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創造中國古代武將最高榮耀,奈何英年早逝!

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乏有雄視古今的天縱之才,他們或曇花一現,或慘淡收場,而如霍去病一般,歷朝歷代只褒不貶的無雙國士,只怕僅此一例。他十八歲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因功績顯赫被封為冠軍侯;二十歲便成為驃騎將軍,獨立領兵征討匈奴。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六次出擊匈奴,共斬獲敵兵十一萬多人。西漢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七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獲得了歷代武將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為減少匈奴侵擾、維護西北穩定、開拓邊疆,立下了赫赫戰功。

弱冠之年創造中國古代武將最高榮耀,奈何英年早逝!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與霍仲孺當初不願做胎中霍去病的父親,霍仲孺的兒子,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衛少兒也就從未告訴過霍去病他自己的身世。當他立下不世功勳之後,他終於知道了前因後果。就在他成為驃騎將軍之後,他來到了平陽,向當年拋棄了自己的父親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沒有盡孝。”霍仲孺愧不敢應,回答說:“老臣得託將軍,此天力也。”隨後,霍去病為從未盡過一天父親之責的霍仲孺置辦田宅,並將後母之子霍光帶到長安栽培成材。

弱冠之年創造中國古代武將最高榮耀,奈何英年早逝!


霍去病17歲領兵出征,戰後獲封冠軍侯。如此輝煌戰績絕不是僅靠運氣,是因為17歲前,霍去病就兩次隨衛青出征匈奴,是通過戰爭洗禮長大的孩子。霍去病在獨當一面前,衛青曾三擊匈奴,霍去病在17歲之前極有可能就是跟隨衛青出征。元狩二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漢武帝於建元二年罷太尉之位,直到設置大司馬位,以代替太尉之職。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元狩六年一代將星隕落,年僅24歲。陪葬茂陵。諡封“景桓侯”。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