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助手顧瑩櫻|時尚女CEO,別去羨慕最後的成功

灌 溉 你 最 初 的 夢 想

出道要趁早。在創業界,顧瑩櫻年少一戰成名。

穿衣助手顧瑩櫻|時尚女CEO,別去羨慕最後的成功

2006年,大二時,她跟著一幫大三學生參加創業大賽,得了國賽銀獎,不僅被保研,當年她主講項目時錄製的視頻,至今還是ITP學員們必看的經典;

2007年,正讀大三的她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和陳偉星等人做了泛城科技。

2010年,泛城科技迎來頁遊生涯的第一個高峰,她卻選擇急流勇退,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粗算一下也有幾千萬;

2010年,研究生畢業後,她開始做風投,投了房途網、阿拉丁信息科技,還砸中了51信用卡管家這個百億級別的項目;

2012年,二次創業穿衣助手,獲得幾千萬美金風險投資,投資人包括京東等知名機構;

2017年初,上線了新項目ICY,一年時間,銷售額破五千萬……

故事從來不只有開頭和結局,最重要是過程中的生死掙扎。顧瑩櫻有些無奈,“別去羨慕結果的成功,你都不知道對方過程中付出了什麼。”

-1-

剛剛邁入大學時,在顧瑩櫻想象中,大學生涯以及剛入職場的頭兩年,應該是馬卡龍色的:明亮、跳躍,朝氣蓬勃。

這也是為什麼穿衣助手的主色調選擇漸變紫的緣故,顧瑩櫻說,它代表著青春的張揚和多變。

但創業讓她被過早地拖入市場,在創業場上,沒有馬卡龍絢彩的浪漫,有的只是血雨腥風的廝殺。“我們的青春似乎從沒有無憂無慮過。” 曾經的創業夥伴當時的一句玩笑讓顧瑩櫻至今仍感觸頗深。

1985年出生的顧瑩櫻踩在一個不錯的起點上,出道早,套現也早。其他同齡人還在做著創業夢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做一些零零散散的天使投資,接著又去美國遊學了一年半。

2011年底回國,滿打滿算,再創業一次也並不晚,甚至可以說趕上了創業的黃金年齡。

顧瑩櫻本可以全職去做投資人。但她覺得投資是從二手資料裡面去分析價值,很可能離事情的本質越來越遠,所以選擇了第二次創業。

“極速的成功不一定是件好事,它給你的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這帶來的是對未來極度的恐懼。那些極速成功的人,心理一定出過問題,無非是有些人出了問題一直在撐,有些人扛過來了。

”顧瑩櫻說那段時間,就做了兩件事:一是覆盤過去,找到除運氣之外的成功要素;二是尋找未來,尋找讓自己能夠重新激動起來的事情……

也就是那個時候,她打定主意接下來做任何事情,都要對一個行業帶來價值,而不僅僅是給一個公司帶來利益。穿衣助手就是當時撕破她人生黑洞的那道口子。

-2-

“穿衣助手”最早的靈感來自自拍,她自己便是一個喜愛自拍的女生,覺得微博微信的信息流形式以傳播信息為主,而她更想要一個利於自拍圖片沉積的社區。

社區成立之後,她卻發現自己之前的想象太過理想化:在中國很難形成一個完全基於自拍的精神社區,因為所有美女照片的下面都有人在問“約嗎?”

好吧,乾脆變成一個服飾搭配社區,取消胸部以上的圖片,只允許大家發全身照,針對彼此的穿著聊起來。結果仍然不妙,下面的評論都是“這衣服哪買的?發個鏈接?”

最後“穿衣助手”演化成一個品質電商平臺,以搭配作切入,鼓勵買家以“組合搭配”的形式購買服飾,客單價是180元左右,遠超過行業大多數服飾電商平臺。

穿衣助手顧瑩櫻|時尚女CEO,別去羨慕最後的成功

顧瑩櫻轉型神速,在創業方向上她沒什麼糾結,也並不執著,這個方向沒法走通就換下一個。“我的理念是,要尊重這個世界。”顧瑩櫻說。

所謂尊重世界,她這樣解釋:創業是一個提出假設並驗證的過程,但首先創業者需要知道世界是怎樣的,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滿足世界的需求,而不是讓客觀條件去滿足自己。

客觀事實並不會因為你的理解而變化,所以當一個假設不成立,就應當趕緊提出第二個假設。

在這樣的理念下,顧瑩櫻最無法忍受的狀態是“既不接受,又不離開”。

尤其在中國商業社會,“不接受”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

穿衣助手顧瑩櫻|時尚女CEO,別去羨慕最後的成功

打個比方,當初做穿搭社區的時候,她試過找一些時尚達人把社交氛圍帶起來,但是她所觀察到的是,中國的時尚達人水準遠不如海外時尚博主,而且商業氣息非常重,整個生態不夠健康。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整個社會對時尚達人的發展並不是沒有責任。當時顧瑩櫻想找時尚達人做廣告,對於服飾達人利用短暫的生命週期來進行商業化這件事,她自己心裡是默認的。

所以,如果不接受,就不要審判現狀,趕快去找自己該走的路線吧。

-3-

現在,顧瑩櫻手上握著兩副牌——穿衣助手和ICY全球設計師平臺,都是運用社區的理念,分別圍繞不同年齡段用戶的時尚需求來提供價值。

“你要理解用戶,真正知道用戶的需求在哪兒,才能去滿足它。”在顧瑩櫻看來,服裝本身就是一個人內在自我的外在表達。而具體到商品模型,則是由設計、品質和價格這三個維度決定的。

用戶年齡段不同,對於這三個維度的需求點也會不同 。

穿衣助手顧瑩櫻|時尚女CEO,別去羨慕最後的成功

穿衣助手面向的是15~25歲的女性,這是彩色的年齡段,追求多變,注重形式,因此她們會積極嘗試各種風格,發現多面的自我,對於時尚更多的是“追逐”,通過follow時尚icon來學習時尚。

同時,在這個年齡段,簡單的生活環境和本身的經濟條件限制,她們對內在品質的要求會相應降低。她們需要的是低價的流行,這部分的商品供給,淘寶是充足的。

因此,穿衣助手搭建的是一個穿搭社區,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時尚內容,通過技術手段將ins、微博等潮流前線的穿搭內容與淘系商品進行鏈接。

穿衣助手顧瑩櫻|時尚女CEO,別去羨慕最後的成功

“從用戶價值模式看,穿衣助手的核心就是信息導購,通過蒐集時尚icon的穿搭告訴用戶什麼是正在流行的,併為此匹配商品。但實際供給依賴於淘系商家。”

顧瑩櫻說,當年,是蘑菇街的興起讓她看到了市場對美學潛藏的需求:“商品不只有功能和價格屬性,還有美學屬性,而美學屬性可以讓商品變成可閱讀的內容,這也就是所謂的‘內容即商品’。”

作為第一個從內容電商走出來的團隊,穿衣助手是市場上第一個讓商品脫離單品屬性,以搭配方式來呈現的。她要做的不是一個貨架,而是精美的櫥窗。用戶量的激增也告訴顧瑩櫻,她做到了。

/end/

意在文化宣傳無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聯繫 mishuodashu 刪除,喜歡類似文章 可以關注 MISHUOda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