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宜宾主城区限行是否妥当?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回复

宜宾市限行是否妥当?

一、限行无外乎就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是治理交通拥堵,二是改善空气质量。

1、交通拥堵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增多,机动车增多是一个造堵的自然原因;而人为原因呢?宜宾差到爆的城市规划是首要原因。其次则是为数众多的单行道设置,据了解前期设置单行道的时候花钱找专家设计,但是设置单行道后,给驾驶员直观的感受就是更堵了,究其原因,原来可以分流的车辆因为单行道的原因汇聚了几处合流点,使得交通更为拥堵,这点广大驾驶员有着深刻的体会。请问政府领导:城市规划的不力和不合理的单行道设置加剧交通拥堵,这是政府的责任,为何只作一刀切通过限行来解决问题?

2、空气质量方面。宜宾本来的空气质量就很差,街道泥沙大,工程建设多,防尘措施不到位,下雨天绿化带内的泥土会被雨水带至道路,上江北红坝路、城区至柏溪段,整个临港区,灰尘极大;在四川,限行来改善空气已有先例可循,自贡、绵阳也有此做法。请问政府领导:机动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到底处于什么程度,主要原因?次要原因?还是少量的其他原因?通过限行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多大影响,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没有?

二、限行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1、宜宾城市规划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从临港起至叙州区,人口密集区横跨近30公里,加上几个交通拥堵的节点(几座桥、城区、224、江北酒圣路等),再加上宜宾本就拥挤并且少的公交线路,出行需求增加,而公共交通无法跟上,滴滴等网约车因此而增加。此限行的做法无疑会增加市民上班的时间,加剧拥堵的程度。而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方面则无依据可循。

综上、治理拥堵以及改善空气质量方面,仅通过限行这一政策无疑的片面的,应更多的改善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单行道的慎重设置,更多的通过综合措施来改善拥堵情况以及空气质量,而这主要责任在于政府。而不是仅通过约束市民不开车来实现。习总书记说过,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人民,而不是规避政府责任而限制人民。

「讨论」宜宾主城区限行是否妥当?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回复

答复情况:

尊敬的网民朋友;

您好!“市长与网民”转来您的题为“宜宾限行是否妥当”的来信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2018年以来,我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机动车尾气成为当前城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等是机动车尾气产生污染的主要来源,它们使空气环境产生不利的现象,对人体健康也造成危害。

为此,结合我市环境治理工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借鉴自贡、绵阳等城市成熟经验,拟定了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行机动车分车型分等级的限行方案,目前正在征求相关单位、县区以及网上征求市民的意见,还未正式实施。下一步我们将综合考虑您提出的建议,一并向政府汇报。

感谢您对道路交通事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