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创造中国古代武将最高荣耀,奈何英年早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雄视古今的天纵之才,他们或昙花一现,或惨淡收场,而如霍去病一般,历朝历代只褒不贬的无双国士,只怕仅此一例。他十八岁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功绩显赫被封为冠军侯;二十岁便成为骠骑将军,独立领兵征讨匈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六次出击匈奴,共斩获敌兵十一万多人。西汉元狩四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获得了历代武将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为减少匈奴侵扰、维护西北稳定、开拓边疆,立下了赫赫战功。

弱冠之年创造中国古代武将最高荣耀,奈何英年早逝!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与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卫少儿也就从未告诉过霍去病他自己的身世。当他立下不世功勋之后,他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弱冠之年创造中国古代武将最高荣耀,奈何英年早逝!


霍去病17岁领兵出征,战后获封冠军侯。如此辉煌战绩绝不是仅靠运气,是因为17岁前,霍去病就两次随卫青出征匈奴,是通过战争洗礼长大的孩子。霍去病在独当一面前,卫青曾三击匈奴,霍去病在17岁之前极有可能就是跟随卫青出征。元狩二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汉武帝于建元二年罢太尉之位,直到设置大司马位,以代替太尉之职。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元狩六年一代将星陨落,年仅24岁。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