場監督官,名叫獲,他向屠夫請教檢查豬肥瘦的方法,獲告訴他:用腳踹,愈往腿下踹,這隻豬就愈肥。同樣道理,你不要執著在一個地方,萬物都是無法逃離道的。至高的道是如此,偉大的言論也一樣。”這裡使用了“每下愈況”一詞來說明道之無所不在。

事實上,由於天人之道無所不在,而我們本來就是天人,也具有天人之道,所以我們可以“一起遨遊於無何有之鄉,把自己混同萬物,一切都是無窮無盡的啊!讓我們一起無所作為吧!恬淡又安靜啊!漠然又清幽啊!平和又悠閒啊!我的心思空虛寂寥,出去了不知到達何處,回來了不知停在哪裡;我來來往往啊,不知終點何在。翱翔於遼闊無邊的境界,運用最大的智力,也不知邊界何在。”細讀這一段描述,再回想莊子遍在全書的那些不著邊際的話語,就不免發出會心的微笑了。

“主宰萬物的天道與萬物之間沒有分際;物與物是有分際的,就是所謂萬物之間的分際。無分際的道寄託於有分際的物中,就像有分際的物寄託於無分際的道中。以盈虛衰殺來說,道使物有盈虛,而自身沒有盈虛;道使物有衰殺,而自身沒有衰殺;道使物有始終,而自身沒有始終;道使物有聚散,而自身沒有聚散。”

萬物一直處於“盈虛、衰殺、始終、聚散”的過程中,亦即一直在變化生滅之中,但是,道卻不受任何影響。這正是《老子》二十五章所說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運行而不止息)。這也點出了“無所不在”與“無所不是”的重大差異。如果“道無所不是”,則道必須隨著萬物的變化而一起變化。但是,說“道無所不在”,就可以肯定道除了遍在萬物之外,還擁有一種超越性,不會隨著萬物的變化而變化。

莊子說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