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送生鮮到輸出模式 侯毅「盒馬模式」打造新零售

被稱為新零售標杆的盒馬鮮生,一邊在拼命開店,一邊在以技術改造傳統商超。日前,盒馬鮮生稱,全國14個品牌的近600家新零售賣場和商超,將加入今年的天貓雙11,與天貓、淘寶、餓了麼、口碑等全面集結,實現線上線下聯動。

作為阿里在新零售領域打造的“探路者”,盒馬開業兩年多,64家門店以及超1000萬的服務人群就足以說明盒馬在生鮮新零售橋頭堡的地位。在這一系列業績的背後,有一個重要推動者,他就是盒馬鮮生的CEO侯毅。

曾經的京東高管,如今的盒馬掌門人

侯毅曾經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在線下零售業卻有著十多年的豐富工作經驗。創立盒馬之前,侯毅已經在零售業界打拼多年,2009年他加入京東,先後擔任過京東物流的首席物流規劃師及O2O事業部總裁,在業界看來,京東物流體系的基礎架構就是由侯毅一手搭建起來的。

2015年侯毅從京東離職。離開京東後的侯毅在上海與阿里的CEO張勇有了接觸,張勇正想做一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模式。這與侯毅想做的模式,即“從線下開始做,再通過數據打通線下與線上”的理念異曲同工、一拍即合。正是在阿里巴巴CEO張勇的支持下,侯毅開始創業。2016年1月,第一家盒馬鮮生在上海浦東金橋開業,盒馬APP同步上線。為了驗證“門店+電商”一體的模式是否成功,侯毅沒有藉助阿里巴巴的流量,而是依靠20年物流從業經歷,建立起了全自動物流模式,30分鐘內完成周圍五公里內配送。實現了三倍於同等地段商超的坪效。

在不久前舉行的2018年阿里巴巴投資者日上,侯毅首次披露了盒馬鮮生的經營情況。侯毅稱,到目前為止,盒馬鮮生總共開設有64家門店,覆蓋14個城市,服務消費者超過1000萬人。

而另外一組數據也能佐證馬在各地門店的火爆。2018年春節過後,盒馬對外公佈了兩組數據:春節期間,各城市分店線下銷量飆升,其中北京、杭州、上海三地到店消費的人數分別比平時增長了131%、129%和89%。就北京而言,地區單店訂單量最高的是北京首店十里堡店,較平時增幅達76.4%;增長率最高的是年前新開業的經開店,漲幅達536.8%。

以“吃”為場景構建品類,為消費者輸送最“新鮮”活鮮產品

在盒馬賣得最好的就是活海鮮。幾百元一隻的大龍蝦,1000多元一隻的帝王蟹和各種各樣的進口海鮮,這些高檔食材今天通過盒馬已經進入了尋常老百姓的家。在侯毅看來,新鮮是盒馬打開市場的核心關鍵詞。

因此,侯毅就以生活剛需的生鮮品類為抓手,爆款網紅海鮮獲客,加上烹飪區和現場的就餐區加以引流,由此構建以“生鮮”為核心的“吃”的全品類場景。但是,生鮮貨品又存在高損耗、非標準、冷鏈物流配送成本高等問題,成立盒馬之後,侯毅開始了一系列的生鮮變革。

直採是侯毅一直以來最為推崇的生鮮策略之一。“盒馬的模式關鍵是生鮮供應鏈體系,你的商品的性價比是不是比人家好?商品豐富度是不是比人家強?所以盒馬在生鮮採購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我們基本用原產地直採。我是看零售本質的,我的主要競爭力就是在商品。把這個做好了,才是持久的生意。如果僅僅是做個APP掛個流量,那麼3個月,基本上就打回原形了。”侯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如是說。

為了更好地採購商品,侯毅不僅親自跑原產地,還開始建設農產品基地。有了直採,侯毅接下來打造的是供應鏈。他有自己的中央廚房來配合渠道和供應鏈的建設。做到規模化、採購優勢和供應鏈管理。

當下,盒馬基本還是按照最初的規劃在一步步落地,尤其是低價海鮮引流,完善核心城市的落地閃送能力,線上線下融合方面,做的相當亮眼。

盒馬鮮生目前的佈局速度正在加快。截至今年9月底,盒馬在13個城市陸續開出20家門店。盒馬的門店總數突破80家,分佈在16個城市。

技術改造商超,以模式輸出重新定義“新零售”

在侯毅的個人經歷中,有很強的線下基因,無論是在便利店,還是京東物流,都是紮紮實實的線下場景。

這種線下基因,使得盒馬除了有自已的門店外,還將傳統商超引入場,從而開啟盒馬的輸出模式。大潤發、歐尚、三江購物,以及福建的新華都、山西的美特好、武漢的中百超市、貴陽的星力超市、南昌的旺中旺、佛山的順客隆等13個連鎖零售品牌的近500家門店,都成為盒馬輸出模式的受益對象。

OS在技術領域,叫做操作系統,盒馬模式要輸出的,就是一套新零售樣板的OS系統。作為阿里的新零售先鋒,侯毅帶領下的盒馬思考的不僅是自己用好,還要輸出給合作伙伴,賦能全行業。在阿里的研發能力的支持下,盒馬通過輸出技術改造線下門店,包括建立鏈式貨運系統、電子價籤和收銀系統等,通過對零售業“人、貨、場”三個要素的重構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過去一年淘鮮達不斷將盒馬模式對行業輸出,這500家超市的新零售探索,將為未來5-10年的商超升級打下基礎。

在接下來的天貓雙11活動中,盒馬合作的的13家連鎖零售品牌,都與淘鮮達合作進行了新零售改造。手機淘寶逛賣場,生鮮食材、日用百貨一站式購齊,最快30分鐘送達,這一切將讓這些傳統超市重新成為當地的“網紅”品牌。

毫無疑問,盒馬最終輸出的是一套新零售OS系統,這是它模式的終極使命,在這套邏輯背後,可以快速實現搭建阿里的新零售版圖。在模式的輸出下,盒馬提供了業態的系統標準,提供了網絡協同的應用標準,提供了信息管理對接的系統標準,也提供了線下整套操作流程的應用標準。

不久前,阿里基於盒馬發佈了新零售解決方案“ReXOS”,包括門店、APP、倉儲物流、餐飲管理等軟硬件解決方案。不僅如此,阿里CEO張勇表示,盒馬鮮生之外,仍在不斷孵化新的“動物”(產業形態)。這不僅涉及技術,而且與供應鏈和對產品的理解等相關。

可以看出,無論是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探索與嘗試,還是行業的競爭迭代與逐漸演化,都將是創新變革帶來的消費性升級,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