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导语:

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然后从巴图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

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就是在这条河流一带,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

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至少有45种以上,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化石之乡”。这些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动物群表明,萨拉乌苏河一带,曾经有很多的淡水湖,那里水草和森林茂盛,成群的动物活跃其间。生活在河湖两岸的“河套人”就是在这样水草丰茂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的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本土学者杨道尔吉长期致力于北方草原文化的研究及创作,他将通过系列文章来为我们释读关于萨拉乌苏河的科学研究史。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作者/杨道尔吉

最近几十年来,萨拉乌苏河流域继续有更多的脊椎动物化石被发现,其中哺乳动物化石已增加到35种(但测定层位的仍为34种)。对于个别属(种)的动物化石对比与讨论也越来越深入,比如“中国大角鹿”、“鄂尔多斯中国大角鹿”等等,从而加强了对萨拉乌苏地层时代的确认。最新研究表明,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时代既不会更早于晚更新世早期,也不会晚于晚更新世晚期,而应该处于晚更新世早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末次间冰期。在与华北晚更新世晚期的山顶洞动物群相比,萨拉乌苏河动物群除了绝种动物比例较高外,还有如“鄂尔多斯中国大角鹿”这样的绝灭种,都可以证实上述推断。

在萨拉乌苏动物群中,各门类所占比例为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对上述哺乳动物的栖息环境统计得知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可见,萨拉乌苏动物群反映的是以森林草原为主夹有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自然环境。

有一个现象需要解释:萨拉乌苏动物群中既有喜湿热的诺氏化古菱齿象和在温润环境中生活的王氏水牛、原始牛,又有喜冰耐旱的普氏野马、野驴等荒漠草原动物存在。目前的学科解释有两种:

(1)与今天相同,萨拉乌苏河动物群时代,处在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与较为干燥的荒漠草原过渡带。受季风影响,夏季由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这里温暖湿润,喜湿热的动物就来了。冬天则由西伯利亚吹来的干冷气团控制着这里,使一些喜冷耐寒的动物南迁至此。

(2)萨拉乌苏动物群代表了萨拉乌苏河地区一个相当长的地质时期生活着各类动物。在这个很长的时间段内,气候环境周期性交替变化,使不同时期的动物得以上下叠覆堆积在这里。

萨拉乌苏动物群所昭示的远古环境,与华北泥河湾、周口店地区迥然不同!这里是以半荒漠草原为主的环境背景,同时也有草原,荒漠草原与荒漠,并有一定程度的荒漠化。虽然些微荒漠,但并不寒冷。

现在我们试着问一问:那弯着优美脖项的疣鼻天鹅,谛思远眺,是否也在回想着几万年前的动物欢舞?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待续〗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第1043期-

栏目:绿色乌审

编辑 边步霞 主编 乌兰 审核 陈小龙

新闻·生活

·公告·文化·旅游·文明·学习

乌审旗发布 乌审新媒体引领者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