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讓.皮埃爾.瓦揚古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圖1:讓.皮埃爾.瓦揚古博士講課現場

2018年10月19日上午,來自加拿大的讓·皮埃爾·瓦揚古博士為我們介紹了關於生物安全防控方面的報告。瓦揚古博士是李曼大會發起人李曼博士的學生,曾與李曼博士一起做過豬方面的研究,也從事了家禽方面的研究,他在報告中也借鑑了很多家禽方面的數據。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和人員的流動加速,在人和家禽上每年至少會有一種新發或再發的傳染病,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在家畜上,非洲豬瘟是一個例子,並且已經在中國流行起來。

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多樣,可通過多種方式感染,病毒在自然界中耐受力強,但利好的是非洲豬瘟必需通過接觸傳播,通過氣溶膠不能傳播(即不通過空氣傳播),傳播也非常緩慢,表現出低的感染性,這也為我們防控它提供了便利。

如何減少病原的傳播主要通過三方面工作,第一減少傳染源,第二有效的隔離措施,第三通過組織和交流及培訓將上面兩方面手段利用好。

打破疾病的循環鏈是最佳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通過移除易感宿主的方式降低散毒源,通過消毒衛生工作消滅病原體,通過殺蟲等方式降低中間宿主傳播,通過加強進場管理控制疾病由場外傳播至農場內部。當然這些工作都需要培訓,統計和考核。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如果我們不遵守生物安全規範,僅僅是每個周違背一次,那麼根據公式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即使一種疾病因為我們違背了規範性其發生的概率只有1/1000,每年其發生的總概率是5.07%。

支原體的防控中的經典概述,叫“農場位置是與再感染相關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二個因素是臨近農場的規模”養殖業上是移動的工業,只要有移動就有風險。

這些可移動的物品包括風、昆蟲、動物、人和交通工具。

防控疾病需高度關注生物安全。

瓦揚古博士通過詳盡的數據,告訴我們以下的生物安全關鍵點:

1、昆蟲和齧齒動物是病原傳播的中間宿主,需要注意昆蟲和齧齒動物的風險:有數據表明從被感染農場半徑2.3公里處,捕獲的蒼蠅中30%分離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昆蟲風險管理的要點:

  • 豬場避免積水和死水,因為蚊子可在死水裡產卵。
  • 防控齧齒動物:如果在現場觀察到齧齒動物的糞便,彎曲桿菌感染的機會增加了3倍;在現場發現齧齒動物時,球蟲病的機會增加了3倍如果觀察到小鼠,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了至少6倍;觀察大老鼠,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至少8倍。如果農場附近有浣熊或狐狸,就有2倍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機會;農場上松鼠的存在與農場裡巴氏桿菌之間的顯著關聯。

2、糞便管理:拉糞車需處理,否則會對疾病傳播,糞便如需還田,疾病發生時需做熟化處理。

死亡動物處理:死豬的處理儘量在下班後處理,避免人員操作後帶疾病進入生產區;將死亡動物的容器放置在遠離動物舍和靠近道路的地方(防止進入生產現場)。

3、設置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級,進入豬舍的位置是防控的重點區域。尤其需要注意外來人員進出,有這樣一組數據,家禽養殖中如果用外來接種人員和垃圾處理人員,則尼亞加拉半島傳染性喉氣管炎的發生概率分別增加了12.7倍和8.1倍。

表1:邏輯迴歸分析“群體疾病狀況”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此外養禽場有訪客、不更換服裝和靴子,手不消毒、公用養殖設備間,其禽流感發生的風險分別增加8.3倍、7.0倍和29.4倍。

表2:病例對照研究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4、消毒程序應包括清洗、消毒和乾燥三個環節,通過這三個環節後病原微生物會大大降低。

5、淋浴室是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通過人員帶入養殖場的措施。

表3:評估PRRS陽性狀態相關的預測因素(52個繁殖點)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6、需有效建立潔淨區與髒區,尤其是在鞋子的管理上,從髒區進入潔淨區一定要換鞋。

7、門口的足浴盆,使用前需去除表面糞便,此外需關注消毒劑的有效工作時間;很多液體消毒劑三小時後就沒有效果了,菌群數量顯著增加。

表4:消毒劑的有效工作時間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對比而言乾粉腳浴的方式,有的殺菌效果比較好,可有效使用最長14天。

表5:乾粉腳浴殺菌效果評估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8、生物安全的合規性關鍵需要按照制度執行,需要制度及評估和對員工的管理溝通教育共同去完成。

隨著養殖密度的越來越大,疾病傳播速度和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

豬群對於來自本場的病原往往有比較好的抵禦能力,但對外來病毒抵抗力較差,稍有不慎豬場就有可能連續出現幾個月的波動,如發生偽狂犬、藍耳和流行性腹瀉疾病等,如果感染了非洲豬瘟,對豬場更是毀滅性打擊。

新病原主要通過引種、中間動物傳播(昆蟲、鳥、老鼠、貓、狗等)、人員流動、運輸車輛、外力(如風和水等)進入豬場。我們都認識到建立生物安全的意義,但很多問題糾結於制度、流程與執行上。

筆者認為工作流程設定與評估、員工宣貫抽查制度和追溯及監測體系等是生物安全制度有效落地的保障。

這其中包含以下內容:

1、工作流程的制定與評估,在引種和日常工作中設定好工作流程,如通過實驗數據證明本場的消毒程序可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引種前中後的檢測結果均能確保不引進重大傳染疾病,運輸車輛、出豬臺及接觸人員的生物安全和豬場內部人員和工具限制流動等措施及管理辦法;

2、對員工進行制度宣貫,尤其是豬場特權人物,需要帶頭做好相關生物安全工作,並定期通過消毒後、洗澡後不同區域和衣物鞋子等採樣,評估執行情況及效果,並與員工和領導績效掛鉤;

3、通過定期的抗體及病原監測及生產數據反饋,反映豬場是否存在風險。提前做好追溯準備,即在人員和物品進出時做好留樣工作,如果一旦出現問題,查找豬場的關鍵漏洞點。

4、重大疾病上報及處置措施,一旦出現急性大面積疫情,如出現水泡、脾腫大、流產等問題,緊急的封場、消毒、隔離及接觸人員的注意事項的提前宣貫。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十):生物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獸藥名稱】維樂復康

【主要成分】每頭份疫苗中含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HB08株≥105.0TCID50、豬流行性腹瀉病毒ZJ08株≥105.0TCID50。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